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八大菜系,分析八大菜系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2.知道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世界遗产,为保护世界遗产建言献策。3.重点:了解丰富多彩的文化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学法指导】1.学习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应组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2.自然环境对各地民俗与文化的差异有重大影响,学习时应联系相关的自然地理知识。3.识记世界遗产应注意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域范围。【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民俗文化 1.不同地区的 、 导致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饮食文化也受其影响。 2.我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 、 、 、 、 、 、 、 等“八大菜系”。 3.李明来到成都的亲戚家,晚餐时,他发现餐桌上的菜基本上都是辣的。这种饮食文化与当地哪种自然环境特征关系密切 ( )A.资源丰富,是我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商品粮基地B.盆地内光照少,气候潮湿,辛辣食品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C.长江流经该省区,水量大,水系发达D.地势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4.水乡周庄传统的运输工具是木船,这主要是因为当地 。 知识点二 旅游文化 1.我国世界遗产众多,其中布达拉宫位于 ,敦煌莫高窟位于 ,平遥古城位于 。(均填省级行政区域名称) 2.下列世界遗产不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 )A.大足石刻B.龙门石窟C.三江并流D.北京故宫3.下列世界遗产位于江西省的是 ( )A.泰山B.黄山C.武当山D.庐山【答案】知识点一1.地形 气候2.鲁 川 粤 闽 苏 浙 湘 徽3.B4.降水多知识点二1.西藏自治区 甘肃省 山西省2.C 3.D【合作探究】 1.北京大学附中的苗苗利用暑期陪父母去西藏旅游。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苗苗一家遇到的问题。 (1)临行前,苗苗的父亲准备了以下物品:①遮阳伞;②中国旅游交通图;③氧气袋;④墨镜;⑤钱;⑥防晒霜;⑦羽绒服。你认为哪一种物品是多余的 (2)苗苗在西藏旅游时发现,典型藏族人的着装特点是上、下午将藏袍的右袖脱下,围在腰间,晚上则又穿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苗苗一家在藏民家中就餐时,品尝了独特、美味的高原特有农作物青稞酿制的美酒。藏族同胞说,西藏虽然气温低,但这里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却较高。苗苗当场为父母解答了困惑。假设你是苗苗,你会怎样解释 (4)在拉萨,苗苗一家可以看到的世界遗产是 ( )A.丽江古城 B.颐和园C.布达拉宫 D.莫高窟2.阅读课本P96“知识之窗”文字和图4.41“中国部分世界遗产分布图”,填写下表。遗产名称 遗产性质 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文化遗产黄山 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自然遗产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文化遗产庐山风景名胜区 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 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 递、宏村 文化遗产【答案】1.(1)⑦羽绒服。(2)西藏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3)西藏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农作物生产。(4)C2.陕西省 甘肃省 安徽省 湖南省 四川省 山东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山西省 山西省 安徽省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