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元提升(一)1.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别(1)谈到矛盾律的时候,我们必须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区别开来。我们承认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客观矛盾,同时要致力于在思维中正确反映这种矛盾,但这种“矛盾”是指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而不是形式逻辑所讲的“自相矛盾”,决不可把这两个“矛盾”概念混为一谈。(2)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根本区别是:包含逻辑矛盾的判断即自相矛盾的判断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既断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同时又断定事物不具有该属性;而辩证矛盾判断的是事物同时具有两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属性。2.违反排中律的错误(1)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是“两不可”。排中律要求保持思想自身的明确性。一个思想如果被认为既不真又不假,就会令人难以理解、不知所云。(2)对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作选择、不表态,不违反排中律。因为排中律仅仅要求对两个不可同假的命题不能都否定,并没有要求确定其中哪个真哪个假。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还无法断定孰真孰假,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不愿意表态(如在会议上对某提案进行表决时,出于某种考虑,既不投赞成票,也不投反对票,而表示弃权),不违反排中律。3.底线思维:是一种思维技巧,拥有这种技巧的思想者会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能够提供继续前进时所必须的那份坦然。4.语言、思维和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之间的关系中间的圆圈代表认识主体。科学思维的研究对象是思维,思维反映客观实在,同时思维又通过语言来表达,研究思维离不开研究语言,但又要时刻注意语言与思维的区别。要注意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不同语句可以表达同一判断;更要注意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同一语句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判断。而在同一语境中一个语词必须表达同一个概念,一个语句必须表达同一个判断,这是科学思维的一个起码要求。始终注意分清认识三角形所表明的层次区分,是保持思维的科学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运用科学思维,推进乡村振兴热点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运用战略思维把握全局。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重大战略,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利益关系复杂,②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坚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运用辩证思维找准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知识链接信息点①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共同特征信息点②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信息点③ 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创新演练1.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重大战略,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利益关系复杂,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坚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对战略思维认识正确的是( )①战略驾驭全局,战略思维决定着预期目的能否实现②战略思维是科学的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③战略思维能帮助我们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预见历史发展趋势④进行战略思维,内在支撑是战略自信,在道路立场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动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近年来,我国先后组织开展了五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共有28个省份、89个地市、442个县整建制开展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这说明科学思维( )①是我们处理新问题的客观依据②有利于正确认识国情、世情③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④有助于我们避免曲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东新泰市岳家庄乡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针对本地土地资源状况,提出了“一产壮链、二产补链、三产延链”发展思路,旨在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该乡根据地形、土壤、水源等基础条件,合理规划布局,发展不同种植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在辉德、良义、聂家庄、张家村、岳家庄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村,做好土豆、花生等传统农作物提质增效文章。在角山、马头、北邱、西堂峪等村,发展甜红子山楂、新泰苹果、蟠桃等特色林果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了集体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知识,说明该乡发展思路的正确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元提升(一)创新演练1.D [战略思维属于意识范畴,不能决定预期目的能否实现,①错误。战略思维未必是科学的思维,并且战略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②错误。]2.C [客观实际是处理新问题的依据,①错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这说明科学思维有利于正确认识国情、世情,有利于我们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②③符合题意。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避免曲折”说法错误,④错误。]3.(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可用“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替代)。该地立足实际,根据土地资源情况的不同,发展不同的种植业,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可用“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规律,并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替代)。该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可用“科学思维能够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替代)。该地立足实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促进三产融合,提高了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