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共29张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共29张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
人教版(2019)生物学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3节 DNA的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练习与应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果蝇DNA的电镜照片
DNA是以什么方式复制的?
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第一步
01
一、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1)半保留复制
(2)全保留复制
(3)弥散复制
(分散复制)
沃森、克里克:DNA复制时,DNA双链螺旋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解开的2条单链分别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新合成的DNA分子都保留了原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以两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DNA子链,子代DNA中母链重新结合,两条子链彼此结合成另一个子代DNA分子。
亲代DNA将断裂成长度约10bp的短片段;然后以这些亲本片段为模板,合成同样长短的新的DNA片段,最后再将这些新旧短片段混合连接形成完整的DNA链。
科学探究第二步
作出假说:
半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分散复制/弥散复制
+
+
+
DNA复制以DNA双链为模板,子代DNA的双链都是新合成的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两条链的一部分片段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学生活动:DNA复制方式的探索
DNA复制方式的探索
DNA是肉眼看不可见的,如何直观地区别母链和子链呢?
(提示:可选用化学方法)
如果选择同位素进行标记?
问题1
问题2
DNA复制方式的探索
用什么方法可以将不同N原子标记的DNA区分开?
问题3
15N和14N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5N/15N
15N/14N
14N/14N
轻带
中带
重带
密度梯度离心
如果将亲代DNA用15N标记,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再对子代的DNA进行离心,结果会怎样分布?
问题4
演绎推理:
科学探究第三步
2、实验技术: 同位素标记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1、实验者: 梅塞尔森、斯塔尔
3、实验过程:
(1)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得到DNA被15N标 记的大肠杆菌。
(2)将大肠杆菌转移至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时刻收集 大肠杆菌,提取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DNA的位置。
实验验证:
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科学探究第四步
15N/15N-DNA
15N/14N-DNA
15N/14N-DNA
15N/14N-DNA
14N/14N-DNA
14N/14N-DNA
如果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第一代会出现的结果是
第二代会出现的结果是
提取DNA,离心
密度


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
细胞分裂1次
提取DNA,离心
提取DNA,离心
15N/15N-DNA
细胞再分裂1次
15N/14N-DNA
15N/14N-DNA
14N/14N-DNA
实验结果和预期的一致,说明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
大肠杆菌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
作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2.推测可能的复制方式
3.推理几种复制模式下得到子一代、子二代DNA的可能情况,预测可能实验结果
5.结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1.DNA是如何复制的
提出问题
半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分散复制
假说——演绎法
4.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1958年美国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的大肠杆菌培养实验
得出结论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DNA复制方式的探索
若每一代用解旋酶处理后,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会如何?
拓展1
DNA复制方式的探索
复制n代后的条带情况
拓展2
标记对象:(1个含15N的亲代DNA放在不含15N的培养液复制n次) 含15N 含14N 只含15N
只含14N
2n个子代DNA分子
2n+1条脱氧核苷酸链
2
2n-2
2n
0
2
2n+1-2
DNA复制的相关计算
02
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1.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
真核细胞: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和叶绿体
原核细胞:拟核区(主要),质粒;
病毒:宿主细胞中(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3.场所:
DNA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的过程
能量
解旋
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
双螺旋结构
DNA中氢键可由解旋酶催化断裂,同时需要ATP供能
作用位点:磷酸二酯键
作用:连接两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的过程
5.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 (2)半保留复制(3)多起点复制
6.意义:
将____________从亲代传给子代,
保持了____________的连续性。
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
7.DNA精准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
03
三、练习与应用
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DNA单链,可以通过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等,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区。不能互补的区域则会形成环。常作为鉴定不同物种间亲缘关系远近的证据。
杂合双链区的比例越大,则亲缘关系越近
分析甲乙丙三种生物的亲缘关系
科学 技术 社会
1.已知果蝇的基因组大小为1.8×108bp(bp 表示碱基对),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 - 100bp/s。下图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请你推测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的原因。
说明果蝇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可同时从不同起点开始DNA的复制,由此加快DNA复制的速率,为细胞分裂做好物质准备。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2.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腺嘌呤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7/8
C.第4次复制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20个
D.复制共产生16个DNA分子
解析:
A.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始终存在于子代的两个DNA分子中,因此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该DNA分子是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的,新形成的子链均含有14N,故所有DNA分子都含14N;
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60个,则胞嘧啶有40个,第4次复制需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4-1×40=320(个);
D.1个DNA分子经过4次复制,共产生DNA分子数=24=16(个)。
B
巩固练习
3. 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什么?
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带有标记。
课堂小结
1.尝试写出本节的概念关系图或知识网络图;
2.针对性训练练习册相应内容。
课后作业
感谢聆听,
敬请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