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重力课件(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4重力课件(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七章 力
第4节 重力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感受重力,认识重力的存在。(素养)
2.在掌握重力概念的基础上,理解重力产生原因。(重点)
3.知道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并学会计算日常中的“重力”问题。 (难点)
熟透的苹果为什么向地面下落?
衣服上的水为什么落到地面上?
运动员跳上去,又落回地面
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
球飞得很高,但总会落回地面
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表示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重力的单位:牛
重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地球
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学生活动一: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1个或者多个钩码所受的重力,并把数据填入下表,分析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钩码个数 质量m/kg 重力G/N G与m之比/(N/Kg)
1 0.05
2 0.10
3 0.15
4 0.20
实验记录表格
分析论证:
钩码个数 质量m/kg 重力G/N G与m之比/(N/Kg)
1 0.05 0.49 9.8
2 0.10 0.98 9.8
3 0.15 1.47 9.8
4 0.20 1.96 9.8
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你发现什么?
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0.05
0.5
1
0.1
0.15
1.5
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得出结论: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关系。
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于___N/kg,是个定值。
正比
9.8
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有关。
如果用G 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表示比值9.8 N/kg,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

G ——
m ——
重力——牛顿(N)
质量——千克(kg)
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450g ,受到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g=10N/kg )
2.若两个鸡蛋重力为1N,则每个鸡蛋质量约为多少g ( g=10N/kg )
学生活动二:【体验活动】重力的方向
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做竖直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例:
如图甲所示,砌墙时常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 ;
如图乙所示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查工作台面 ;
如图丙所示,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查画是否水平;
这些应用均可说明重力的方向 。
是否竖直
是否水平
竖直向下
学生活动三:【实验】找物体的重心
(1)让学生找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
它的圆心、球心、几何中心。
(2)让学生找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重心:
可以用悬挂法确定。
重心的意义
重心位置在工程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例如起重机在工作时,重心位置不合适,就容易翻倒;高速旋转的轮子,若重心不在转轴上,就会引起剧烈的振动。增大物体的支撑面,降低它的重心,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冲浪者弓着腰,叉开腿,更有助于在惊涛骇浪中保持平衡
1.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用符号    表示,方向     。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写成如下的公式:    ,式中的G表示   ,单位是   ;式中的m表示    ,单位是   ;式中的g等于     ,其物理意义是              。
4.重力的作用点叫     。
地球吸引
G
竖直向下
地球
正比
G=mg
重力
知识梳理
N
质量
kg
9.8 N/kg
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
重心
1.下列各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10 N的是 (  )
A.一支粉笔   
B.一本练习本   
C.一升水     
D.一张课桌
C
课时学业质量评价
2
3
4
5
6
1
8
7
2.小民上体育课训练投掷铅球,他用力将铅球投掷出去后,若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
A.手的推力   
B.重力   
C.手的推力和重力   
D.不受力
B
2
3
4
5
6
1
8
7
3.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在水由小孔缓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D
2
3
4
5
6
1
8
7
4.质量是10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约是    N;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 N,则它的质量是    g。(g取10 N/kg)
100
100
5.在空气中飞行的子弹,若不计空气阻力,它受    的作用,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方向     。
重力
地球
竖直向下
2
3
4
5
6
1
8
7
6.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是利用           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7.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的体重为540 N,则乙同学的质量是    kg,体重是    N。(g取10 N/kg)
48.6
486
2
3
4
5
6
1
8
7
8.用力的图示表示图中所示物体受到的重力。(物重均为20 N)
20N
20N
2
3
4
5
6
1
8
7
一、重力的产生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注意:①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面附近的物体
②地球上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受重力作用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
④重力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二、重力(G)的三要素
1.大小
①实验结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②公式:G=mg m→质量 g→比例系数 G→物体所受重力
③g=9.8N/kg物理意义: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9.8N
2.方向:
竖直向下
3.作用点→
①重心是一个等效点(等效替代法)
②重心位置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质地均匀、规则几何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③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空心圆环)
三、增加物体稳定性方法
1.降低重心 2.增大支撑面面积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
作业: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谢 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