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n11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迎春叶细胞内某细胞器含有下表所示的三种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化合物磷脂蛋白质核酸元素组成①②③B道头水解产物甘油、脂肪酸等④核苷酸A.元素组成中①②③均是C、H、0、N、P、SB.蛋白质、核酸高温变性后降温都能缓慢复性C.④可代表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D.该细胞器一定是叶绿体,其内部有许多基粒2.mPTP是小鼠线粒体膜上的一种通道蛋白,持续开放时线粒体膨胀,外膜断裂,促凋亡因子释放。一定量的促调亡因子释放后:ATP充足,细胞会走向调亡:ATP耗竭,细胞会走向坏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製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一种程序性死亡,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B.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mPTP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与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物质通过D.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通过线粒体降解后再利用,可以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3.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冠状病毒引起的炎性肺病。冠状病毒表面的$蛋白是其重要的标志蛋白,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引发病毒进入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S蛋白作为抗原,可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和处理 ②S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识别和结合具有特异性③机体对病毒的清除主要依赖免疫监视功能④冠状病毒疫苗可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理综适应性测试第1页(共14页)⑤糖皮质激素可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A.①②⑤B.①3④C.②3⑤D.①④⑤4.湿地修复需要考虑水生植物的污染物净化能力,也要考虑这些植物的生态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湿地修复需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B.植物种群研究的核心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C.湿地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D.湿地修复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5.DNA甲基化修饰常通过抑制基因的转录对表型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吸烟会使人的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运动会使人的骨骼肌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降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吸烟以及运动所引起的DNA甲基化水平改变都能够遗传给后代B.一些生活习惯能够影响细胞内基因表达与否以及表达水平的高低C.表观遗传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进而影响基因表达和表型D.转录是通过D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6.虾青素是一种抗氧化能力很强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癌、增强免疫的效果。红法夫酵母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虾青素普遍采用的一种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开始前常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B.发酵完成后可考虑使用有机溶剂对虾青素进行分离和提纯C.转基因技术可帮助构建更加高产的工程菌用于虾青素合成D.发酵工程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以及单细胞蛋白7.中国科学家在用C0,合成淀粉的基础上,又合成了葡萄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分子空间结构呈直线形B.葡萄糖、果糖、脱氧核糖均属于单糖C.淀粉和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化学式,属于同分异构体D.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氧化反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8.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透光性好,可制成飞机和车辆的风挡、光学仪器等,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发生如下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GIH2(=G001COOCIA.甲基丙烯酸甲酯可由酸和醇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C.甲基丙烯酸甲酯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7:1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元素的电负性为O>H>C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理综适应性测试第2页(共14页)】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1.C2.D3.A4.C5.B6.A7.C8.C9.A10.B11.B12.D13.C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D15.D16.C17.A18.C19.AD20.ABD21.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共174分(说明:物理部分为第22-26题,共62分:化学部分为第27-30题,共58分:生物部分为第31-35题共54分)22.(6分)(1)左(1分)20(2分)1.5(1分)(2)大于(2分)23.(12分)(1)C(1分)F(1分)(2)如图所示(3分)(3)R=1300-1×102p(3分)(4)200(2分)1.1×105(2分)它三三时24.(10分)(1)设碰撞后蓝壶运动的时间为t根据三角形相似可知:1·2-.0=,解得1=5s(2分)》(2)由题意可知,红壶碰前的速度为1=1.0ms,碰后的速度为',=0.2ms设碰后蓝壶的速度为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m',+m2(2分)解得2=0.8m,s(1分)碰撞后蓝壶运动的加速度a=_0-2--0.81=5m2=-0.16m82(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ma(1分)可得蓝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4=0.016(1分)(3)碰撞过程中两冰壶损失的机械能为4E=2m(时-月-)=2×20x(1P-0.2-0.8)1=3.21(2分)25.(14分)理综适应性测试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1)线框M、N均在磁场区域运动时,每个线框内电流大小均为兴(1分)当M、N靠在一起的边均进入磁场时,水平推力达到最大,其大小为F=2Bl(1分)2B2'0联立解得最大水平推力FmR(1分)(2)(i)以线框M的右边框刚进人磁场为计时起点,把线框N向右运动的过程分为0~1、l~21、2l~3!三个阶段,线框N相应的末速度依次记为,、2和0在第一阶段,M、N一起减速,时间为线框M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中B2(1分)E感应电流=(1分)由动量定理有-BL,l·【,=2mw,-2m。(1分)联立可得R=2m(to,)①(1分)》在第二阶段,由于M、N同时处于磁场中,二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电流总是相同,受力也相同,因此仍一起减速,同理可得2BR=2m("1-2)②(1分)在第三阶段,M已经离开磁场,而N还在磁场中做减速运动,因此M、N分开,N最后恰好离开磁场,对B2P线框N同理可得R=m,③(1分)2联立①②③式可得2=5o,,=22(1分)则线框M完全离开酸场时的速度,与初速度,的比值华=号(1分)5()线框M、N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分别为Q.=×2m(d-i)+m(-)(1分1Q=m(时-+1分)1联立解得15(1分)Q826.(20分)(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B=2L(2分)解得E=2gL(1分)(2)当粒子从P点飞出时,设粒子在磁分析器中的运动半径为R,理综适应性测试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理综试题.pdf 理综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