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讲义:透镜及其应用重点知识讲解透镜的基本概念1.透镜的定义: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元件,它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透镜的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主光轴和光心: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二、透镜的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三、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可以将物体成像在底片上。当物体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也是一个凸透镜,它可以将幻灯片上的图像成像在屏幕上。当幻灯片位于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可以将物体成像在人眼中。物镜的作用是将物体成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眼镜: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都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可以将物体成像在人眼的视网膜前,使像变得模糊;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它可以将物体成像在人眼的视网膜后,使像变得模糊。通过佩戴适当的眼镜,可以矫正近视或远视。5.望远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也是凸透镜,它们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人眼中。物镜的作用是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总之,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例子,它是光学仪器设计和使用的基础。练一练一、单选题1.以下光现象中,其中一项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照相机 B.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瞄准鱼下方叉鱼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A.是放大的 B.是缩小的 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3.如图所示,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B.物镜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物镜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物镜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烛焰在如图所示位置所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B.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可得到烛焰所成清晰的像C.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42cm刻度线处,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D.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像5.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山羊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看见铅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大于20cm B.小于10cmC.等于20cm D.大于10cm,小于20cm7.如图甲所示,把一个箭头图标水平地放在空玻璃杯的后方,透过玻璃杯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杯灌满水后,将箭头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在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玻璃杯观察到箭头不同的像,如图丙所示。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8.小明将一副眼镜放在阳光下适当位置,地面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关于该眼镜镜片和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右边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左边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右边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左边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二、填空题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应 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30cm,则在光屏的像是 像.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位于 .这样做的目的是 .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1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或“凹透”)镜,它对太阳光的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2.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则甲图中,书本上的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 .要使乙图中看到的字变小一些,他应该 .13.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见眼睛对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外界的光线通过瞳孔进入人眼,经过晶状体折射后,视网膜上就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实像.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由于用眼不当,很多同学过早的戴上了眼睛,常叫他们近视眼,典型特征就是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会聚本领变大,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因此常用近视镜加以矫正.与近视眼相对的是远视眼,典型特征就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的近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的会聚本领变弱,常用远视镜加以矫正.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睛的度数=(公式中f表示透镜的焦距,单位必须用米),请回答:(1)人眼中的晶状体就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 ,视网膜就相当于 ,视网膜上的像是 立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2)把文中括号内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3)纠正近视眼近视镜其实就是一块 ,纠正远视眼远视镜其实就是一块 .(4)一同学戴500度的眼睛,该眼睛的焦距是 m.(5)为减少近视眼的发病率,你对同学们学习、生活用眼有什么样的合理化建议?至少写出一条.三、作图题14.请在图中画出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四、实验题1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 小明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你是否赞同小明的观点? (选填“赞同”或“不赞同”),其理由是 .(2) 测得凸透镜的焦距后,小明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并规范操作,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接着小明将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些.(3) 在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像后,小明将自己所戴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4) 在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像的情况下,如果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换成一个焦距更大一些的凸透镜,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16.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实验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五、计算题17.小安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想测一测烛焰和像在光具座上移动时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长度为1m的光具座的中点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63cm刻度线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在7s内将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1)7s内蜡烛移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若同时移动光屏且保证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移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发现,当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要成清晰的实像必须满足:。求:(1)若现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当物距为12cm时,此时光屏应在透镜右侧距透镜多远的地方才能成清晰的像?(2)若此时蜡烛在1s钟内远离透镜2cm,则光屏应该向哪端移动多少cm像才能清晰?像移动的速度是多少m/s?参考答案:1.B2.D3.D4.D5.A6.A7.D8.A9. 大于40cm 放大、倒立的实像10.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15.011. 凸透 会聚12.小于1倍焦距 使凸透镜离字变远一些13. 凸透镜 光屏 倒立 前 凹透镜 凸透镜 0.2 不要长时间用眼;常作眼保健操;不要躺在床上看书.14.15. 不赞同 入射光线没有平行于主光轴 照相机 远离 大 远离 远离16. 较暗 缩小 照相机 变小 正立 右17.(1)3cm/s;(2)1cm/s18.(1)60cm;(2)向左端移动25cm, 0.25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