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细胞增殖(第3课时)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细胞增殖(第3课时)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第3课时)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形态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后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间期
任务二:看图完成下列表格中的数据
五、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核DNA分子数目变化
(图表情境)假设某生物体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为2N。
相关变化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2N ___ ___ 2N→___ 4N→_____
核DNA分子数目 2N→___ ___ ___ ___ 4N→___
2N
2N
4N
2N
4N
4N
4N
4N
2N
1.请将表1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表1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着丝粒分裂
细胞分裂
DNA复制
细胞分裂
任务三: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
3.分析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填写表2中数据,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变化曲线。
项 目 分裂 间期 分 裂 期 子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 1→2 __ __ __ __ __
2
2
1
1
1
表2
五、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核DNA分子数目变化
六、癌细胞
癌细胞
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起因: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
正常细胞的分裂是在机体的精确调控之下进行的,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
癌细胞
细胞增殖的其它方式
生殖细胞形成方式
体细胞数目增加
蛙的红细胞
七、细胞增殖的其它方式
无丝分裂
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
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有DNA的复制。
3.实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
1.过程
一、辅助环节——学习目标(1分钟)
1.通过阅读和复习,掌握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通过阅读和复习,掌握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一、先学环节—8分钟 课本P115-117学
1.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体积的关系?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与什么呈正相关?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阅读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回答下列问题
1.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
2.使染色体着色的染料是?
3.解离液的组成?
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及目的是?
2mm
2mm
2mm
4mm
4mm
4mm
8mm
8mm
8mm
表面积= mm2
体积= mm3
表面积= mm2
体积= mm3
表面积= mm2
体积= mm3
24
8
96
64
384
512
1.5
3
0.75
表面积/体积=
表面积/体积=
表面积/体积=
物质在细胞中的扩散速率是一定的,假定某种物质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后,向内扩散的深度为0.5mm。计算这三个“细胞”中物质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细胞”体积的比值。
(教材115页思维训练)
八、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任务一:算一算教材P115思维训练中的表面积与体积
07
(教材115页思维训练)
八、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0.330
0.578
0.875
细胞模型的边长(mm) 表面积 (mm2) 体积 (mm3) 表面积/体积 葡萄糖向内扩散的深度(mm)
2 0.5
4 0.5
8 0.5
24
8
3
96
64
384
512
1.5
0.75
(相对表面积)
1、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效率有什么关系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2、细胞越小越好吗?
细胞太小,无法容纳所需的物质和细胞器
九、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___________等分生区细胞,适宜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易观察到处于______________的细胞。
②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中 的行为不同。
③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 染成深色。
根尖、芽尖
不同分裂时期
甲紫溶液
染色体
3.2
1、实验原理
染色剂:质量浓度为0.01或0.02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混合)
2、主要试剂
九、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3.2
2、实验步骤
第一步:
洋葱根尖的培养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第二步:装片的制作
第三步:
有丝分裂的观察
——
剪取洋葱根尖 .
取材
——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 ,以1∶1的比例混合
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 .
时间:3~5 min程度: .
解离
——
漂洗液:清水;时间:约10 min
目的:洗去药液,防止 .
2~3 mm
酒精
相互分离开来
根尖软化
解离过度
漂洗
过长包括伸长区,无细胞分裂
漂洗是为洗去多余的盐酸,因此要保证足够的时间;不漂洗也会影响染色。
九、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二步:装片的制作
九、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制片
——
染色液:0.01 g/mL或0.02 g/mL的 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时间:3~5 min
目的:使 着色
染色
甲紫
染色体
①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
③并用手指轻轻按压。
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方法:
目的:
请思考实验中有哪些操作可以保证细胞相互分散开?
①解离要充分;②用镊子弄碎;③压片。
实验结果
间期
后期
末期
中期
前期
结果分析
1、什么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为什么?
间期细胞最多,因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最长
2、能观察到某个细胞的连续变化么?为什么?
不能。细胞已经在解离时被杀死
第三步:显微观察
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九、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例.如图为“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片的制作步骤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持续观察同一细胞能看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C.细胞周期中,细胞依次经过b→e→a→c→d时期
D.c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均是a细胞的两倍
C
当堂检测
例.某同学根据图一总结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如图二:
①A~B是____期的变化。存在C状态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期和____期。
②A有___条染色体、___个DNA分子、无染色单体。B有___条染色体、___个DNA
分子、___条染色单体。
③C中的3是________,1、2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1、2每条染色单体上各有
___个DNA分子,1和2组成的4有___条染色体。



1
1
1
2
2
着丝粒
互为姐妹染色单体
1
1
当堂检测
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二、图三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2)请填写图三中下列标号对应的名称:[2]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_ 。(3)图二细胞处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的比值为__________。(4)图一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应在图一中BC段的细胞图是_____________。
(6)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
星射线
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8:8:0
DNA的复制

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图四
图三、四
图三、四
(1)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分裂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无细胞壁、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课后作业:
平行班:1、完成《课时练》P163 【实战演练】1-7题
2、以动物细胞为例,画出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有丝分裂图像
加强班:1、完成《课时练》P163 【实战演练】1-7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