9.3 大气压强 说课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大气压强 说课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大气压强
01. 实验研究背景
02. 实验教学目标
03.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04. 实验教学过程
05. 实验效果评价
目录
实验研究背景
01
实验研究背景
对比各版本教材
沪科版
北师大版教科版
沪粤版
人教版
托里拆利实验
沪科版
北师大版
沪粤版
人教版
1
教科版
实验研究背景
经典的实验,却无法在教室演示
可见,托里拆利实验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从物理学发展的角度看,托里拆利实验是非常智慧和经典的实验之一,蕴涵着精妙的科学思维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遗憾的是,因为水银有毒,该实验不能进入课堂,平时教学只能播放视频,不能提供充足的证据,使实验探究大打折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1
实验教学目标
02
物理观念
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
了解大气压大小与海拔有关系;
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领悟托里拆利实验的思维方法;
科学探究
会准确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科学态度与责任
增强对新材料的关注意识,关心身边物品的利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教学目标
2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03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玻璃储物罐
气嘴
玻璃杯子
塑料片
染色的水
实验一:“真空”环境下的覆杯实验
3
目的:创设情境,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让覆杯处于空气中和“真空”中,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学生就容易推理得出:塑料片未掉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该实验也为托里拆利实验的教学做铺垫。
实验一:“真空”环境下的覆杯实验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教材对托里拆利实验处理:直接给出
学生思维难点:大气压强为什么等于水银柱的压强?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实验二:“真空”环境下液柱的变化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通过向玻璃罩内抽气和放气的过程,观察液柱的变化,形成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实验,构成完整的证据链,可推理得:管内液柱不会下降是外界气压的作用,管内液柱的高度会随外界气压的变化而变化;若外界为大气压,管内液柱上方为真空,则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
目的:塔建思维“脚手架”,突破托里拆利实验的教学难点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实验二:“真空”环境下液柱的变化实验
实验三:托里拆利实验的改进
教材中使用水银:
水银易挥发,有毒,会对师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不能在课堂中使用。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实验三:托里拆利实验的改进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镓铟锡合金无毒无放射性,满足使用安全的要求。
1.选用镓铟锡合金
梁兴忠,王卫健,董锐等.新型玻璃体温计研究现状[J].中国计量,2022(02):93-94.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实验三:托里拆利实验的改进
密度6.3g/cm3
熔点11℃
1.选用镓铟锡合金
按照1个标准气压计算,液柱高度为1.64米,那么,大约长为1.7米的管子就能完成实验。所以使用镓铟锡合金完全能够在教室内进行实验。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实验三:托里拆利实验改进
实验装置图
2.实验装置的改进
①用透明的空压机气管代替玻璃管
②用注射器加注合金液体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③用夹子密封管子
管内加满合金液体后,大约在管子1.7米左右的位置,将气管对折,用夹子夹紧。当管子立起来后,夹子下方的合金液体会下降,自然形成一段真空;夹子上方还有合金液体,这部分合金液体和注射器也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实验三:托里拆利实验改进
2.实验装置的改进
2.实验装置的改进
实验三:托里拆利实验改进
⑤利用电动机调节刻度尺的位置,还加入了电动机的调速模块和正反转开关
低转速大扭矩电机
开关与调速器
④使用大字号刻度尺,增加了可视性
实验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3
实验教学过程
04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引入问题
为什么杯中的水不会下降?
理解实验测量原理
搭建思维“脚手架”,突破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
验证猜想
实验教学过程
4
问题引领, 深度思维
镓铟锡合金
熔点11℃
密度6.3g/cm3
查阅
液体密度表
学生提出
使用水银
演示用水无法在教室进行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教学过程
4
师生共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形成物理观念
教材给出的值与测量值差距大的原因?
1个标准大气压,
大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阅读教材
介绍托里拆利
师生共同探究
记录、计算
实验教学过程
4
实验效果评价
05
利用测量值计算出相对误差
1.托里拆利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效果评价
5
实验当地的海拔约为3-5米,大气压值近似取1个标准气压做为参照值:
2.实现了托里拆利实验进入课堂
利用镓铟锡合金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实现了托里拆利实验进入课堂。
实验效果评价
5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3.取材方便,成本低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倡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器材、材料自主开发物理实验器材。
管子 储物罐 花瓶 泡沫KT板 夹子 气嘴
实验效果评价
5
4.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利用夹子密封管子,取得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实验操作过程简便安全,可重复性强。
实验效果评价
5
5.发挥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虽然是演示实验,但都有学生全程参与,并利用身边的物品创设实验情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充分发挥了实验的育人功能,发展了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实验效果评价
5
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