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 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 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
培养行已有耻、止于至善的意识;培养廉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
健全人格: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责任意识:
树立规则意识,学会自省和慎独。
教学重点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难点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道理。
1 .行己有耻的含义
2 .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3 . 止于至善的含义
4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5.榜样的有哪些作用?
自 主 学 习
要求:带上上面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本P27-32内容,找出上述问题的知识点,在教材进行标注(书写问题,划句子、标序号、圈重点)。时间:8分钟。

运用你的经验:通过这个田字你想到了什么?

行己有耻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
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 ——荀子
行已有耻
——孔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

名言赏析析
1.行己有耻的含义: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要去做。(28页第一段)
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识大体、顾大局,展现良好的素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你判断下面哪些行为是文明行为,是有羞耻心的表现?哪些是不文明行为,没有羞耻心?
损坏防疫设施
医护人员遵守劳动纪律
隐瞒境外出行史
遵守疫情期间的要求
配合社区防疫人员检查
用过的口罩随手乱扔



×
×
×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①“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合作探究一: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合作探究一: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③ 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树立法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一、行己有耻
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闻故而终礼,知耻而后用。“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不能做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3)“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提高自控力。
含义
要求
做法


二、止于至善
3 . 止于至善的含义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我来帮你搬
陪伴和分享
让座
4.止于至善的要求
①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
虽然我没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
我也当过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
童小勇真棒,换成
我,不一定能做到。
评价任务:1.分组讨论: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的?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童小勇的事迹给你什么启示?
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4.止于至善的要求
评价任务:1.请你思考小明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情境: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以便纠正自己的言行。
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4.止于至善的要求
榜样的作用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课堂小结
止于至善
行己有耻
青春有格
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有知耻之心
树立底线意识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寻找“贤”作为榜样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牛刀小试
随 堂 训 练
1.近年来,发生多起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古人云“行己有
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 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
他们的考虑之到。“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
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 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 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

A.①② B.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②④

C
2、“行己有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要求我们做到( )
①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有知耻之心,懂得荣辱
③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
④歧视、侮辱他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青海中考)孔子曰:“行己有耻。”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我们在尝试中成长,不必在乎知耻之心
B.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C.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
D.我们要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4.(云南中考)“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追求“止于至善”我们要( )
①把学习作为一生唯一的任务 ②自省自察,检视不足并改进 
③在生活中寻找“贤”为榜样 ④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D
5.下列符合“慎独”内涵要求的是( )
A.崇尚自由、独立
B.小心驶得成年船
C.求于志同,乐于道合
D.无人监督,仍行道理之事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