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课件-(共22张PPT1份视频)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课件-(共22张PPT1份视频)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章 动物细胞工程
第二节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2.阐明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3.认同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生命观念——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为基础,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内涵;并正确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的区别。
2.科学思维——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导入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资料1 传统抗体制备: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如灭活的 新冠病毒),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出所需抗体。
思考:
1.抗体由什么细胞产生?
2.血清中只有一种抗体吗?
3.传统方法制备的抗体有什么缺点?
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如何得到大量的单一抗体?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注意: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思考:
1.B淋巴细胞能无限增值生产大量的单一抗体吗?
2.哪种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3.可否获得一种兼具两者优势的细胞(产生专一抗体又无限增殖)?
B淋巴细胞与癌细胞融合
资料2 1975年,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德国科学家科勒用绵羊 红细胞免疫小鼠后,取小鼠脾脏里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 进行融合,从而获得了世界第一株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绵羊红 细胞抗体的融合细胞,即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单一杂交瘤细胞,他 们得到了单克隆抗体。由于这一贡献,米尔斯坦和科勒于1984年获
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思考:
参照该实验,尝试说出制备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简要过程。
一、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骨髓瘤细胞
动物细 胞培养
B淋巴细胞
单克隆 抗体
杂交瘤 细胞
注射灭活的
小鼠
新冠病毒

1、概念:
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4、结果:
形成杂交细胞。即融合后形成的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
2、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3、诱导方式:
物理法:电融合法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融合法
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自主阅读课本48页内容,完成内容
(1)“灭活病毒”中灭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是并不破坏病毒的抗原结构。
仙台病毒
紫外线
灭活
丧失感染活性(不感染细胞)
保留融合活性(诱导细胞融合)
(2)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什么?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关信息
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融合前的处理方法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
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
主要用途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
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电融合法、离心法;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
PEG融合法、电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法
再生出细胞壁
细胞核的融合
获得完整的杂种植株
主要用于制造单克隆抗体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小组合作:
C
注射特定的抗原
多种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诱导融合
①未融合的细胞
②多种杂交细胞(包括B-B细胞、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课本p48-49)

流程图
活动:
①未融合的细胞
②多种杂交细胞
杂交瘤细胞
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特定抗原结合)
注射到小鼠腹腔内
(体内培养)
体外培养
获取单克隆抗体
从小鼠腹水中
从细胞培养液中
动物细胞培养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第一次筛选
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
第二次筛选(可进行多次)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能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可以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2.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经诱导融合后,培养基中共出现几种细胞?其中融合的细胞有几种?(如融合的话,只考虑两两融合)
共有5种细胞;其中融合的细胞有3种。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方法是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其原理是什么?
目的是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方法是抗体检测;其原理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思考
小鼠
相应的B淋巴(浆细胞)细胞
注射抗原
杂交瘤细胞
选择性培养基筛选
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筛选,克隆化培养
体外培养
体内培养
大量单克
隆抗体
从培养液中提取
从小鼠腹水中提取
骨髓瘤细胞
多种杂交细胞
诱导融合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流程图:
(1)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应用
优点:
血型检测试剂
方法:
抗原-抗体杂交法
准确、高效、简易、快速
抗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
比原来诊断方法提前了10d左右,准确率在90﹪以上。
二、 单抗体的应用


课本p50
乙肝测定试剂
艾滋病检测试剂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
血型检测试剂

二、 单抗体的应用
(1)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应用
(2)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如:制成“生物导弹”
“生物导弹”=单克隆抗体+药物
优点:位置准确、疗效高、副作用小
结合同位素的单抗

二、 单抗体的应用
运载药物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
思考:ADC的抗体和药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二、 单抗体的应用
抗体主要发挥靶向运输作用;药物发挥治疗效应,如杀伤靶细胞。

二、 单抗体的应用
概述
应用
动物细胞融合
技术
过程
结果
意义
原理
融合方法
原理
应用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免疫处理
第一次筛选
诱导融合
第二次筛选
大规模培养
诊断试剂
运载药物
治疗疾病
克隆化培养
抗体检测
体外培养
小鼠腹腔

总结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