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践——“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说课课件(共28张PPT1个视频) 人教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探究·实践——“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说课课件(共28张PPT1个视频) 人教版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探究·实践——“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教师:
学校:
项目式实验整体设计框架
项目主题二:
化抽象为具象
—验证分离定律
项目主题一:
认识经典遗传
材料——果蝇
项目主题三:
深度探究基因
在染色体上
01
搜集果蝇
02
饲养果蝇
03
观察生活史
04
观察性状
实验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01
实验实施与结果记录
0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03
0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02
实验结果的演绎与推理
实验选题依据
实验方法与过程
实验亮点与反思
CONTENTS
目录
表现性评价量表
实验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实验选题依据
(一)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第1.1节“探究.实践”模块。基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相关内容的创新设计,即果蝇杂交实验。
一、实验选题依据
(二)课标要求
1.概念层级: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2.教学提示:“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二、教学目标
1.基于果蝇杂交实验,建构果蝇(生物)的有性生殖、亲代、子代、杂交等概念;观察果蝇的眼色、翅型,体色等,概述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基因型与表型等概念。(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设计与实施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思维方法,探讨果蝇杂交实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阐释基因的分离定律。(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参与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操作、观察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研素养。(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基于果蝇遗传杂交实验获取的生物学事实,建构遗传学基本概念;
(2)完成果蝇杂交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并作定量分析,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难点
观察果蝇的性状并获取统计数据,定量分析,建构基因分离定律。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第一阶段:
理论与基础操作培训
第二阶段:
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
第三阶段:
分析数据与得出结论
培养基的配置→生活史的观察→相对性状的观察
杂交方案设计→实施杂交实验→分组统计实验结果
数据统计与分析→定量分析→实验反思与拓展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培养基的配置
生活史的观察
相对性状的观察
1.走进果蝇世界,认识果蝇特点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培养基的配置
生活史的观察
相对性状的观察
1.走进果蝇世界,认识果蝇特点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培养基的配置
生活史的观察
相对性状的观察
雌雄果蝇(左雌,右雄)
1.走进果蝇世界,认识果蝇特点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培养基的配置
生活史的观察
相对性状的观察
1.走进果蝇世界,认识果蝇特点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设计果蝇杂交方案
实施果蝇杂交实验
分组统计实验结果
品系 眼色 体色 翅形
18 红眼 灰体 卵圆
4 红眼 灰体 残翅
22 白眼 灰体 卵圆
e 红眼 黑檀体 卵圆


2.设计并实施杂交实验,获取结果
(1)具体实验步骤(技术路线)
正交:4(♀) × e (♂)
(灰体) (黑檀体)
反交:4(♀) × e (♂)
(黑檀体) (灰体)
挑选至少2只4号处女蝇,2只e雄蝇
放入培养瓶(亲本杂交瓶),贴标签
除去亲本蝇
↓(3~5天)
↓(7~8天)
F1成蝇出现
↓(2~3天)
移出5~6对雌雄蝇(无需处女蝇)
放入新的培养瓶(F1瓶),贴标签
↓(7~8天)
倒去F1亲本
↓(3~5天)
F2成蝇出现,观察统计

数据归类,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
设计果蝇杂交方案
实施果蝇杂交实验
分组统计实验结果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①挑选亲本杂交,待产卵后除去亲本
②挑选F1自交产卵后除去F1
③观察并统计F2的性状
④分组整理,汇总数据
⑤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实施果蝇杂交实验,获取结果
设计果蝇杂交方案
实施果蝇杂交实验
分组统计实验结果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2)杂交实验结果记录
杂交亲本(P) 4号品系 × e号品系
杂交亲本表现型 灰体 黑檀体
F1表现型 灰体(♀、♂均有)
分组数据记录与统计 F2表现型 灰体 黑檀体
组别1 44 13
组别2 51 19
组别3 43 17
组别4 47 15
组别5 48 15
组别6 53 24
组别7 58 20
组别8 49 15
组别9 63 16
组别10 59 20
汇总 515 174
表3 F2代果蝇体色的性状观察与结果记录
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得出规律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P:4(♀)× e (♂)
(灰体) (黑檀体)
F1: 灰体(♀、♂)
F2: 灰体、黑檀体
自交
P: 4(♂)× e (♀)
(灰体) (黑檀体)
F1: 灰体(♀、♂)
F2: 灰体、黑檀体
自交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的拓展和展望
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得出规律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的拓展和展望
分组汇总F2代果蝇体色的性状分离比
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得出规律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的拓展和展望
①说明灰体为显性性状;
②子二代中出现了灰体和黑檀体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③说明当子二代足够多时,果蝇的灰身:黑檀体相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得出规律
四、实验方法与过程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定量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的拓展和展望
基于果蝇杂交实验,学生还拓展了:
①两对相对性状遗传规律探究;
②用18号(白眼)、22号(红眼)果蝇品系杂交
验证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等遗传学相关实验。
五、实验过程的评价量表
评价角度 质性评价描述 等级评分(合格、良、优)
自评 互评 师评
实验原理 描述或者说明每各个主题课时下的实验原理或目的
实验过程 准确利用生物技术完成实验过程,并不断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和完善实验的不足;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实验观察时间安排表
实验结果与分析 设计表格等规范记录实验结果,并对记录过程进行合理的汇总;运用事实和证据,结合理论学习等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阐明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实验结论 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得出实验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合作开展探究活动,规范撰写实验报告;与他人交流所得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正实验方案
迁移应用 在给定的问题情境中,以生命观念为指导,分析生命现象,探讨生命规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1.实验设计思想的创新
六、实验教学亮点与反思
创设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实验教学
2.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
(1)精选材料,完成探究性实验
(2)信息技术与数码显微镜的深度融合进行观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
六、实验教学亮点与反思
(1)基于定量分析阐明遗传定律
(2)在学生的自主实验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基于生物学事实建构概念
4.实验教学的育人价值凸显
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从中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提升思维品质。
5.实验反思
(1)观察的果蝇从腐烂水果中获取,但建议从大学或机构购买纯种;
(2)实验发现野生型果蝇扩繁快,突变型相对较慢,需要教师早做规划;
(3)培养基配置可能会出现发霉或凝固效果不佳等问题;
(4)处女蝇的选择和处时机很重要,麻醉也需要注意少量多次进行;
(6)亲本选择、F1处女蝇挑选以及F2需要多次观察统计,否则实验误差较大;
六、实验教学亮点与反思
传统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可有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此项目实验也正式成为了我校遗传规律单元教学中的特色活动,长期在生物教研组开展,并正在不断地深入探究,旨在形成本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进而助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展 望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