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了解轮船的漂浮原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气球飞艇的升降。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以及浮力的其他应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建立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指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分析物体在液体中运动状态的重要依据,是解决浮力相关问题的关键,也是浮力知识的重点内容。2. 难点: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等应用原理。- 轮船:轮船的难点在于理解它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虽然我们知道它是通过空心结构来增大排水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还需要对浮力和重力的平衡有深入的认识。- 潜水艇:潜水艇的难点在于它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潜。这涉及到对潜水艇内部注水和排水的操作,以及对自身重力的调节。要理解这个过程,需要对浮力和重力的变化有清晰的把握。- 气球和飞艇:它们的难点在于理解为什么填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就能升空。这需要对空气浮力有正确的认识,以及理解气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飘在漂浮的轮船、悬浮的潜水艇、沉底的石头、上浮的木头图片,提问这些图片的特点。- 漂浮的轮船:轮船浮在水面上,不完全浸没在水中。- 悬浮的潜水艇:潜水艇在水中保持静止,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沉底的石头:石头完全浸没在水底,不受浮力作用。- 上浮的木头:木头在水中向上运动,有向上的趋势。- 学生回答:有在水面,有在水里,有在水底的。- 教师提问:大家都知道丢一块铁在水中,肯定会下沉,为什么轮船是铁却不会下沉呢?潜水艇为什么能够悬浮在水中呢?石头为什么下沉,木头为什么上浮?物体的浮沉条件跟什么有关呢?学习完这节课,我们就都能解决了。2. 新课讲授:- 演示一:将三个乒乓球浸没在水中(一个充满橡皮泥;一个有部分橡皮泥,用蜡封住;一个中空),松手后,同学观察浮沉情况。- 学生观察:有的上浮,有的下降,有的悬浮。- 教师提问:小组从受力讨论,为什么会有浮沉?- 演示二:鸡蛋在盐水中,开始在杯底,然后逐渐往液体里加盐,鸡蛋逐渐上浮,直至露出水面。提问,鸡蛋为什么会上浮?- 学生回答: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也和液体密度有关,盐水密度变大,鸡蛋受浮力变大所以上浮。3. 巩固提高:- 漂浮的轮船:- 教师提问:轮船是铁做的为什么不沉呢?我们做一个小试验就知道了:用橡皮泥捏任意形状,看谁能将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且装载小豆子最多。- 学生活动。- 教师提问:怎么做才可以装豆子多呢?- 学生回答:把橡皮泥做成空心的,排开液体体积变大,大于重力便可漂浮起来。排开液体体积越大,装豆子也会越多。- 教师讲解:轮船也是这个道理,它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把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的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增大浮力,使它能够浮在水面上。轮船的大小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潜水艇:- 教师提问:潜水艇是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呢?我们看一个演示实验后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回答:潜水艇上浮时,排开艇中液体,减少自身重力;下潜时,吸水,增加自身重力。- 教师讲解:对,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而实现上浮和下潜。- 气球飞艇:-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老师气球和飞艇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告诉老师。- 学生回答:空气中也有浮力,气球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教师讲解:气球飞艇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就可以实现气球飞艇的升空。4. 小结作业:理解记忆液体的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密度计的原理。四、板书设计:1. 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2. 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五、教学反思: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包含抽题、编写教案、试讲、答辩等环节,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丰富多样,本篇告诉你如何写好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并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中取得高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