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诗歌朗诵 尝试创作素养目标1.学习诗歌的朗诵技巧,体会诗歌的语言魅力。2.掌握诗歌的一般特点,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3.激发写诗的热情,尝试诗歌创作。◎重点:逐步把握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尝试创作诗歌。情境预设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素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如烟海,博大精深,透露出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品味诗歌,学习写诗歌吧!·导学建议·在诗歌朗诵环节,教师可以举办一次班级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课外搜集相关朗诵资料或朗诵视频、音频资料,了解朗诵的基本技巧,并用本单元的五首诗歌自己演练,也可以自主选择喜爱的诗歌进行朗诵练习。在尝试创作环节,教师可以指定学生,或指定小组进行不限题材的诗歌创作,然后采取双方互评、全班讨论的方式展开活动。【预习导学】1.忆海拾贝,回放留在心中的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藏有不少自己喜欢的诗歌,请你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歌大声并有感情地诵读出来,和同学们一同欣赏。诵读之后,请你和大家分享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理由。·导学建议·指定多名学生诵读自己喜爱的诗歌,教师可适时肯定、点拨、煽情。此环节也可以以竞赛活动的形式开展。2.重音练习,提升诗歌朗诵本领。标示出下列句子中需要重读的词语。(1)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3.仿写练习,感受诗意浓浓的语言。仿写冰心的这首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4.诗苑掘金,探究诗歌的一般特点。刚才,我们欣赏了大家藏在心中的诗歌佳作,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诗歌与小说、戏剧、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有哪些特点 ·导学建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最后进行归纳。【答案】2.(1)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3.示例:井底的蛙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4.①鲜明的形象。②充沛的感情。③精练的语言。④特有的形式及和谐的韵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聆听妙音,掌握朗诵技巧。1.根据提示,朗诵现代诗歌《理想》(节选)。理想(节选)流沙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语调从低缓缓上扬)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语速加快,语调继续上扬)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紧推达到高潮)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语速减慢,语调下降)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第二节有很多对比词或递进词,这些都是重音,朗诵对应的句子时应变换语调)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一气贯通到底)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语调要下降,表达可悲可叹的情感态度)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要变换语气,提高音量,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2.诗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如何朗读 ·学习小助手·除了训练朗诵的语言技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朗诵者在站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端庄稳健、舒展大方、积极向上的状态,切忌不良站姿;②诗歌情感表达往往较为强烈,在体态语中经常用到手势,所有的体态动作都应该是随情而动、自然大方的,与朗诵作品相融合;③不要一味地模仿他人的朗诵,可以以借鉴的方式,比照自身,取其长处;④在朗诵时应该做到气息深长,用声自如,不能完全脱离自己本来的声音,应该选取适合自己的音区和音量;⑤好的朗诵不仅在于声音好听,外部技巧娴熟,更在于能真挚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导学建议·适当利用音频资源进行配乐,引导学生边朗诵边感受诗歌情感,从而更好地把握朗读技巧。【答案】2.示例:语速要放慢,提高音量,字字加重,把阳光、春色的美好表现出来,把诗人的殷殷嘱托、期盼之情表达出来。任务驱动二才艺比拼,朗诵表演展风采。歌颂长征的作品有很多,《长征组歌》就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今天,我们要来朗诵、学习《长征组歌》中的一首——《过雪山草地》。·媒体使用·多媒体展示诗歌《过雪山草地》。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任务驱动三诗歌赏析,掌握诗歌特点。欣赏现代诗《别》,发挥想象,补充空白处的诗句,感受诗歌鲜明的形象。我是轻轻悄悄地到来,/像水面飘过一叶浮萍;/ 我又轻轻悄悄地离开,/像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像 ;/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像忘了一个春天的梦。 ·导学建议·学生的补充只要形象切题,即给予充分肯定,不必强求与原诗句“像林中吹过一阵清风”“像想起一颗夏夜的星”雷同。续句之后集体赏析:这是一首语调轻松的赠别诗,四个形象化的比喻清新淡雅,意味绵长,形式优美。【答案】林中吹过一阵清风 想起一颗夏夜的星任务驱动四尝试创作,放飞心中的诗。下面是某位同学初学写诗歌时,写的题为《朋友》的诗歌,请你加以润色。亲爱的朋友,你的快乐,我们一同分享;你的悲伤,我也愿意和你一起分担。因为我们是朋友。【答案】示例:亲爱的朋友,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是记忆中的宝石,历经时光磨砺,散发璀璨的光彩;我们相互分担的悲伤,是岁月中的松柏,见证冬的寒冷,和春的明媚。这一切的美好和深刻,都因为我们是朋友。备选问题1.“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诗歌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你能准确判断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吗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朗读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中最后三段,注意停顿和重音。请听听吧,这就是战士/从心中‖掏出的一句句话。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那样/静静的吗 是的,团泊洼是静静的,但那里/时刻都会‖轰轰爆炸!不,团泊洼是喧腾的,这首诗篇里/就充满着‖嘈杂。不管怎样,且把这矛盾重重的诗篇/埋在坎下,它也许不符合你秋天的季节,但到明春准会生根发芽。【答案】(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爱国情)(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别离情)(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母子情)(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兄弟情)(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爱情)(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友情)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