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导入新课第三课 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认识到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认同宪法。法治观念: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同时也要积极同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健全人格:懂得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以及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学难点:人身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监督权政治权利人身自由其他权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文化权利物质帮助权劳动权财产权公民基本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隐私权)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特定人群权利自主预习板块1.政治权利政 治 权 利说说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合作探究一:孟杰的叔叔参加了新一届人大代表的选举。孟杰好奇地问叔叔准备投谁的票。叔叔认真地说:“那这可要慎重了,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一定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孟杰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我也会认真投下我的一票!”思考:孟杰的叔叔要去投票选举人大代表,说明他有什么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政治权利以下人群中哪些人能够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说明理由。外国人少数民族小学生农民工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合作探究二:晚饭时,孟杰一家人在讨论:妈妈:“近年来,我国反日、反韩情绪高涨啊!”爸爸:“是啊,激发了好多声势浩大的游行,还有打砸抢烧!”孟杰:“那这也太不理性了啊!”思考:在理性爱国的基础上,你认为上街游行可取吗?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重要性:公民享有这些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拓展:自由有边界、自由不等于绝对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政治自由政治权利集会游行示威要按照怎样的法定的程序进行呢?集会游行示威的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法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应当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及起止时间、地点、路线等事项进行;在集会游行示威过程中,不得进行犯罪活动;等等。只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去做,才能确保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顺利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节选 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知识拓展没有不受限制的自由!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二日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注意下列不需要申请:国家举行或者根据国家决定举行的庆祝、纪念等活动;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依照法律、组织章程举行的集会。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合作探究三:监督权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政治权利知识拓展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3)投诉和检举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合作探究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层表露反腐决心。地方对腐败违纪案件反应速度加快。许多网友通过发帖等形式举报涉嫌贪污官员,其中奢侈品等牵出的腐败案件尤其引人注目。网友发帖检举说明在行使什么政治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扭曲事实。板块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合作探究五:最近,孟杰身边发生了几件稀奇事:1.附近有居民反映总是丢东西,最后终于抓住了小偷,并把该小偷绑在树上,身上还挂着“我是小偷”的牌子示众。2.孟杰到楼下超市买东西,付完钱出超市门时,感应器响了,超市工作人员要求对孟杰进行搜身。人身自由受到侵犯人格尊严受到侵犯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思考:在以上的事件中,他们受到了哪些伤害?①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②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③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人 身 自 由 权请你来判断:以下情形属于侵犯人身自由吗?安检酒驾被拘传染病隔离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侵权表现:非法搜身、非法逮捕、非法拘禁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侵权表现: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①内容: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人 身 自 由 权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依法许可程序人身自由 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无住宅不受 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要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并遵循正当的程序,持搜查证、逮捕证等。通信自由 和通信秘密 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下列图片中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侵犯了人身自由侵犯人格尊严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侵犯住宅板块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具体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社会经济权利14. 财产权的重要性、宪法规定、内容1) 财产的重要性(为什么维护财产权):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其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3)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取收益和进行处分。知识拓展我买了一台电脑,把它放在书房里。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房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我把电脑卖给别人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分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举例:图片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注意: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社会经济权利15. 劳动权的含义、宪法规定、重要性(1)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3)重要性:①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②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社会经济权利16. 物质帮助权的内容和保障措施(1)内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 措施: 为了保障公民享受这些权利,国家发展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社会文化教育权利20. 受教育权的含义、原因、保障措施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②重要性(原因):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③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等。注意: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社会文化教育权利21. 文化权利的内容、国家政策?国家为什么要鼓励和支持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政策: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原因:激发公民进行科学文化研究的热情,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最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17.其 他 权 利:课堂小结1.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策划《“两会”调查》《我给“两会”捎句话》等互动栏目,网友们通过多个网络平台留言参与,积极建言献策。人民网策划这些栏目( )A.能够保障人民直接管理国家B.能解决网友提出的所有问题C.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D.能有效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C习题巩固2.2023年7月31日至8月1日,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合肥召开。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①是关爱和扶助弱势群体的表现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物质帮助权③是对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的维护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途径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A2. 以下事件对应公民基本权利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强强围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话题,发表感言——行使政治权利 ②爸爸让就读初中的女儿辍学打理自家的商店——侵害了女儿的平等权 ③八年级同学小金制作视频宣传家乡传统美食——行使文化权利④某旅游博主踩踏烈士陵墓碑底座并摆拍——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权、荣誉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公民基本权利课件.pptx 人身自由权.mp4 公民政治权利.mp4 宪法与我们的一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