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3.自信的作用?(为什么需要自信?)P25
4.如何做到自信?P26
5.自强的作用(意义)?p26
6.如何做到自强?P26
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②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内容)
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途径)
复习回顾
画一画
请同学们不借助画图工具,画出1个圆圈,1个正方形。
画完有何感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就不能成功。青春年少的我们,需要奋斗,但也需要遵守规则,不做出格的事情,让自己青春无悔!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情境感悟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3.2 青春有格




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
请你解释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那么用什么来规范和引导青春呢?
1、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理解“行己有耻”的内涵,掌握具体的要求,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廉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
2、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掌握止于至善内涵及要求,重视修身,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学习目标
1. “行己有耻”的含义?P28
2. 我们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P28-29
3. 什么是“止于至善”(含义)?P29
4. 榜样的作用?P30-31
5.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P29-31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8---P31页,思考以下问题。
学习任务一
行己有耻
你如何看待这名女子的行为?如果你是她,占了别人的座位,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活动一 案例分析
探究一: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
孔子曰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含义
探究一:行己有耻
知耻是有所不为的前提,用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青春探索底线
做人要遵循的基本底线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笔记1.“行己有耻”的含义?P28
活动二 你说我说
请小组从不同方面讨论、列举一些你们觉得可耻的行为:
(1)学校生活中:
(2)家庭生活中:
(3)社会生活中: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0
01

开始/重置
0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2
03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小组讨论交流3分钟:
探究一:行己有耻
抄袭
抽烟
霸凌
作弊
啃老
霸座
破坏公共卫生
挥霍无度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呢?
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P28
共享单车变“私家车”
  小军的自行车坏了,他看到路边的共享单车无人监管,便想到一个所谓的“妙” 招。每次用完单车之后就把它锁在自己家里,供他专用。他为自己的聪明而开心不已,还得意洋洋地在他的同桌面前炫耀。  
小组讨论并交流:
1.他做错了吗?错在哪?他本应该感到 。
2.小军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可耻的吗?为什么?
3.他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耻
没有知耻之心
活动三 情景探讨
探究一:行己有耻
共享单车变“私家车”
  小军的自行车坏了,他看到路边的共享单车无人监管,便想到一个所谓的“妙” 招。每次用完单车之后就把它锁在自己家里,供他专用。他为自己的聪明而开心不已,还得意洋洋地在他的同桌面前炫耀。
小组讨论并交流:
1.小军的行为违反了 和 等规则,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2.他的行为给我们何种启示?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规则)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道德
法律
道德谴责,法律制裁
活动三 情景探讨
探究一:行己有耻
共享单车变“私家车”
起初小军也知道私锁共享单车不对,可是每天看着那辆共享单车,越看越喜欢,想着要是自己的就好了。于是占有单车成了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经过几天思想斗争,他决定去拆掉密码锁,并把它喷成黑色。
小组讨论并交流:
1.小军明知有“耻”,却不能把控的原因是什么?
2.这给我们何种启示。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意志不坚定,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自控力不强。
活动三 情景探讨
探究一:行己有耻
1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3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加强自我监控
2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P29方法与技能
笔记2、如何做到“行己有耻”?(P28-P29)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P28第一段)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P28第二段)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P28第三段)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P29第二段)
参与
制止
走掉
独善其身
止于至善
行为可耻
(1)如果有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同学们可能会怎么做?
(2)你最赞同哪一种做法?
行己有耻是我们青春探索的底线,但青春的探索不应该只有底线,更应该有高度。
学习任务二
止于至善
停止


完美
(的境界)
探究二:止于至善
钟南山院士讲“止于至善” :
活动四 交流分享
止于至善
小组讨论:什么是“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笔记3.什么是“止于至善”?P29
①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②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活动五 交流分享
请同学们交流各自观察到的好人好事,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最后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0
01

开始/重置
0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2
03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小组讨论交流3分钟:
探究二:止于至善
想一想:追求至善的过程中我们能做什么?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4、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向童小勇学习
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
虽然我没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
我也当过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
童小勇真棒,换成
我,不一定能做到。
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探究二:止于至善
活动六探究与分享P30
议一议:
1.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对小勇的行为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你有过哪些榜样? 他身上的何种品质最打动你?
把他当作榜样向他学习
3.想一想,榜样具有怎样的作用?
4.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江梦南: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鲜花也会怒放。
中国航天追梦人: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望,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50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我们的榜样
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P30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对个人)P31
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会更加美好。(对社会和国家)P31
4、榜样有什么作用?(重要性、意义、影响)
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P30-31
游本昌感慨:“对我来说
这个荣誉将是我的一面镜子
面对它,我要自问
终身成就我够了吗?我做到了吗?我尽责了吗?还有什么不够的?我这一辈子就是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思考:游本昌老师的言行启示我们如何达到“至善”的境界?
探究二:止于至善
思考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笔记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p29)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p30)
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p31)
成果交流 积累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
我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有格
行己
有耻
止于
至善
含义(What):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要求
(How)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
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③加强自我监控
含义
(What)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要求
(How)
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做人做事的底线
道德境界的追求
课堂小结
本课小测:
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这句话。成为后世修身的座右铭。这启示我们要( )
A.学会欣赏,悦纳自己 B.磨炼意志,学会自控
C.学习榜样,自我反思 D.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解析:在异性面前总想表现自己,吸引注意,这是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故选B
C
本课小测:
2.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行己有耻” 要求我们( )
①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②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 ④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行己有耻的要求。故选:D。
D
本课小测:
3.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应该有的格调和不懈的追求。下列行为体现“止于至善”的是( )
①向灾区捐款捐物 ②休息时间去做义工
③给生病的同学讲题 ④考试给好友传答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④考试给好友传答案,是错误的行为。故选:A。
A
本课小测:
4.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名言警句中不能体现"止于至善"思想的是( )
A.见贤思齐焉,不贤而内自省也
B.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解析:D体现的是行己有耻。故选:D。
D
本课小测:
5.小北同学在学习了“青春有格”后,按老师要求完成探究与实践作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设计、践行座右铭】
小北的座右铭
行己有耻。 --《论语》
(1)行己有耻,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请按下列要求各列举一种具体行为。
有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所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有所为:信守承诺 有所不为:说谎
本课小测:
(2)小北应该怎样践行他的座右铭?
①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