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重力与弹力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重力与弹力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3.1 重力和弹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学习目标 素养提炼
1.理解力的概念及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心,掌握重力的大小及方向 3.知道形变的概念,并会区分弹性形变和飞弹性形变 4.知道弹力的定义以及产生条件,会判断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 5.掌握胡克定律并能用此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物理概念:力、重力、重心、形变、弹性限度、弹力
科学思维:重力的大小、弹力的判断、胡克定律、数形结合发的应用
新知导入
足球运动深受人们喜爱,运动员踢球、守球、运球涉及多种运动状态的变化。
足球
速度发生变化
运动状态改变
要点:
速度是运动状态的标志
思考一:足球的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思考三: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其它物体作用的结果
问题1.物体与物体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二:它们的形状改变了吗?
自学、讨论
结合书中的图片,空中飞人受到了重力,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谁受到了力?是谁施加的?
2.怎样量度重力的大小?
3.重力的方向如何?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即有力就有施力物和受力物。
1.谁受到了力?是谁施加的?
飞人受到了力,是地球施加的
受力物
施力物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怎样量度重力的大小?
重力大小:G=mg
G的单位:牛,N
m的单位:千克,kg
不同的地理位置g可能不同,一般默认g=9.8N/Kg
下面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吗?
3.重力的方向如何?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的应用
G1
G2
G3
Gi
Gi+1
Gn
G
一根杆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何画
重心
等效替代
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心
3、质量分布均匀(或不均匀)但形状不规则(或不规则)的物体呢?
重心的确定
2、物体的重心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物体
质量
均匀
分布
分布不
均匀
形状决定
重心
位置
重心
位置
形状和质量分布
决定
规则
不规则
重心
位置
几何
中心
怎么办
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在物体上。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
局限性: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重心的确定
重心的应用
跨越式
背越式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F
5N
15N
力的示意图
只在图中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A
B
5N
F=20N
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如图所示,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作力的图示步骤:
a. 选取合适的标度;
b.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出,线段上标出刻度;
c. 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归纳
练一练
【练习1】如图所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曹冲称象”故事中,曹冲利用船中放置的石头巧妙地称量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A.等效替代法 B.极限法
C.控制变量法 D.理想模型法
【参考答案】A
课堂练习
【练习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中国结悬挂于O点且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结受到的重力都集中在重心上
B.中国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C.中国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OA的直线上
D.中国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参考答案】C
课堂练习
【练习3】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了两个力,从图中可看出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 B.F1C.F1=F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C
课堂练习
【练习4】(多选)某日凌晨,我国空军共出动包括6架运-20和2架运-9在内的3型11架运输机,分别从乌鲁木齐、沈阳、西宁、天津、张家口、成都、重庆7地机场起飞,将近千名军队医疗队员和74吨医疗物资运往武汉,支援新冠病毒疫情的斗争,这是国产运-20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展现了中国空军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如图所示。关于运-20运输机受到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20在夏威夷和冰岛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B.运-20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吸引
C.运-20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运-20匀速飞行时,它不受重力作用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BC
相互作用
1.产生的原因
3.大小
(1)G=mg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5.作用点(重心)
注意: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重力
2.定义
重心的定义
重心位置的判断
【课堂小结】
感谢您的耐心聆听
I'd like to finish by saying how grateful I am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