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 1911年前,中国与列强共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一、“梦的酝酿” —— (革命背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失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由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感到失望。图一:时局图图二:洋人的朝廷革命指导思想:确立革命纲领:革命党人为革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思想的传播:邹容的《革命军》革命政党的成立:1905年,同盟会三民主义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阶级基础)革命力量的壮大: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导火线)1、2段 使得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举行起义。背景: 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后又出卖给列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概况:①兴起:清政府出卖路权的行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各地纷纷兴起“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保路运动。
②发展:四川民众在同盟会会员的组织下,成立同志军,发动武装斗争。影响:一声枪响震九州
——武昌起义二、“梦的实现” —— (革命过程)时间:地点:经过:
结果:
影响: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占领楚望台→猛攻湖广总督→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和汉阳取得胜利全国十几个省
宣告独立武昌起义爆发的条件活动:结合地图,结合上一节课的内容,同桌一起,归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
革命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有利时机二、武昌起义(1911.10.10)1.原因武装起义的兴起①必然性:②可能性:③偶然性:清朝改革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列强:加紧对华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四川保路运动2.结果①成立湖北军政府军政训政宪政丧权辱国(列强政治代言人)九角十八星旗:喻指九州、关内十八省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敢叫日月换新天
——民国建立2.中华民国建立时间:
临时大总统:
地点: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 京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三、中华民国的成立1.成立临时政府:1912.元旦颁布《临时约法》首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三权分立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性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革命道路是美国式的;政体选择是法国式的。以民权否定君权以法治取代人治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共和制《临时约法》意义实质:扩大内阁议会权力以限制总统使之成为虚位总统材料: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文中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读一读 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 民国建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辫子没了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汹涌而来,清政府甘愿退出历史舞台吗?它是如何应对的?
南北议和辛亥革命爆发后停泊在长江上的外国军舰增多 辛亥革命爆发后外国水兵在汉口租界构筑工事 三、“梦的成败”——(革命结果)……我认为, 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德驻华公使哈豪森这些材料说明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 袁世凯(1859—1916) 河南项城人。
1899年9月,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宠信,1899年升山东巡抚,残酷镇压山东义和团。
1901年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3年任练兵会办大臣,扩张权势,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1909年由于同满洲亲贵之间权力之争日趋激化, 遭到排挤,被摄政王罢免。
武昌起义爆发后,被帝国主义选中为取代清政府的新的代理人。
1911年11月,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清政府实权。
…………根据材料,分析袁世凯将会采取何种行动? 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的退让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 清:逼宫退位对革命派:迫孙中
山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积极影响局限性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没有彻底解放人们的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