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清朗行动”剑指网络暴力1月25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网络暴力、散布谣言等行为成为重点整治对象。网络暴力行为受害者可以以诽谤罪、侮辱罪等向法院提起诉讼,情节严重者还可以按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次“清朗行动”无疑是进一步亮明了有关部门的态度:网络暴力也必然违规违法,网络暴力行为必须担责。网暴者和散布网络谣言者要负法律责任与“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是否相违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3.2依法行使权利可视门铃侵权被判令拆除你如何看待在自家装可视门铃?对于我们正确行使权利有着怎样的启示?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行使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何人不得利用结社自由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安全的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探究与分享:新课讲授暑假里,小云一家报名参加了某知名旅行社的旅游线路,并与旅行社签订了《团队出境旅游合同》。可是就在行程开始的前8天,小云的爷爷突然生病住院了! 于是小云爸爸前往旅行社要求调整团期或者解除旅游合同,却被告知:如果执意要解除合同,就要全额承担团费损失!但是小云爸爸看到自己与旅行团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在行程开始前30日以内提出解除合同的,出境社按照相关约定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案例分析小云爸爸当场就怒骂工作人员,双方还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被闻讯赶来的警察带走,矛盾才暂时平息。爸爸回家后,小云对他说:“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维权的方式错了!”新课讲授笔记22.遵守正当程序有何意义?P44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公民有哪些维护权利的方式呢?新课讲授①和 解特点:快速、简便。含义: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适用: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依据: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法律,通过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和解解决的。小云爸爸找到旅行社负责人,依据合同内容和相关法律据理力争。维权之路—调解旅行社负责人态度强硬,一再坚持说:消费者一旦报名,就不能退,不能改,否则承担全部后果。双方协商不成,小云爸爸来到当地“旅游监察支队”申请调解。在旅游监察支队工作人员的调解下,旅行社为小云爸爸办理了解约和退款。新课讲授调解失败---其实,如果双方自愿的话,可以申请仲裁。但看到爱奇艺接连拒绝,王女士随后将爱奇艺起诉至法庭。双方自愿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出现纠纷调解无效灵活性快捷性保密性国际性仲裁的特点(1)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选定仲裁员、地点、语言、时间,和诉讼相比,仲裁程序较为灵活。(2)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3)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4)仲裁裁决可以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笔记区7.诉讼的含义、实施方法和方式?(1)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2)实施方法: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3)方式:①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②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③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民告官”)【典例】(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午休期间,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小刚还在大声地唱歌,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唱歌是 我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对此,你的看法是( )A.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使自由和权利即可C.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ABC:依据教材知识,自由是相对的,受限制的,自由的行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故ABC说法错误;D:依据教材知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题文中小刚有唱歌的权利和自由,但不能影响他人休息,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典例】(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此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针对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老师会告诉我们( )①提高警惕,增强信息保护能力 ②自觉守法,不侵犯他人隐私③远离网络,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④遇到侵害,要善用法律维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我保护、隐私权、依法维权。①②④:针对青少年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老师会告诉我们高警惕,增强信息保护能力,自觉守法,不侵犯他人隐私,遇到侵害,要善用法律维权,①②④正确;③:要合理利用网络,不能远离网络,③错误;故本题选B。【典例】(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果在交友网站上认识的人拉你进行投资,骗了你10万,你应该( )A.气愤地将该男子的QQ号、手机号码全部删除B.非常着急,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该男子,见面打架要回钱财C.报警,并提供详细联系方式、微信号、投资平台APP等信息D.无所谓,钱乃身外之物,没了还可以再赚C【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维权。C:在交友网站上认识的人拉你进行投资,骗了你10万,自己的财产权受到侵害,应赶快报警,并提供详细联系方式、微信号、投资平台APP等信息,来依法维权,C说法正确;AB:做法不能很好的维权,还可能使自己的行为违法,说法错误;D:错误,缺乏维权意识;故本题选C。【典例】(2021·湖北天门·中考真题)H村村民于2016年经镇政府协调,将承包地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整体流转给本市一企业从事小龙虾养殖。合同规定,企业于每年春节前将本年度流转款支付给农民。2020年底,企业以受疫情影响亏损为由,只按每亩400元的价格支付当年土地流转费。下列各项所列村民维护自己权益的程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与企业协商,不成→请镇政府调解,不成→请市政府仲裁,不成→上诉至法院B.与企业协商,不成→请镇政府调解,不成→请仲裁机构仲裁,不成→上诉至法院C.与镇政府协商,不成→请企业调解,不成→请仲裁机构仲裁,不成→上诉至市政府D.与镇政府协商,不成→请市政府调解,不成→请仲裁机构仲裁,不成→上诉至法院B【典例】(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月31日,南宁市青秀区江北大道两名男子违规燃放烟花,青秀区派出所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给予二人行政处罚。这案例启示我们( )①权利的实现是履行义务的前提②实现自由不能触碰法律红线③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④违法行为必然受到行政处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②③:题干中南宁市青秀区江北大道两名男子违规燃放烟花,青秀区派出所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给予二人行政处罚。这案例启示我们实现自由不能触碰法律红线,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故②③正确;①:错误,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④:错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处罚;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