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绿色环保,爱我家园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绿色环保,爱我家园 素材

资源简介

"绿色环保,爱我家园"植树节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背景: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一、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植树节的意义及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树木的种类及植树的基本方法。
难点:
1. 如何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如何引导学生在团队中有效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有关植树节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简要介绍植树节的由来和目的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 详细解释植树造林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如减少空气污染、保持水土等。
植树有很多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 改善环境: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美化环境。
- 保护生态:树木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植树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 防止水土流失: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
- 提供经济效益:树木可以提供木材、果实、药材等资源,植树可以促进林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 增强社会意识:植树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总的来说,植树是一项有益的活动,可以为人类和自然带来许多好处。
. 介绍不同种类的树木及其特点树、阔叶树等。
. 讲述植树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地点、准备工具等。
,如针叶
(三)小组讨论(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或社区推广植树活动,每组提出自己的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活动活动
- 知识问答:围绕植树节的历史、由来、意义等方面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抢答,以加深他们对植树节的了解。
- 手工制作:组织学生制作植树节主题的手工,如植树节海报、植树节节徽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故事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树木相关的故事,如曾经种过的一棵树、参与过的植树活动等,以增强他们对树木的情感连接。
跨越55年,三代人奋斗不息,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广袤林海,这是怎样的人间奇迹?“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艰苦奋斗路·绿色塞罕坝”线路,让游客可以全面感受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艰苦创业的精神着实是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在塞罕坝,有一些传奇故事,一棵树、尚海纪念林、夫妻望海楼,以及六女上坝等。只有真正了感受了这些故事,才让人懂得什么是塞罕坝精神。
- 绿色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或班级的绿色行动计划,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种植绿色植物等,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实践操作(10分钟)
.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植树区域进行植树实践,教师示范正确的植树方法。
植树的技巧和方法:
- 定点和挖坑:拉直百米绳,确定树与树之间适合的株行距离,以保证阳光和水分。定点后做好标记,然后挖土。根据树根的大小确定树穴,树坑一般深40公分至50公分左右,挖成上下一致的树坑。挖出的土放在旁边备用,要把里面的一些杂质拿出来,用铁锹把泥土捣碎。在挖到一定的深度之后,还要继续向下再翻松10公分左右。
- 放苗和扶正:把树根轻轻地放置于树坑的中央,树根放置后把树苗扶正,树根应比种植的树坑周围略矮5公分左右,这样能保证树根吸收到养分和氧气。
- 填土和踩实:把泥土填入到树穴中,应注意防止树木倒伏。填好土后,将回填的土踩实,为了方便浇水时候存水,要做围堰。围堰的大小,一般和树坑的大小差不多,高度比表层土高出大概10公分左右。
- 浇水:浇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浇到围堰的外面,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后续还要再浇两次至三次,保证树木的存活。
.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协助完成植树任务,体验劳动的乐趣。
打造我们的植物角
学校里的植物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熟悉自然、探索自然的窗口,也是幼儿感受自然的最佳场所。
为孩子提前准备好植物的种子,孩子可以在教室的植物角亲手播种下小小的种子,如学着种植豆子类、水果类、蔬菜类等,也可以栽培小盆栽绿植、水培植物花草等。让孩子们一起动手打造生机勃勃的植物角,超简单又很适合班里的小孩子哦~
后期还需要通过引导观察让孩子了解植物生长过程,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
01观赏类
选择一些常见的、易于生长、易于照料的植物品种,这样能方便孩子的日常管理。植物一般为盆栽花卉,如文竹、凤仙花、海棠、三色堇等。
02观察类
观察材料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一些植物果实、种子的标本,如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绿豆、红豆、大枣等。摆放这些材料的器皿可以用透明的玻璃小瓶,贴上标签,摆放在窗台上。
推荐1胡萝卜盆栽
切菜时把一只好看又肥硕的胡萝卜头部忍忍心切下一大块,扔在水器中,尽量放在细长的水器中生长,叶子会笔直地向上窜得相对高,记得常换水。
推荐2洋葱盆栽
准备一个容器,注入适量的水,容器口不能太大,把洋葱的须根剪掉之后放在容器的口上,使水面能够接触到洋葱的最底部就可以了,不要让洋葱泡在水里面。
(五)课堂总结(5分钟)
.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强调植树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 表扬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 ,激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
. 结合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适时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
. 小组讨论后,每组上台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植树推广方案。
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植树节的感想或日记,记录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评价方式: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和作业的质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植树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植树工具,如铲子、手套等。.校园内的植树区域。
七、总结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不仅了解了植树节的意义和植树的基本知识,还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也得到了增强。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都很高,尤其是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较为被动,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分组和任务设计,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意愿。此外,还应注重将环保意识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