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材 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题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班级与学校规则,规则意识”。话题取材于日常课堂规则,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有话可说,学习兴趣浓厚。主要教会学生用英语谈论学校和家里的规章制度。读懂关于家庭规章的文章,并熟练运用have to,must, can, can't完成句子和文章。写出家里和学校里的规章制度,然后谈谈个人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在具体语境中指导学生能够以书信的形式向别人描述自己身边的规章制度。学生掌握祈使句 Don't…,情态动词can、must和have to的用法及其句式的变化。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式谈论不同场所的各种规则,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Section A学习关于规则的单词、短语及句型,通过学习祈使句和情态动词can的用法,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目标语言谈论校规校纪。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Section B在Section A的基础上,将规章制度出现的场所由“学校”转到“家庭”,内容由“校规”转到“家规”。进一步学习情态动词must和have to的用法,该部分偏重读、写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单元学情 分析 基于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为本章祈使句和情态动词must的引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校园及家庭生活的一些日程安排的词汇,为本章开展校园及家庭规则的描述积累了词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询问、陈述自己或他人身体健康方面的困难和麻烦的词汇和句型, 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读看写技能,对语言学习的热情也逐步增加,他们对如何用英语来表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很感兴趣。本单元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想说;能基本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能详细、生动、全面描述自己的、他人的烦恼;不能采用丰富的句式提出建议或劝告;不能全面、深入地分析各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单元教学建议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促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地课堂的重要抓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在整体设计初中英语单元教学时,采取以下策略:提炼单元主题意义,注重单元内容的关联;从知识和技能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实现课程育人;科学设置问题链,体现思维进阶发展;构建评价多元化,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功能。核心素养 单元教学 目标 语言 能力 1.通过情境体验,可以使用目标语言谈论某些规章制度,运用本单元目标语言询问并回答校规家规等规章制度,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看图说话和对话创编,复习目标句型,通过情景化的体验,能使用祈使句和情态动词谈论校规。通过总结归纳,可以掌握并迁移使用句型表达其他规则。 3.通过联系个人经验和课本图片,能够对听力进行听前预测,能够听取关键词,从浅入深层层递进,提高听力效率。 4.通过略读,可以快速找出家规制度,并且注意信件文体特征,对比差异。通过自由讨论,能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得知西方孩子有烦恼时更愿意向专业人士求助,同时加强自身对父母老师的理解。 5.通过阅读和读后写作,能够掌握关于写“家规或校规”的写作策略。 通过四格法,能够布局谋篇,运用写作策略构思,起草作文。学习 能力 1.通过观察图片,圈划题干中的关键词,能够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和预判,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以及策略运用能力。通过阅读题目所给信息,能够预测听力内容,并用目标句型进行简短对话,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语法填空和观察句型,能够对语法规律进行总结,提高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填空练习、造句训练和小组活动,能够运用can, can’t have to / must and don’t to表达规则制度。 3.通过听前读题的听力策略,可以获取听力信息,预测听力内容。通过分析角色,能够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以及策略运用能力。 4.通过互动、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能够掌握独立阅读的策略,进行深度思考和沟通。通过预测、抓关键词、猜测词义和填表活动,能够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推断,理解文章细节并复述文章。 5.通过互动、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完成课堂学习任务,通过自查和互查,能够进行文章的批改和订正。思维 品质 1.通过角色扮演和制作海报,能够参与表演,熟悉各种规则。 2.通过自由讨论,能够得知西方孩子有烦恼时更愿意向专业人士求助,同时加强自身对父母老师的理解。3.通过课堂体验和个人经历,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文化 意识 1.通过目标词汇和语言的学习,能够了解国外学校家庭的规章制度,体验不同的文化带来的魅力。 2.通过目标词汇和语言的学习,能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感受西方孩子存在的烦恼。 3.通过学习有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困难、麻烦和解决办法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 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单元 重难点 1.通过情境体验,可以使用目标语言谈论某些规章制度(校规、家规等)。 通过情景对话,运用本单元目标语言询问并回答校规家规等规章制度,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情景化的体验,能使用祈使句和情态动词谈论校规。通过总结归纳,可以掌握并迁移使用句型表达其他规则。 2.通过填空练习、造句训练和小组活动,能够运用can, can’t have to / must and don’t to表达规则制度。通过情境体验,能够使用目标语言谈论某些规章制度(校规、家规以及文明礼仪等)。通过联系个人经验和课本图片,能够对听力进行听前预测,能够听取关键词,从浅入深层层递进,提高听力效率。 3.通过略读,可以快速找出家规制度,并且注意信件文体特征,对比差异。 通过自由讨论,能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得知西方孩子有烦恼时更愿意向专业人士求助,同时加强自身对父母老师的理解。 4.通过阅读和读后写作,能够掌握关于写“家规或校规”的写作策略。通过四格法,能够布局谋篇,运用写作策略构思,起草作文。单元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PeriodⅠ Section A (1a~2d) 1.学习与规则相关的词汇。 2.学习谈论规则的句型。 3.学习祈使句和情态动词的用法。 4.学习用英语谈论简单的规则。 1.熟练掌握与规则相关的单词。 2.熟练掌握并学会用英语表达一些标志的含义。 3.熟练使用目标语言谈论对某些规章制度(校规、家规等)的看法。 4.掌握祈使句的用法。 5.能用英语表达和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理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场合都应当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 1.重点: (1)使用目标语言谈论对某些规章制度(校规、家规等)的看法。 (2)情态动词must及have to在用法上的区别。 2.难点: (1)祈使句的用法。 (2)学会运用英语谈论简单的规则。PeriodⅠI Section A(Grammar Focus~3c) 1.学习情态动词can/have/must的用法。 2.继续学习祈使句的用法。 1.理解并能够使用祈使句。 2.熟练掌握情态动词(can,have to,must)的含义和用法。 3.表达和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理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用英语表达一些标志的含义。 1.重点: (1)继续学习使用目标语言谈论对某些规章制度(校规、家规等)的看法。 (2)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方式来学会用英语表达一些标志的含义。 (3)运用祈使句来表达一些规章和制度。 2.难点:正确使用情态动词和祈使句。Period Ⅲ Section B(1a~1d) 1.学习新单词、短语和句型。 2.学习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规。 1.掌握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进行听力训练,提高综合听说能力。 3.能够听懂有关谈论规则的对话并进行自由交际。 4.能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规,并养成好的习惯。 1.重点: (1)掌握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进行听力训练,提高综合听说能力。 2.难点:使用本单元的目标句型,进行听力内容拓展交际。Period Ⅳ Section B(2a~2c) 1.学习阅读材料中的生词和短语。 2.学会阅读文章,掌握寻读的阅读技巧。 3.了解Molly的家规。 1.学习阅读材料中的必会生词和目标语言。 2.学会利用目标语言复述有关家规。 3.学会阅读文章,掌握寻读的阅读技巧。 1.重点: (1)掌握本课时出现的新词汇及表达方式。 (2)能够读懂关于规则的文章。 (3)通过阅读练习进一步学习运用本课时的新语言知识。 2.难点: (1)能够读懂谈论家规和校规的文章,培养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 (2)能够根据文章特点和活动要求使用寻读策略。Period Ⅴ Section B(3a~Self Check) 1.复习must,have to,can和can't的用法。 2.复习祈使句表达规则的用法。 3.学习写自己身边的规章制度。 1.熟练掌握情态动词can表示许可的用法。 2.复习练习运用祈使句以及情态动词have to及must来表达一些规则。 3.谈论表达自己对规则的想法或看法。 4.能用英语表达和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理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各种场所、场合都要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 1.重点: (1)根据所提供的文字资料来表达自己对一些规则的看法。 (2)能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写出自己在家中或在学校中的一些规则。 2.难点: (1)写自己身边的规章制度。 (2)谈论自己对规则的看法。单元教学 反思 单元内的各语篇互相联系,话题互相渗透,从听说读看写五个方面进行了连贯的整体设计。深入研究单元的整体主题语境和各语篇语境,从what、why、how 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知识建构阶段:视频和图片,语言内化阶段:retell,知识迁移阶段:基于所学组内评价。写作输出部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深入平等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做到了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