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复习课件(27 张ppt)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复习课件(27 张ppt)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七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2022年新课标解读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的基本内容。
3.掌握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4.引导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律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参与到法治社会建设进程。
单元主线
学习法律知识
法治进程
法律特征作用
了解
领会
理解
法治思想
尊崇法律
依法办事
自觉
学会
1.生活需要法律
2.法律保障生活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1.法律为我们护航
2.我们与法律同行
知识结构
我们身边
我们的生活之中
相伴一生
统治阶级共同
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调整社会关系
判断是非曲直
处理矛盾和纠纷
依法治国
法律至上
服从法律
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
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最主要特征
全体社会成员
规范
保护
未满十八周岁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家庭
社会
网络
政府
认可
崇尚
遵守
服从
树立法治意识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与生活的关系)(P85-P86)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②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P87)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P87)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知识点一:法律在我们身边
1.法律——我国法律
法律本质
我国法律本质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易错点拨
5、法治的重要性?(P87-P88)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6、★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地位(P88相关链接)
(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地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3)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
知识点一:法律在我们身边
7、★法律的特征?(P91-P92)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法律的作用?(P92-P93)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述)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规范作用)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
知识点一:法律在我们身边
(1)必要性(未成年人自身角度):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
(2)重要性(人类社会角度):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知识点二 特殊保护
重点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
重点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重点3: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司法保护:
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学校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实施的专门保护。
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
司法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
2.六大保护区分
类 型 主 体 要 求 地 位 判断方法
①家庭保护
②学校保护
③社会保护
④网络保护
⑤政府保护
⑥司法保护
父母、其他监护人
学校等教育机构
社会组织
网络平台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国家司法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发展
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予以保护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依法履行职责
1.看主体;看保护内容。
2.司法保护主要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在办理与未成年人有关案件时的保护。
4.公安机关承担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侦察任务时才有可能是司法保护,其他一般是政府保护。
基 础
重要作用
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
全方位保护
主体责任
重要保障
易错点拨
知识点三:法治
1、什么是法治意识?(P101)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101)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知识点四:依法办事
9、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2)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10、★怎样学会依法办事?(P102-P103)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重点1: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考点一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重点2: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③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这体现了(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真题链接
解析: C: 依据教材知识,在全国人大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故C说法正确。
2.(202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上述行动表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只针对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C.法律主要依靠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解析: D: 材料中,我国严惩腐败,这表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说法正确
真题链接
(1)必要性(未成年人自身角度):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
(2)重要性(人类社会角度):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考点二 特殊保护
重点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019.25(3)]
(2)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
重点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重点3: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司法保护:
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学校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实施的专门保护。
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
司法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
1、如何依法办事
(1)树立法治意识。
(2)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考点三 依法办事
链接九上2、 公民如何践行“法安天下”:
①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守法
②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
③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2023年贵州省黔西南州)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撑起了“保护伞”,国家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是因为未成年人( )
①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②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③所处社会环境复杂,无自我保护意识
④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解析: ③: 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③错误
真题链接
2. 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对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作出部署。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政府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网络保护
【详解】A:根据题文,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对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作出部署。教育部是政府的下属行政机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故A说法正确;BCD:家庭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在题文中均未涉及,故B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中考真题
3.(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2023年1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督促重点平台全面排查短视频、社交、网络游戏等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集中整治诱导未成年人,吸烟饮酒、破解防沉迷系统等问题,对相关短视频创作者加强教育引导,提醒其注重内容导向。这一专项行动的开展(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②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③体现了我国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
④有利于规范网络参与者的行为,杜绝网络犯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A
核心观点必备
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推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
4.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最主要特征。
5.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7.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核心观点必备
8.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
9、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10.公民如何践行“法安天下”:
①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守法
②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
③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