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二课弘扬真善美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第二课弘扬真善美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弘扬真善美
人教案八年级美术下册
学习任务单
01
02
艺术家如何借助艺术形象表达真善美主题
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是什么?
一、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①分析:请用美术语言,说说画面中的人物造型、构图的特点。
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面、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一、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夯歌》的画面造型饱满,人物呈现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人以高大升腾的感觉,明亮的阳光照射着她们黝黑的脸庞和健壮的身躯。
《纺织女》中画家在现实和深化的意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的优美形象。
①分析:请用美术语言,说说画面中的人物造型、构图的特点。
一、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夯歌》中画家采用仰视的角度来表现这一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是对劳动的赞美和讴歌。作品让人感受到青年一代献身祖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和美好理想。
《纺织女》中,纺织女劳动时的优美体态,让人看到了劳动者特有的质朴的美。
②通过人物造型和构图的特点,能联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请试着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01.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通过以上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表现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美。
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
二、体会美术作品的真善美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潘荣本《铁肩担道义》、陈冰青《木头人》
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殊的意蕴?
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与作品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在组内发表看法。
二、体会美术作品的真善美
《铁道担道义》表现的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难中,解放军官兵、抢险队员、白衣战士和志愿人员全力以赴地投入抗震救灾斗争的情景,集中地显示了中国人名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木头人》尖锐地讽刺了现代社会生活中某种不良的风气。
二、体会美术作品的真善美
2. 欣赏下面两幅中外美术作品,东汉《铜奔马》、戈雅《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结合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试解释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铜马奔》中,马的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塑造出腾空飞奔的骏马形象。马的三足腾空,右后足塔在一只疾飞的鸟背上,更加衬托出奔驰的神速。塑像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给人以传神的美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青铜雕塑杰作。
二、体会美术作品的真善美
2. 欣赏下面两幅中外美术作品,东汉《铜奔马》、戈雅《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结合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试解释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作品描绘的是法国侵略军枪杀西班牙的杀人罪行,歌颂了起义者英勇无畏的精神。
“我要用自己的画笔,使反抗欧洲暴君的这次伟大而英勇的光荣起义永垂不朽。”
二、体会美术作品的真善美
3. 提问:在欣赏任何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了一幅经典之作。
课堂小结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意蕴。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课后拓展
扩大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关注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运用所掌握的欣赏方法进行判断和评价。
选择自己最有欣赏心得的美术 作品,进行评述短文的写作练习。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