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 谋求互利共赢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 谋求互利共赢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课时 谋求互利共赢
教学 目标 1.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能够增强对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意识和参与能力。 2.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了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知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努力;懂得作为公民要关注世界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形成心怀天下的情怀。
学习 线索   本课时共设置两目,按照“各国中国各国人民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懂得各国如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为此付出的努力。第二目是“关心共同命运”,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以及我们每一个人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重点 难点 重点: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难点:关心共同命运。
教法 学法 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法,探究讨论法、例证法。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情境导入 展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内容。这一讲话表明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坚持互利共赢的准则,从而导入新课。(见课件) 2022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愿同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中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同世界特别是亚太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 教师随笔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当今世界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这些问题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应该怎么做 4.中国是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应该怎么做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应对全球性问题 1.展示2023年全球极端天气贫乏带来的影响有关材料。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十年的气温都高于前一个十年。2023年,全球范围内记录了极端高温、强降水、洪水和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等大量极端气候事件。 学生思考:上述材料说明当今世界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展示任林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有关材料。 教师归纳: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有什么影响 教师点拨: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 学生思考:面对许多全球性问题,有些国家采取以下两种解决方式。你觉得这些方式是否可行 为什么 (1)独自应对,自我封闭。 (2)事不关己,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教师点拨:第一种方式不可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第二种方式不可行。这种态度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导 与 学 过 程   3.知识链接: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师点拨: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目标: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知识归纳: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师点拨:(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3)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4)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5.播放视频《国家主席习近平五点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生思考:结合教材知识,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师点拨:(国家角度)(1)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2)“五个坚持”(基本内涵)。①政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安全: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经济: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文化: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⑤生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6.展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上的讲话内容的讲话。 2023年1月24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在阿根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作视频致辞表示,中方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继续守望相助、携手共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生思考:结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谈谈中国是如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 教师点拨: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教师随笔
导 与 学 过 程 探究二:关心共同命运 1.展示土耳其发生地震后国际社会救援情况情况有关材料。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在12小时内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多地建筑被夷为平地。截至8日,已有逾70个国家和地区向灾区提供了救灾人员、设备和各种援助。这其中有中、美、英、法、德、加拿大、巴西、印度、伊朗、伊拉克、萨尔瓦多、埃及等国家。相濡以沫、共渡时艰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思考:土耳其发生地震后,为什么国际社会积极援助 教师点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2.播放战乱给阿富汗儿童带来深重灾难的视频。 学生思考:阿富汗儿童的遭遇启发我们如何关切世界、关注他人 教师点拨: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3.展示德国青年扎根山区支教和中国人民援建非洲的图片。 学生思考: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点拨: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4.知识归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应该怎样做(个人角度) 教师点拨:(1)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2)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增进包容与合作。(3)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 5.知识拓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教师点拨:(1)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2)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3)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4)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5)对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 教师随笔
要点 梳理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