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十章 浮力第2课时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第1节 浮力学习目标1. 利用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重点)2. 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并用文字准确描述。 (难点)3. 通过实验,尊重物理研究方法及物理规律。(素养)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的大小:漂浮、悬浮:F浮 = G ;下沉:称量法。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你能提出哪些猜想?救生衣使人漂浮死海不沉将乒乓球压到水中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日常的生活经验能使我们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产生很多猜想……A. 木头在水中是漂浮的,但是铁块在水中会下沉。那么,是不是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有关 B. 人在水中会下沉,但是在死海中却能漂浮于水面(图10.1-4)。那么,是不是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C. 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大。那么,是不是浮力的大小跟人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跟人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 观察视频物体的密度(等体积时质量不同、等质量时体积不同)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归纳猜想上面所说的固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固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和固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这几个量是实验中的“变量”,在检验浮力与其中某一个量的关系时,必须使其他量保持不变,或者已确认浮力跟这些量无关。(1)探究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注意:两个重物分别浸没在水中的同一深度物质种类 ρ铝=2.7×103 kg/m3 ρ铁=7.9×103 kg/m3重力 G / N测力计示数 F / N浮力 F浮 / N装水的水槽、弹簧测力计、等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器材:器材:液体种类 水 浓盐水重力 G / N测力计示数 F / N浮力 F浮 / N注意:使重物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的同一深度装水的水槽、装浓盐水的水槽、弹簧测力计、重物(2)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2)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浸入的体积 浸入约1/3 浸入约2/3 浸没重力 G / N测力计示数 F / N浮力 F浮 / N(3)探究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是否有关器材:装水的水槽、弹簧测力计、重物(3)探究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是否有关注意:浸没的深度为重物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浸没的深度 /cm 2 4 6重力 G / N测力计示数 F / N浮力 F浮 / N(4)探究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器材:装水的水槽、弹簧测力计、重物、刻度尺(4)探究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 浮力就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的大小:漂浮、悬浮:F浮 = G ;下沉:称量法。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受到浮力大的是( )A.小木块 B.大石块 C.一样大 D.不能确定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BD1.2.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 由图可知: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N。(2) 由甲、乙、丁图可探究的问题是 。(3) 由甲、丁、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43.动手动脑学物理用什么实验可以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通过一段细绳用弹簧测力计把沉入水中的一重物缓慢匀速直线提起,重物未露出水面时读出示数,会发现此示数比重物的重力小,说明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动手动脑学物理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你为检验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说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2)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复上述步骤,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 。烧杯、水、细线、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用细线拴上橡皮泥,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橡皮泥缓慢地完全 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3) 比较F, 和 F 的大小,若不相等,说明周体所受的浮力与固体的形状有关;反之,则说明无关。器材:实验步骤:知识点1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两手分别拿一个小木块和大石块,把它们分别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A.小木块受到的浮力大B.大石块受到的浮力大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基础过关B21知识点2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2.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V铜=V铝):(1)铜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1.221(2)由①③④⑤四个步骤,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3)比较①④⑦三个步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应选取 (填序号)步骤进行对比分析。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越大①②④⑥21能力突破3.(多选)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G的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FB.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 G-FC.物块A浸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D.物块A浸在水中前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为G-FBD54364.(多选)如图所示,小聪用一个长方体铝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他先后将该铝块平放、侧放和竖放,使其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关于该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B.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C.使铝块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目的是控制铝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浮力的大小ABC54365.【教材第53页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把空的饮料罐轻放入水中静止后,再向下按,在手感受到饮料罐对手向上的力时,会看到水溢至盘子中。越用力往下按饮料罐,饮料罐受到的浮力越 ,排开的水越 ,由此可见,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由于浮力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 密切相关。大多物体排开液体体积重力54366.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乐乐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物体A、B的体积关系:VA观察并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可知:(1)当物体A浸没在浓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1.25436(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是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3)若物体A、B的材料相同,分析图丙和图丁,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相同时, 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5436(4)图丙中,当物体A从接触水面开始,到浸没于水中,直至浸没到更深位置(未触底),在图2中能表示出此过程中物体A所受浮力F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选填“①”或“②”)。(5)若物体A、B的重力相等,分析图乙和图丁可知,物体A和物体B受到的浮力大小 ,而浓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于是,乐乐认为由此可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 ,理由是 。②相等不正确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54367.小明用装有沙子的带盖塑料瓶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1)小明依次做了如下实验:①根据A、C的结果,可得该塑料瓶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②根据A、B、C的结果,可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根据A、C、E的结果,可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素养达标7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2)根据A、B、C、D的结果,发现无法确定浮力和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实验兴趣小组将一个长方体,用记号笔进行16等分,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乙、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下F1和F2的值。①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从下往上数),其目的是 。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7(2)根据A、B、C、D的结果,发现无法确定浮力和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实验兴趣小组将一个长方体,用记号笔进行16等分,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乙、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下F1和F2的值。①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从下往上数),其目的是 。②实验小组发现:F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于是他们推导出两次实验中长方体所受的浮力关系。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等于7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用到控制变量法;2.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无关。完成本课时相关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