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习目标】 1.说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地点、领导者及结果,并总结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2.复述武汉会战的背景、重要战役和历史地位,概括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背景、经过及历史影响。3.说出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日事迹和斗争精神,认识到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预习导学】课堂导入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事实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杀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城头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领导“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的将领是谁 他在台儿庄指挥的战役对抗日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还组织了哪些战役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8—101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作好标记并完成导学案“重点梳理”部分的填空。(时间:10分钟。)1.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会战 这些会战对抗战胜利有何意义 2.台儿庄战役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该战役有何重要意义 3.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台儿庄战役 背景 日军占领 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指挥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时间 年3月 结果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意义 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 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答案】南京 徐州 李宗仁 1938 撤退 正面战场知识点二 武汉会战 1.时间: 年6月。 2.主要战役: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击毙日军 余人。 3.结果: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后期,日军占领 ,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4.意义:日本企图 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答案】1.19382.30003.广州4.迅速灭亡中国知识点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1.第三次长沙会战(1)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2)时间: 年12月。 (3)结果: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4)影响: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豫湘桂战役(1)背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 。 (2)概况:1944年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3)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 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作战台儿庄;日军进攻大武汉,国民政府来会战;战线规模时间长,速灭战略告破产;长沙会战大获胜,国内国外影响大;消极抗日豫湘桂,溃败结果全面看。【答案】1.19412.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河南、湖南、广西【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客观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的几次大会战,如太原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的相关情况,归纳各大战役的背景、歼敌人数、意义等,从而正确评价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在这个时期内,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和全国人民民族义愤的高涨,使得国民党政府政策的重点还放在反对日本侵略者身上,这样就比较顺利地形成了全国军民抗日战争的高潮,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摘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38年10月到1944年3月5年多的时间,国民党使用约190万军队,制造反共摩擦事件2500多次,其中有3次反共高潮。武汉失守后,国民党曾决定抽调三分之一兵力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这个决定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进入敌后的部队却主要被用来对付共产党……——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评析》(1)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主要的会战 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正确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答案】(1)组织的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意义: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鼓舞了全国人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2)评价: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全国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为敌后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③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出现了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备选问题 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及胜利的原因·导学建议· 教师利用PPT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台儿庄战役发生的原因及其取得胜利的原因。辨析史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台儿庄战役形势图材料二 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战斗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1)根据材料一,说说日军进攻台儿庄的意图。(2)根据材料二,谈谈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我们应该学习中国军人的什么精神 【答案】(1)日军企图让从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路南下的日军在台儿庄会师,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2)原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得当;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正确地把握了战机。学习:学习中国军人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归纳总结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正面战场的抗战,彰显了中国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民族气概,他们的战斗史实,必将写进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中。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