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章 物态变化【考情聚焦】考试 命题 年份 重要考点 分值 题型 热度2014~2023 温度及其测量、物态变化辨析 1.5~7 选择题、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及图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的方式课标 要求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回归教材】教材链接 人教:八年级第三章P46~P67 教科:八上第五章P89~P110 北师大:八上第一章P8~P35知识清单考点1 温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的 叫作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0 ℃, 的温度规定为100 ℃。 【答案】考点1:1.(1)冷热程度 (2)冰水混合物 沸水考点2 温度的测量1.工具: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体温枪、电子温度计。2.液体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的原理: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 (1)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①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 ③选:选用合适的温度计。④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 和 。 ⑤读: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⑥记: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与其他所有物理量的测量相同) (2)体温计的使用①使用前,需要拿着体温计上部用力向下甩,把 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答案】考点2:2.热胀冷缩(1)②分度值 ④容器壁 容器底 ⑥数值 单位(2)①水银柱考点3 六种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初态 末态 吸、放热 右侧对应实例归类 常考实例熔化 固态 ① 态 吸热 ② A.制作冰棒 B.冰雪消融 C.雪的形成 D.雾的消散 E.霜的形成 F.露的形成 G.冰花的形成 H.雾凇现象 I.“白气”的形成 J.樟脑丸变小 K.雾的形成 L.教室洒水降温 M.汽油挥发 N.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 O.用久的灯丝变细 P.碘变为碘蒸气 Q.额头上擦拭酒精降温凝固 ③ 态 固态 ④ 热 ⑤汽化 液态 气态 吸热 ⑥液化 ⑦ 态 液态 ⑧ 热 ⑨升华 固态 ⑩ 态 吸热凝华 气态 固态 热 【答案】考点3:①液 ②B ③液 ④放 ⑤A ⑥DLMQ ⑦气 ⑧放 ⑨FIK ⑩气 JNOP 放 CEGH考点4 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对比物态变化 晶体 非晶体熔化 熔点 有 无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 吸收热量图像特点 熔化前(AB段),温度升高,为① 态(含B点);熔化过程(BC段),温度② ,为③ 态(B、C点除外),此温度为熔点;熔化后(CD段),温度升高,为④ 态(含C点)。整个过程持续⑤ 热量 整个过程持续⑥ 热量,温度不断⑦凝固 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放出热量 放出热量图像特点 凝固前(DC段),温度降低,为⑧ 态(含C点);凝固过程(CB段),温度⑨ ,为固液共存态(B、C点除外),此温度为凝固点;凝固后(BA段),温度降低,为固态(含B点) 整个过程持续⑩ 热量,温度不断【答案】考点4:①固 ②不变 ③固液共存 ④液 ⑤吸收⑥吸收 ⑦升高 ⑧液 ⑨不变 ⑩放出 降低考点5 蒸发和沸腾对比蒸发 沸腾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 同 点 发生条件 ① 下都能发生 达到② ,继续吸热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影响 因素 (1)液体的③ 。 (2)液体的④ 。 (3)液体上表面的⑤ 吸热快慢温度变化 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答案】考点5:①任何温度②沸点 ③温度 ④表面积 ⑤空气流速教材深挖1.如图所示,人刚从游泳池中出来时,感觉特别冷,这是因为 。如果有风吹来会感觉更冷,这是因为 。 2.如图所示,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形成花纹(也叫窗花)是因为水蒸气的 ,发生该现象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RJ教材八上P47“想想做做”变式)如图,这是自制温度计,当把瓶放入热水中时,细管中的水柱高度将会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若用双手用力挤压玻璃瓶,会看到细管中液面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JKB教材八上P105“家庭实验室”改编)如图,这是小聪制作的一个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上面的水盆渗透到下面的水盆中,毛巾上的水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箱内的温度降低,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将毛巾铺开的目的是 。 【答案】1.水蒸发吸热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2.凝华 放出3.升高 换用内径更细的玻璃管 升高4.汽化(蒸发) 热传递 加快水的蒸发核心突破物态变化的辨析及吸、放热判断方法归纳物态变化辨析图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过程,气态→液态→固态是放热过程。例题 雪变成冰挂的过程中涉及两种物态变化,下列生活现象中,与雪变成冰挂过程中的吸、放热顺序不同的是 ( )A.烧水时,壶水沸腾后,在壶嘴处形成一片“白气”B.冬天清晨薄雾蒙蒙,在太阳升起后雾气逐渐消散C.蜡烛燃烧时,会流下“眼泪”,“眼泪”在流动过程中会变为蜡块D.没喝完水的塑料瓶放在太阳下晒一会儿,瓶子内壁出现小水珠思维破冰 雪变成冰挂的过程中涉及两种物态变化是 和 ,这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热和 热现象。 变式训练变设问 夏天,把冰棒从冰柜拿出来,它的周围会冒“白气”,如图所示。“白气”的成因与下列谚语中加点的字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水缸出汗,不用挑担B.下雪不冷,化雪冷C.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变素材 (多选)如图所示,这是某物质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之间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C.丙为液态,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D.乙为液态,由甲到乙是熔化过程变题型 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 后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 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答案】例 B 思维破冰熔化 凝固 吸 放变设问 A变素材 BC变题型 压缩体积 液化 汽化【实验探究】实验导航 实验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停表、水、中心有孔的纸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按图安装器材,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时间/min 0 1 2 3 4 5温度/℃【实验结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实验母题串考点图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在组装器材时,应该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 (2)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 (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 (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 。 (4)实验过程中,第2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全部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 90 93 98 100 102 102 102☆分析与论证(5)由表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6)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评估(7)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 (8)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9)图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由下到上 (2)缩短 (3)变大 (4)96 (5)大于(6)不变 (7)液化 (8)错误 (9)水的质量不同【真题精粹】命题点1 温度的估测(10年10考)1.(多选)(真题组合)下列关于温度的估测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参加800 m比赛后体温约为45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20 ℃C.河北省12月的平均气温约为25 ℃D.绿色蔬菜保存的适宜温度约为5 ℃E.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6.7 ℃F.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4 ℃G.夏天白洋淀的平均水温约为2 ℃H.夏季使用空调时教室内的温度约为26 ℃命题点2 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10年7考)2.(河北真题组合)下列物质组合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 )A.石蜡、冰、石墨B.玻璃、铁、水银C.海波、铝、冰D.松香、沥青、铜命题点3 物态变化的辨析及吸、放热判断(10年9考)3.(2022·河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4.(多选)(2021·河北)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雾凇在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5.(2020·河北)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汽化和升华B.液化和凝华C.凝固和凝华D.升华和熔化【答案】1.DEH 2.C 3.C 4.ACD 5.B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