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江苏适用):种群与群落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江苏适用):种群与群落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专题6 生物与环境
第1讲 种群与群落
【复习目标】 (1) 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
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
数量变动。 (2) 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
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3) 描述群落具有垂
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阐明群落的初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4) 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整合一 种群数量特征与种群数量的变化
1.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1)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3)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的
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 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
3. 坐标模型中 K 值确认与λ值变动分析
(1) K 值确认: K 值即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
际环境中种群数量往往在 K 值上下波动,如图所示:
(2) λ值变动分析: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种群数量
为第一年的λ倍,若λ=1,则种群数量不变(稳定);若λ>1,则种群
数量增长;若λ>1且恒定,则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若λ<1,则种
群数量下降。如图所示:
例1 (多选)(2023·山东卷)某种动物的种群具有阿利效应,该动物
的种群初始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种群增
长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 )
AC
A. 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数量最终会降为0
B. 初始密度介于a~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将种群保持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有
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
D. 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则会使b
点左移
[对点训练]
1. (2023·广东卷)某地区蝗虫在秋季产卵后死亡,以卵越冬。某年秋
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
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C )
A. 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B. 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 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
D. 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死亡率上升
C
整合二 群落及其演替
1. 种间关系
2. 群落的两种空间结构
(提示:同一物种的高矮差异不属于垂直结构;高山上植被如阔叶
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不属
于垂直结构)
3. 生态位
4. 群落的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提示:① 演替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
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②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例2 (2023·海南卷)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
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D
A. 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
生演替
B. 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C. 与灌丛相比,马尾松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
D. 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之间的种间
竞争减弱
[对点训练]
2. (2023·海南卷)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
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
分布见表。
分布潮带海草种类 中潮带 低潮带 潮下带上部 潮下带下部
海神草 + + + -
齿叶海神草 - + + -
羽叶二药藻 + + + +
二药藻 + + + +
海菖蒲 - + + -
注:“+”表示存在,“-”表示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D
A. 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
B. 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C. 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
D. 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
1. (2023·天津卷)人口老龄化将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下列数量特征
与此无关的是( D )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年龄结构 D. 性别比例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2023·山东卷)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
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
B. 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
重捕法
C. 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
D. 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重点关注其幼体
D
3. (2023·常州模考)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
是( C )
A.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一年四季会发生周期性演替
B. 种群多样性必然导致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
C. 可以利用粪堆数、鸣叫声、活动痕迹对长臂猿进行野外种群数量
监测
D. 易地保护濒危动物后,濒危动物的种群密度增大,受食物缺乏的影
响变小
C
4. (多选)(2022·江苏卷)如图表示夏季北温带常见湖泊不同水深含
氧量、温度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有( BC )
A. 决定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非生物
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含氧量
B. 自养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
者主要分布在底泥层
C. 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
越强
D. 湖泊经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和乔木阶段
可初生演替出森林
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