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学习目标】 1.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说出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口号,描述其每一阶段的主力和中心,明确工人阶级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2.根据五四运动的结果,分析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基本胜利的原因。3.分析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认识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意义。【预习导学】课堂导入播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教师活动:好一曲激情澎湃的青春之歌,在这首歌中为什么写上“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五四”是指什么 学生活动预设:五四运动。教师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板书课题《五四运动》。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1—64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作好标记并完成导学案“重点梳理”部分的填空。(时间:10分钟。)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在6月3日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五四运动为什么能够取得初步的胜利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等列强在 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 。 2.经过: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 ,内除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陆宗舆、章宗祥。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答案】1.巴黎和会 日本2.主权 国贼 曹汝霖知识点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背景 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帝国主义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 斗争 扩大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结果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 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 ”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 的一次重大胜利 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是青年学生,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是工人阶级。【答案】陈独秀 日本 反帝爱国 上海 曹汝霖 巴黎和约 反帝斗争知识点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1)是一场以先进 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 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 、捍卫 、凝聚 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 运动。 2.意义:①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 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为 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③五四运动是中国 革命走向 革命的转折点。 【答案】1.(1)青年知识分子 反帝反封建(2)民族危亡 民族尊严 民族力量(3)思想启蒙2.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导学建议· 教师用PPT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辨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威尔逊提出十四条和平意见: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和约;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要顾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材料二 彼此大谈公理战胜强权,大谈威尔逊的主张如何如何,这一来世界各国可以平等了,至少我国可与日本平等了,不受日本人的气了,而世界也将保持永久的和平。——摘编自《郭廷以口述自传》材料三 这次巴黎和会召开时,中国可以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使中国能够与英法美并驾齐驱。——1919年1月5日上海《民国日报》材料四 在那一刻曙光过后,在巴黎的中国人,迅即陷入黑暗之中,不仅是中国代表团,而且在巴黎的留学生和侨民,还有一个自费到巴黎“观会”的梁启超,统统感到暗无天日。——摘编自张鸣《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巴黎和会召开前,中国对其有着怎样的憧憬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结果是怎样的 这一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你由此得出怎样的认识 【答案】憧憬:在巴黎和会召开前,中国作为战胜国参与会议,人民期望很高。结果: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绝,中国民众的落差很大,感觉被欺骗了,所以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北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认识:弱国无外交。备选问题 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导学建议·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并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分析,“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最终得出结论。辨析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毛泽东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历史意义。【答案】性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历史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归纳总结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它蕴含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