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2 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共29张PPT) 第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2 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共29张PPT) 第2课时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2课时
肾单位结构
温故知新
肾单位结构
肾脏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单位结构
肾小球
肾小囊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动脉
血液的流动方向
肾静脉
血液
尿
毛细血管
肾小管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毛细血管
出球小动脉
毛细血管
肾静脉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代谢废物(尿素)
思考:哪些是大分子物质?哪些是小分子
大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一、尿的形成
主要成分 血浆中 (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
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资料分析
肾小球、肾小囊的结构特点
有利于血浆中的
小分子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
毛细血管球,管壁非常薄
肾单位结构
肾小球
肾小囊
壁很薄,内层紧贴着肾小球
肾小球和肾小囊的作用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肾小囊
肾小球
血液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180升)。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肾小囊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原尿
血液
肾小球
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单位结构
血液
原尿
(肾小囊)
滤过作用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血细胞、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血液
尿
主要成分 血浆中 (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
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原尿
资料分析
肾小管结构特点
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细长而弯曲的管道,周围缠绕大量的毛细血管
有利于重新吸收流经肾小管的物质
肾单位结构
肾单位结构
肾小管
肾小管的作用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原尿
尿液
毛细血管
血液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肾小管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了尿液(1.5升)。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原尿
血液
肾小管
毛细血管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尿液
180升
1.5升
≈10桶
想一想
肾单位结构
原尿
血液
尿
尿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瓶
主要成分 血浆中 (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分。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
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资料分析
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单位结构
血液
原尿
(肾小囊中)
过滤作用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血细胞、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血液
尿
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等
某肾炎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请分析此人肾脏的哪个部分最可能发生了病变。
可能是肾脏的肾小球发生病变。
想一想
血液透析
1
2
3
腹膜透析
肾移植
尿毒症的治疗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尿液的排出
视频来源于粤教翔云
1.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为什么?
排尿受大脑支配
膀胱可以储存尿液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人体排尿有什么意义呢?
想一想
从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流出的液体分别是什么?
肾单位结构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从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和尿液。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2课时)(答疑)
流出肾脏的血液: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氧、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的含量有什么变化?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甲 + - -
乙 + + -
丙 + + +
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到下表(“+”表示有,“-”表示无),如何判断甲、乙、丙表示的物质?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甲 + - -
乙 + + -
丙 + + +
肾单位结构
血液
原尿
血细胞、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
血液
尿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等
甲是大分子蛋白质,乙是葡萄糖,丙可能是水、无机盐或尿素。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甲 + - -
乙 + + -
丙 + + +
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到下表(“+”表示有,“-”表示无),如何判断甲、乙、丙表示的物质?
巩固练习
1.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 )
A.无机盐
B.大分子蛋白质
C.葡萄糖
D.尿素
B
巩固练习
2.正常情况下,不应检测出葡萄糖的部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输尿管
D
巩固练习
4.20世纪中期,科研人员制成了第一个人工肾脏,首次以机器代替人体的重要器官。病人的血液流过机内一个槽,内有一个用胶膜包着木框制成的过滤器的水槽。血液内有毒物质能透过胶膜渗滤过去,血细胞和蛋白质则不能通过。这台机器可暂时代替人体肾脏的功能,让损坏的肾脏逐渐康复,能为病人长期进行定时血液透析治疗。
(1)肾脏的主要功能是 。
(2)材料中的胶膜相当于肾单位的 。
(3)材料中的人工肾,只模拟了尿液形成过程的 ,不能实现 。
形成尿液
肾小球
过滤作用
重吸收作用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