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42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42 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宪法目录
国家性质
总纲
政治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机构
国旗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根本制度
根本任务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第三单元
第二单元
国歌
国徽
首都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国家主席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公民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复习旧知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受教育权
监督权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其他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文化权利
物质帮助权
劳动权
财产权
3.1公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隐私权)
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定人群权利
预习新课:翻阅教材,建构框架,补充完整
第三课 第一框
—“90后”代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华章贡献青春力量!


总议题: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议学环节1:政治权利篇
议学环节2:人身自由篇
议学环节3: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篇
从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农人”,到登上世界技能大赛舞台的产业工人,到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任子威……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不少“90后”代表,他们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华章贡献青春力量。
“90后代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华章贡献青春力量!



1.90后代表们能被选举为人大代表体现了他们拥有哪一项政治权利?
2.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能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吗?
拥有这一权利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3.拥有这一权利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1.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p35
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知识应用
1
十五六岁的初中生
2
建筑工人
3
不识字的老爷爷
4
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判断他们是否
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0后代表”任子威称人生字典里没有躺平
有部分网友觉得躺平并非坏事,
也有网友跟帖支持任子威的说法..
议一议:网友可以跟帖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行使了什么权利?这一权利有何意义?
1.政治权利:(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p35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重要性:公民享有这些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拓展:自由有边界、自由不等于绝对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每年两会召开时
人民网都会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大型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友可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小程序、“人民网+”客户端等渠道,为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议一议:
1.建言献策体现了我国公民拥有什么权利?
“监督权—建议权”
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注意些什么?
3.行使监督权对于公民和国家机关有何好处?
1.政治权利:(3)监督权 p36
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
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1批评权
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有权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见。
2建议权
3申诉权
批评权
监督权
建议权
申诉权
控告权
检举权
4控告权
5检举权
建议权则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控告权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提出指控,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
检举权则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
名词释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
政治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本框小结
条件
重要性
内容
重要性
内容
重要性
2.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p36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圆满落幕,为冰迷献上了精彩的视觉盛宴,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瞩目。但是林孝埈在比赛中与刘少昂相撞后受伤,却引发了冰迷们的激烈讨论,部分运动员及教练受到攻击和诋毁。
随后武大靖、任子威、刘少昂、刘少林、范可新等多位短道速滑名将集体发文,呼吁大家共同抵制网络暴力,一起为国家队助威, 共同营造健康的短道速滑文化。
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集体发声拒绝网暴



1.网暴侵犯了运动员们的什么权利?
2.除了人格尊严方面,公民在人身自由方面还有哪些权利?
“人格尊严—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隐私权等。”
议学提示: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住宅不受侵犯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总述:3.人身自由 P37
①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②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③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人身自由—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P37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非法拘禁
非法逮捕
非法搜身
3.人身自由—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P38
①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②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③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包括公民享有的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荣誉权、
隐私权等。
如侮辱诽谤
如参加比赛得了冠军,主办方颁发了奖杯
如物业公司在微信群公布业主的姓名、出生年月和住址等
如未经艺人的许可,使用艺人的肖像进行广告营销
如未经自己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自己姓名及身份信息
3.人身自由—③住宅不受侵犯 P38
①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②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人身自由—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P38
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人身自由
本框小结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隐私权)
任子威,1997年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家庭,本科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04年,年仅7岁的任子威对短道速滑就展露了天分,坚持18年刻苦训练,终于磨砺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奥运冠军、全国人大代表。获奖后,其父母收到了无数的祝福和赞誉,他们不改淳朴本色,继续安安稳稳做着本职工作,不想让孩子感觉自己“游手好闲”,只会享清福。
在事业上坚持拼搏,在生活中任子威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读书、旅行、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除了日常训练,我还尝试了很多之前没有尝试过的东西,比如去流浪狗收容所帮助小动物,后来到了国家队有了工资,不再花家里钱之后,我就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一点去帮助那些小动物。”
90后青年代表—任子威的成长经历



1.任子威用自己的工资帮助小动物体现了
他享有 权。
2.任子威父母上班体现了他们享有 权。
3.国家队为任子威购买社保体现了他享
有 权。
4.任子威能够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现了他享有 权。
5.任子威业余爱好是看书,这体现书籍创作者享有 权利。
财产
劳动
物质帮助
受教育
文化
4.社会经济权利—①财产权 P39
①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②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③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内容 含义 表现(以房屋为例)
占有权 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拥有自己的房屋产权。
使用权 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 购买的房屋用于居住、开超市等。
收益权 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出租自己的房屋获得租金。
处分权 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 把房屋卖掉或者赠与他人。
4.社会经济权利—②劳动权 P39
①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①平等就业的权利。  
②选择职业的权利。  
③取得劳动薪酬的权利。
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⑤休息的权利。  
⑥获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⑦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⑧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⑨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
4.社会经济权利—③物质帮助权 P39
①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保障措施:为了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5.文化教育权利—①受教育权 P40
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5.文化教育权利—②文化权利 P41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6.其他权利 P41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本框小结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物质帮助权
劳动权
财产权
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定人群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受教育权
监督权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其他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文化权利
物质帮助权
劳动权
财产权
3.1公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隐私权)
社会经济
文化教育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定人群权利
思维导图
随堂练习
1.(2023山东潍坊中考)人民网推出的“两会来了,我托领导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已连续推出13年。在2022年,活动与“领导留言板”全新栏目《人民建议》深度结合,累计收到群众有效留言65万件。开展这一活动(  )①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②激发了公民的参与意识和热情③扩大了政府的权力和职责④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累计收到群众有效留言65万件,这说明开展这一活动激发了公民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可见,②④符合题意。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排除①。政府的权力和职责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排除③。故选C。
C
随堂练习
2.(2023甘肃金昌中考)为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甘肃省各市州人民政府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布公告,公开受理人民群众对各部门各单位和公职人员工作作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各市州人民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  )
A.监督权   B.平等权   
C.选举权   D.劳动权
答案 A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C、D三项与材料不符。公开受理人民群众对各部门各单位和公职人员工作作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说明各市州人民政府这样做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故选A。
A
随堂练习
3.(2023甘肃武威中考)20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财产权   B.劳动权   
C.姓名权   D.名誉权
答案 A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C、D三项与材料不符。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这说明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故选A。
A
随堂练习
4.(2023山西太原小店区期末)下面漫画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公民的经济权利受法律保护
D.公民的文化权利不受侵犯
B
答案 B 漫画一中的行为侵犯他人的名誉权;漫画二中的行为侵犯他人的肖像权;漫画三、四中的行为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这说明漫画体现的共同主题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故选B。
随堂练习
5.(2023山西灵石期中)县融媒体中心在二十大宣讲走基层活动中,准备采写一组公民畅享文化权利的新闻。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素材,其中符合本次新闻主题的是(  )
A.王村村民民主选举村委会委员
B.赵村深入开展卫生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C.原东村举办村民夜校,进行村民书法绘画展
D.大李村发展温室木耳栽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答案 C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可见,“原东村举办村民夜校,进行村民书法绘画展”体现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权利,符合本次新闻主题。故选C。
C
随堂练习
6.(2023河南滑县期中)小治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出了一份资料卡片,请你一起观察与思考。
资料卡片: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形式向各部门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纸质书信:一般政府部门都会设置意见箱等,可以直接将手写的书信投入意见箱。
▲政府网站:一般政府官方网站上都有“政民互动”这个模块,进入后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反馈意见。
▲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可以在政府官方微博账号或微信公众号留言。
▲政府论坛:在政府的论坛中发帖提出意见,帖子尽量言简意赅。
▲政府组织的意见征集会议、座谈会:政府发布新政策文件时一般都会进行意见征集或座谈,此时可以就文件提出意见。
▲电话建议:拨打政府相关部门的电话,告知意见。
▲面见:去政府相关机构将意见告知相关人员。
(1)小治同学整理的这份资料卡片和公民的哪项权利有关?
此项权利的内容有哪些?(2)公民在行使这项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监督权。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应该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