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十六中八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1.(2分)小明在村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到,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2.(2分)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目的是( )A.降温作用B.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C.保持身体柔软D.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3.(2分)河蚌的贝壳是由下列哪种结构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A.鳃 B.外套膜 C.足 D.出、入水管4.(2分)下列动物中,均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涡虫、鱿鱼 B.海葵、青蛙 C.沙蚕、带鱼 D.鲤鱼、牡蛎5.(2分)中国科普网2023年2月17日报道,科学家在重庆武隆发现生活在地下800米深竖井中的世界濒危物种——红点齿蟾,又名“透明鱼”,成体用肺呼吸,推测其属于( )A.鱼类 B.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哺乳动物6.(2分)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7.(2分)研究人员发现蝙蝠在飞行时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的节奏同步,对蝙蝠来说,在拍打两翼的同时发出声音能够节省能量( )A.蝙蝠属于鸟类B.蝙蝠具有牙齿的分化C.蝙蝠飞行时耗能依靠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D.蝙蝠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同步的行为有利于生存8.(2分)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游泳、行走9.(2分)以下有关动物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A.鹦鹉学舌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的学习行为B.动物的行为使动物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C.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D.产卵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10.(2分)许多动物群体都具有社会行为。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社会行为的同一群体内的动物可以是不同种类的B.具有社会行为的同一群体内的动物个体可能有不同的形态特征C.具有社会行为的同一群体内的动物个体,有的还形成了不同的等级D.不同种类的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不同的通讯方式11.(2分)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决定》,以下关于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动物可以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②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④没有动物,生态系统将崩溃;⑤为了保护动物,鼓励吃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12.(2分)如下表是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修改建议中,合理的是( )装置 培养皿 接种 培养温度甲 高温灭菌、冷却 洗手前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密封 常温乙 高温灭菌、冷却 洗手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密封 低温A.甲和乙装置接种前都不需要高温灭菌B.甲和乙装置接种后都不需要密封C.甲和乙装置都应该放置在常温环境中D.甲装置需要接种,乙装置不需要接种13.(2分)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C.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D.芽孢是不良环境中的细菌形成的结构14.(2分)走进潮湿的地下室,往往闻到一股霉味,这是因为( )A.霉菌大量繁殖,菌丝发出的气味B.霉菌的孢子四处飘散,进入鼻腔C.霉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腐烂的气味D.地下室过潮,是水蒸气的味道15.(2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快( )A.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净化污水,改善环境B.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的细菌都会导致人和家畜、家禽、农作物等患病D.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16.(2分)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馒头、面包,产生的氧气使馒头、面包松软多孔B.利用冰箱能延长食物保存期,是因为在低温下微生物不能繁殖C.制作泡菜需要适宜的温度,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最大D.利用甲烷细菌分解作物秸秆、人畜粪尿,能产生清洁能源甲烷17.(2分)艾滋病和新型冠状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以下对这两种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B.都能独立生活C.都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D.遗传物质都在细胞核中18.(2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B.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库的多样性C.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19.(2分)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而不被消化液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角质层 B.身体呈圆筒形C.生殖器官退化 D.消化管结构复杂20.(2分)细菌和真菌种类多、分布广,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床上用于治病的青霉素是由细菌产生的B.酸奶发酵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甲烷菌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D.沼气池中沼气发酵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二、填空题(共10分)21.(2分)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是 、 、一定的水分。22.(2分)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 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23.(2分)人体屈肘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24.(2分)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由骨、 和 三部分组成。25.(2分)线形动物的身体呈 形,体表有 。三、读图理解题(共10分)26.(5分)水螅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肠动物。图为水螅纵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由 进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 排出。(2)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是 。(3)腔肠动物身体呈 对称。(4)水螅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⑥ 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脱落下来,独立生活。27.(5分)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的结构名称:[①] 、[②]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 ,只有[③] 集中的区域。(3)有些细菌细胞壁增厚,形成 ,是它的休眠体。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十六中八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0分)1.(2分)小明在村边清澈的小溪里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到,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答案】B【解答】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不分节,C错误;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泌形成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故选:B。2.(2分)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目的是( )A.降温作用B.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C.保持身体柔软D.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答案】B【解答】解: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以保证正常的呼吸。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是为了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故选:B。3.(2分)河蚌的贝壳是由下列哪种结构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A.鳃 B.外套膜 C.足 D.出、入水管【答案】B【解答】解: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因此软体动物的贝壳形成与外套膜有关。故选:B。4.(2分)下列动物中,均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涡虫、鱿鱼 B.海葵、青蛙 C.沙蚕、带鱼 D.鲤鱼、牡蛎【答案】A【解答】解: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它们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海葵属于腔肠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B不符合题意。C、沙蚕属于环节动物;带鱼属于鱼类;C不符合题意。D、鲤鱼属于鱼类;牡蛎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分)中国科普网2023年2月17日报道,科学家在重庆武隆发现生活在地下800米深竖井中的世界濒危物种——红点齿蟾,又名“透明鱼”,成体用肺呼吸,推测其属于( )A.鱼类 B.爬行动物 C.两栖动物 D.哺乳动物【答案】C【解答】解: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也可在水中游泳,皮肤可辅助呼吸,用鳃呼吸,应属于两栖动物。故选:C。6.(2分)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答案】B【解答】解:由分析我们了解了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体温恒定。两栖动物。善于飞行动物还有昆虫以及哺乳动物蝙蝠、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可见B正确。故选:B。7.(2分)研究人员发现蝙蝠在飞行时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的节奏同步,对蝙蝠来说,在拍打两翼的同时发出声音能够节省能量( )A.蝙蝠属于鸟类B.蝙蝠具有牙齿的分化C.蝙蝠飞行时耗能依靠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D.蝙蝠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同步的行为有利于生存【答案】A【解答】解:A、蝙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A错误。B、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臼齿和犬齿的分化,犬齿撕裂食物,B正确。C、蝙蝠飞行时耗能依靠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D、蝙蝠定位回声与拍打膜翼同步的行为有利于生存。故选:A。8.(2分)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游泳、行走【答案】A【解答】解:上述文字叙述中,包含三种生物:白鹭、鱼。其中白鹭属于鸟类;鱼属于鱼类;螃蟹属于节肢动物。故选:A。9.(2分)以下有关动物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A.鹦鹉学舌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的学习行为B.动物的行为使动物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C.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D.产卵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答案】D【解答】解:A、鹦鹉学舌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属于学习性行为。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C、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C正确。D、产卵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看属于繁殖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错误。故选:D。10.(2分)许多动物群体都具有社会行为。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社会行为的同一群体内的动物可以是不同种类的B.具有社会行为的同一群体内的动物个体可能有不同的形态特征C.具有社会行为的同一群体内的动物个体,有的还形成了不同的等级D.不同种类的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不同的通讯方式【答案】A【解答】解:A、社会行为是发生在同种类种群中的行为。B、具有社会行为的同一群体内的动物个体可能有不同的形态特征,而且活动不便,B正确。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D、动物通过动作、气味,不同种类的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不同的通讯方式。故选:A。11.(2分)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决定》,以下关于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动物可以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②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④没有动物,生态系统将崩溃;⑤为了保护动物,鼓励吃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A【解答】解:①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②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可见。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③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④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分解者指的是腐生细菌。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该说法是错误的。⑤为了保护动物,不乱捕滥猎,遵循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等等,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12.(2分)如下表是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修改建议中,合理的是( )装置 培养皿 接种 培养温度甲 高温灭菌、冷却 洗手前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密封 常温乙 高温灭菌、冷却 洗手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密封 低温A.甲和乙装置接种前都不需要高温灭菌B.甲和乙装置接种后都不需要密封C.甲和乙装置都应该放置在常温环境中D.甲装置需要接种,乙装置不需要接种【答案】C【解答】解: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数”的实验设计,所以在设置对照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而且温度也不同(常温,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而且培养基灭菌后必须冷却到常温,会杀死接种的细菌,而且接种后必须密封,因此选项A、B。故选:C。13.(2分)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C.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D.芽孢是不良环境中的细菌形成的结构【答案】A【解答】解: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对高温、干燥。都有很强的抵抗性,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因此芽孢不是生殖细胞。故选:A。14.(2分)走进潮湿的地下室,往往闻到一股霉味,这是因为( )A.霉菌大量繁殖,菌丝发出的气味B.霉菌的孢子四处飘散,进入鼻腔C.霉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腐烂的气味D.地下室过潮,是水蒸气的味道【答案】B【解答】解:A、霉菌的菌丝是无色无味的;B、霉菌靠孢子生殖,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所以霉味来源于孢子。符合题意;C、有机物腐烂的气味和霉味不同,不合题意;D、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故选:B。15.(2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快( )A.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净化污水,改善环境B.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的细菌都会导致人和家畜、家禽、农作物等患病D.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答案】C【解答】解:AB、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所以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来净化污水,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D、在牛、羊,有些种类的细菌,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共同生活,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的细菌并不都是有害的,D正确。故选:C。16.(2分)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馒头、面包,产生的氧气使馒头、面包松软多孔B.利用冰箱能延长食物保存期,是因为在低温下微生物不能繁殖C.制作泡菜需要适宜的温度,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最大D.利用甲烷细菌分解作物秸秆、人畜粪尿,能产生清洁能源甲烷【答案】D【解答】解:A.制作馒头或面包时,A错误。B.利用冰箱能延长食物保存期,不是不能繁殖。C.制作泡菜需要适宜的温度,C错误。D.沼气池中甲烷菌是在无氧条件下、禽畜粪尿中有机物分解生成甲烷。故选:D。17.(2分)艾滋病和新型冠状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以下对这两种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B.都能独立生活C.都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D.遗传物质都在细胞核中【答案】C【解答】解:A、病毒的个体非常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A错误。B、病毒只营寄生生活,通常会变成结晶体,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C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故选:C。18.(2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B.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库的多样性C.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答案】B【解答】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符合题意。C、人们有时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如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D、人们有时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不符合题意。故选:B。19.(2分)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而不被消化液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体表有角质层 B.身体呈圆筒形C.生殖器官退化 D.消化管结构复杂【答案】A【解答】解: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线形动物,在人体小肠内而不被消化液消化,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20.(2分)细菌和真菌种类多、分布广,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床上用于治病的青霉素是由细菌产生的B.酸奶发酵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甲烷菌C.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D.沼气池中沼气发酵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答案】C【解答】解:A、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C、在自然界中大量的腐生细菌,会把动物、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因此腐生细菌,C正确。D、沼气池中的沼气发酵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甲烷菌等细菌,产生甲烷,用于照明,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10分)21.(2分)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是 有机物 、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还有有机物,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而阳光不是所有细菌和真菌生存所必需的条件。故答案为:有机物;适宜的温度。22.(2分)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 二氧化碳 、 水 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归还土壤,进而制造有机物、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水.23.(2分)人体屈肘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收缩 ,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舒张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共同完成的,肱二头肌收缩,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故答案为:收缩;舒张。24.(2分)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由骨、 骨连结 和 骨骼肌 三部分组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所以、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故答案为:骨连结;骨骼肌25.(2分)线形动物的身体呈 圆柱 形,体表有 角质层 。【答案】圆柱;角质层。【解答】解: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如蛔虫。故答案为:圆柱;角质层。三、读图理解题(共10分)26.(5分)水螅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肠动物。图为水螅纵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由 口 进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 口 排出。(2)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是 刺细胞 。(3)腔肠动物身体呈 辐射 对称。(4)水螅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⑥ 芽体 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脱落下来,独立生活。【答案】(1)口;口。(2)刺细胞。(3)辐射。(4)芽体。【解答】解:(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2)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3)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进行防御。(4)水螅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⑥芽体长成小水螅后,独立生活。故答案为:(1)口;口。(2)刺细胞。(3)辐射。(4)芽体。27.(5分)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的结构名称:[①] 细胞膜 、[②] 细胞质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只有[③] DNA 集中的区域。(3)有些细菌细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 ,是它的休眠体。【答案】(1)细胞膜;细胞质。(2)成形的细胞核;DNA(3)芽孢。【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质。(2)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③DNA的集中区域。动植物细胞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3)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的细胞壁会增厚,它是细菌的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低温。当条件适宜时。故答案为:(1)细胞膜;细胞质。(2)成形的细胞核;DNA(3)芽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