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5课《包粽子》课程导入材料与工具准备包粽子基本步骤演示多种口味粽子制作技巧煮制与保存方法指导课程总结与拓展活动建议目 录01课程导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粽子是端午节期间的传统食品,具有象征意义和美食价值。端午节与粽子的关系密切,包粽子已成为节日的重要习俗之一。端午节与粽子文化简介包粽子需要选用优质糯米和馅料,采用传统包裹方法。包粽子的技艺传承至今,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学习包粽子技艺有助于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劳动技能和审美情趣。包粽子传统技艺及其意义010204本次课程目标与要求了解端午节与粽子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粽子的制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劳动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注意安全卫生和环保节能,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0302材料与工具准备箬叶、芦苇叶等是常见的粽子叶材料,具有清香和韧性。粽子叶种类选择颜色翠绿、叶片完整、无虫蛀和霉变的粽子叶;购买时注意闻其气味,应有清香而无异味。选购技巧粽子叶种类及选购技巧选用优质糯米,提前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胀,提高粽子口感。根据个人口味准备红枣、豆沙、咸蛋黄、五花肉等馅料,以及食用油、盐、酱油等调味料。糯米及其他辅料准备其他辅料糯米工具选择包粽子需要准备粽子针、剪刀、棉线等工具,以便更好地完成包粽子的过程。使用方法粽子针用于穿线,将棉线穿过粽子针的针眼,然后利用粽子针将棉线穿过粽子,固定形状;剪刀用于修剪多余的粽子叶和棉线。工具选择与使用方法03包粽子基本步骤演示采摘新鲜粽子叶清洗粽子叶剪去粽子叶硬梗煮烫粽子叶清洗并处理粽子叶01020304选择无病虫害、叶片完整的粽子叶。将粽子叶放入清水中浸泡,用刷子轻轻刷洗叶片两面,去除泥沙和杂质。将清洗干净的粽子叶硬梗部分剪去,以便包裹时更加贴合。将处理好的粽子叶放入沸水中煮烫,增加其韧性和柔软度,同时起到消毒作用。糯米浸泡沥干水分调味处理备用糯米浸泡与调味处理将糯米清洗干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数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向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盐、糖、酱油等调味料,搅拌均匀。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以便后续调味和包裹。将调味好的糯米放置在一旁备用,等待包裹粽子。将处理好的粽子叶按照一定方式折叠成漏斗状,注意底部要紧密无缝隙。折叠粽子叶填充糯米包裹粽子捆扎粽子将调味好的糯米填充到粽子叶中,用勺子压实,确保糯米紧实无空隙。将粽子叶上部翻折下来,盖住糯米,用手捏紧粽子两侧,形成三角形或长条形的粽子。用细绳或稻草将包裹好的粽子捆扎起来,确保粽子不会散开,同时方便后续蒸煮。基本包裹方法演示04多种口味粽子制作技巧优质糯米是制作甜味粽子的基础,应选用颗粒饱满、口感软糯的糯米。选择糯米糯米需要提前浸泡,以便在蒸煮过程中更易熟透;浸泡后需沥干水分,避免粽子过湿。浸泡与沥干根据个人口味,可在糯米中加入红枣、豆沙、莲蓉等甜味馅料,增加口感和营养价值。添加甜味料将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粽叶中,注意包裹紧实,避免漏米;蒸煮时间要足够,确保粽子熟透。包裹与蒸煮甜味粽子制作要点咸味粽子可选用普通糯米或加入部分杂粮,同时准备五花肉、咸蛋黄、香菇等配料。选择糯米与配料将糯米和配料包裹在粽叶中,注意配料的搭配和分布;蒸煮时间根据粽子大小而定,确保熟透。包裹与蒸煮五花肉需提前腌制,增加香味;部分配料如香菇需炒制,提升口感。腌制与炒制咸味粽子可搭配酱油、辣椒酱等调味品食用,增加口感层次。调味与食用01030204咸味粽子制作要点01020304尝试新馅料除了传统馅料外,可以尝试使用芝士、巧克力、果酱等新馅料制作创新口味粽子。融合地方特色结合地方特色食材和调味料,制作出具有地域风味的创新粽子。分享制作经验在尝试创新口味粽子的过程中,可以分享制作经验和心得,促进交流和学习。鼓励创意发挥制作创新口味粽子时,应鼓励创意发挥和个性化表达,让每个人都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粽子。创新口味尝试与分享05煮制与保存方法指导根据粽子的大小和材质,煮制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用普通锅煮粽子需要较长时间,而高压锅则可以大大缩短煮制时间。具体煮制时间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煮制时间在煮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初期可用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煮制。避免火候过大导致粽子煮散或煮破。火候调整煮制时间掌握及火候调整冷藏保存如需延长保存时间,可将粽子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时应将粽子装入保鲜袋或密封容器中,以防串味和变质。常温保存粽子在常温下保存时,应选择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同时,要注意防虫防鼠。冷冻保存长时间保存粽子时,可以考虑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前应将粽子包裹严实,以防水分流失和口感变差。解冻时应缓慢解冻,避免粽子表面破裂。保存方法介绍食用安全注意事项加热食用无论是常温、冷藏还是冷冻保存的粽子,食用前都应彻底加热,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保证食品安全。检查粽子在食用前,应检查粽子的外观和气味,如有异常应及时丢弃,避免食用变质粽子导致食物中毒。适量食用粽子虽然美味,但不宜过量食用。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血糖升高等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更应注意适量食用。06课程总结与拓展活动建议粽子的历史文化背景湘教版粽子制作材料和工具粽子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粽子口感和品质调整技巧01020304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学生制作的粽子成品照片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评价标准:外形、口感、卫生、创意等教师点评和建议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增进家庭亲子关系,传承传统文化活动目的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准备材料活动准备比赛规则讲解,家庭制作粽子,评选和颁奖活动流程分享家庭制作粽子的经验和感受,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动延伸拓展活动:家庭包粽子大赛THANKS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