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 1.概括萍浏醴、安庆、广西和黄花岗等起义的基本史实,归纳这些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意义。2.说出武昌起义的过程,复述辛亥革命在武汉三镇以及全国取得胜利的基本史实。3.概括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归纳其失败的原因,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局限性。◎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预习导学】课堂导入课堂导入PPT展示图片: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历史。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4—47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作好标记并完成导学案“重点梳理”部分的填空。(时间:10分钟。)1.武昌起义前革命志士进行了哪些斗争 那些斗争有何重要意义 2.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这一情形说明了什么 3.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资产阶级革命存在怎样的阶级局限性 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的地位:萍浏醴起义是 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黄花岗起义:1911年, 提前发动广州起义,最终失败。72具烈士遗骸后被收殓,合葬于黄花岗,称作“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答案】1.同盟会2.黄兴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知识点二 武昌起义 1.准备: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2.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 三镇取得胜利。 3.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 为都督。 4.发展: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 ”。 5.影响:请你结合课本,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答案】2.武汉3.黎元洪4.辛亥革命5.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评价 辨析史料,探究问题。【资料回放】 材料一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称为“民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地位的变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正在世界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知识辩论】 材料二 下列是两位同学在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时讨论辛亥革命相关问题的对话。(2)材料二中两位同学的观点对吗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两位同学的观点都不全面。看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是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这又是失败的一面。备选问题 革命志士的奋斗·导学建议· 指导学生运用列表归纳比较的方式掌握同类历史事件。针对革命志士领导的武装斗争,从时间、领导人、地点、意义或影响等角度制作归纳列表即可,从中得出归纳性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为实现革命目标,以他为首的革命志士发起了哪些武装斗争 材料二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摘编自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2)材料二中的“是役也”指的是什么事件 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答案】(1)先行者:孙中山。发动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2)广州黄花岗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归纳总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