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下科学 3.2 阳光的组成考点梳理1.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知识点的认识】(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3)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的直线传播不仅是在均匀介质,而且必须是同种介质。可以简称为光的直线传播,而不能为光沿直线传播。(4)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就不是直线传播了。【命题方向】一般命题从光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光在一种介质中传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解题方法点拨】解题时要注意光传播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同一均匀介质”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仅是“同一介质”不能保证光沿直线传播。例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2.光的色散【知识点的认识】在光学中,对于不同的波长,介质的折射率n(λ)也不同光通过三棱镜后,因色散让白光形成可见光谱,这令白光在折射时,不同颜色的光线分开,这种现象就称为光的色散.即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白光散开后单色光从上到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种颜色.【命题方向】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光的色散属于什么现象﹣﹣﹣﹣﹣光的折射.小知识点都是命题关键.【解题方法点拨】理解定义,知道白光色散后光的顺序.3.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知识点的认识】一、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比如红色玻璃,只有红色光能通过他,其他色光都被他吸收掉了.所以显示红色.特殊情况:如果某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则没有颜色,为透明,比如水.不透明 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比如紫色的木板,只能反射紫色光,其他色光都被木板吸收掉了.特殊:如果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显示白色.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那就不再有光反射入人眼,所以显示为黑色.二、颜料3原色:红,黄,蓝.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命题方向】一般直接考查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是什么,或者考查光、颜料的生活应用题,而光的颜色是考试重点.例如: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D)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解题方法点拨】抓住光的三原色和颜料3原色知识点中的说明特点既可以解题.4.物体的颜色【知识点的认识】(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它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就呈什么颜色.(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比如红光照在黑色的物体上应该呈现黑色.【命题方向】中考时一般以填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小知识点.例如:练习:一名演员穿着红色上衣,白色裙子在台上表演,若二束蓝色的光束照在她身上,在台下的观众看到的该演员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是这种颜色 答案:上衣黑色裙子蓝色【解题方法点拨】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实质上决定于物质的结构,不同的物质结构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解题时抓住以下两点:(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5.红外线【知识点的认识】在光谱中波长自760nm至400μm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000μm 之间.【命题方向】红外线的应用是命题方向,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例如应用:生活中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口,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解题方法点拨】利用物理性质解题:1.有热效应2.穿透云雾的能力强3.治疗作用.6.紫外线【知识点的认识】定义:来自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它由紫外光谱区的三个不同波段组成,从短波的紫外线C到长波的紫外线A.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后产生的.【命题方向】中考主要从应用考查:方面紫外线应用方面如下:化学:涂料固化,颜料固化,光刻生物学:紫外线灭菌法,促进植物生长,诱杀蚊虫仪器分析:矿石,药物,食品分析应用:人体保健照射,诱杀害虫,油烟氧化,光触酶(二氧化钛)【解题方法点拨】掌握紫外线的应用(命题方向中的例子).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光电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科学家们对光电效应的深入研究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的作用.).7.小孔成像【知识点认识】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所形成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放大、缩小或等大都有可能。2、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命题方向】例: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D.若保持小孔和内筒的位置不变,向左平移蜡烛,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8.光速【知识点认识】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每秒3×105千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真快稍小一点,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的3/4,在玻璃种传播速度比在水中传播速度更小。【命题方向】例:光通过玻璃进入屋子的过程中,速度将( )A.变小 B.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七下科学 3.2 阳光的组成 浙江各地期中真题一.光的色散(共5小题)1.(2023春 义乌市期中)“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图中圆模拟小水珠)形成彩虹光路示意图,a、b为两种单色光。图中彩虹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光现象有(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以上都有2.(2023春 江干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的单色光颜色为(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黑色3.(2023春 苍南县期中)下面所做的探究活动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A 探究活动: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彩色光带。结论: 太阳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 探究活动: 让太阳光透过红色透明塑料薄膜,照到白纸上,在白纸上看到红色。结论: 红色透明塑料薄膜反射了红光。C 探究活动: 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会上升。结论: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D 探究活动: 手影游戏。结论: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4.(2023春 嵊州市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的外侧,温度计液柱会上升5.(2023春 瑞安市期中)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为彩虹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彩虹的形成作出解释。二.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共1小题)6.(2023春 绍兴期中)奥运五环颜色从左到右依次如图所示,分别代表欧洲(蓝)、亚洲(黄)、非洲(黑)、澳洲(绿)、美洲(红)。将绿光依次照射到奥运五环上,呈绿色的是( )A.欧洲环 B.亚洲环 C.澳洲环 D.美洲环三.物体的颜色(共17小题)7.(2023春 海曙区期中)黑色表面的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那么,炎热的夏天在太阳下和在屋子里,应该( )A.穿深色的衣服比较凉快B.穿白色的衣服比较凉快C.太阳下穿白色衣服,屋子里穿深色衣服比较凉快D.穿任何颜色的衣服都一样凉快8.(2023春 海曙区期中)戴蓝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蓝色是因为( )A.白纸发射来的光通过眼镜,被眼镜染上蓝色B.白纸只能反射蓝色的光C.蓝色眼镜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蓝色光D.蓝色眼镜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蓝色光9.(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把两只相同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一段相同的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将乙白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乙为L2。则( )A.L1<L2 B.L1=L2C.L1>L2 D.以上都有可能10.(2023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最近,杭州德寿宫的红墙火出了圈,不少杭城市民纷纷前去打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的墙面能吸收红光B.墙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像C.黑色瓦片反射所有颜色光D.树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11.(2023春 鹿城区校级期中)学校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眼镜如表所示。眼镜类型 眼镜功能变色眼镜 调节进入眼睛瞳孔的光线多少近视眼镜 矫正后看远处物体更清晰远视眼镜 矫正后看近处物体更清晰近视远视一体眼镜 矫正后看远处和近处物体都清晰当戴着变色眼镜从室内走到室外阳光下时,镜片颜色与透光能力变化合理的是( )A.颜色变浅,透光减弱 B.颜色变深,透光减弱C.颜色变浅,透光增强 D.颜色变深,透光增强12.(2023春 乐清市期中)学习透镜知识,学校项目化学习制作了一个校标1ogo投影灯,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焦距为f)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墙幕上。为使墙幕上的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颜色尽可能相同,则采用的光源应是( )A.绿光 B.红光 C.白光 D.黄光13.(2023春 鹿城区期中)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发现你看到的( )A.纸是蓝色的,字是黑色的 B.纸是蓝色的,字是红色的C.纸是蓝色的,字是蓝色的 D.纸是白色的,字是红色的14.(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人眼看到物体是白色,是因为( )A.没有光射到物体上 B.光被物体全部吸收C.光被物体全部反射 D.物体不能发光15.(2023春 瑞安市期中)满江红这种植物呈三角形,浮于水面。无花,有根茎叶分化。每个叶片分裂成上下重叠的两个裂片,上裂片为红褐色或绿色;下裂片沉没于水中,膜质,上面着生孢子囊果(内有孢子)。布满水面看上去一片红色,故名“满江红”。当满江红布满水面时,叶片的上裂片靠近水面,呈现红色,是因为( )A.吸收了红光B.反射了红光C.吸收所有色光D.既不吸收也不反射红光16.(2023春 海曙区校级期中)关于超市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光下的绿叶蔬菜看上去绿油油的,是因为蔬菜吸收了绿光B.打开紫外灯消毒,能看见淡蓝色的紫外线C.用带有红色滤色镜(红色玻璃)的照相机拍出某绿色商品的颜色为黑色D.多盏灯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几乎看不见人的影子,是因为光绕过了人体传播17.(2023春 慈溪市校级期中)夏日,为了安全起见,运输油的油罐应涂成( )A.红色 B.紫色 C.黑色 D.白色18.(2023春 越城区期中)建功中学初一某项目小组为学校制作了一个校标logo投影灯,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墙幕上。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为使墙幕上的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颜色尽可能相同。则采用的光源应是( )黄光 B.红光 C.绿光 D.白光19.(2023春 上虞区期中)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红花的玫瑰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黑叶红花;③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④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C.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D.③正确,①②④错误20.(2023春 义乌市校级期中)小敏根据教材活动,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色的光屏上。若将透明的绿色塑料薄膜蒙在纸板圆孔上,下列符合事实的是( )A.红光照射时,光屏上呈现红色光斑B.绿光照射时,光屏上呈现绿色光斑C.太阳光照射时,绿色塑料薄膜吸收绿光D.太阳光照射时,光屏上看到除绿色以外所有的光21.(2023春 长兴县期中)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徐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徐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22.(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表所示: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白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黑纸瓶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1)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上述结论,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应涂成 色的。(3)一般人们夏天穿浅色的衣服,为什么? 。23.(2023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蓝天丽日,白云悠悠,鲜花遍布草地,大自然用各种各样的颜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这些都与我们看到的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出的光有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音乐喷泉就是这样一种将光和音乐巧妙结合的艺术作品。一方面通过电脑采集音乐的声音频率特征,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控制水泵喷出水柱,形成喷泉;另一方面,让红、绿、蓝三种色灯照射到水柱上,通过电脑控制三种色灯亮暗让水柱变换颜色,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材料2】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在三棱镜的另一侧的白质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从上到下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其实与光的波长有关。在这些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在玻璃、空气中的穿透力最强,但是在水蒸气中分散性强,穿透力较差。紫光波长最短,在玻璃、空气中的穿透力比较差。黄光比较独特,刺激性很强,在水蒸气里穿透力强。(1)图甲为光的三原色示意图,某段时间喷泉一组色灯的红、绿、蓝色灯亮暗变化规律如图乙,图中第10~15秒喷泉的颜色是 。(2)许多警示用灯都会用到红灯。例如交通信号灯停止信号用的就是红灯。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可能的原因是 。(3)遇到大雨大雾等能见度比较差的天气时,行驶在路汽车会打开“双闪”灯,以警示前后车辆。结合材料,“双闪灯”应选用什么颜色的光较好?四.红外线(共3小题)24.(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治疗疾病时,在红外线照射下,人体组织的温度会升高B.电视机遥控使用时,我们看到的红色光线是红外线C.红外夜视仪可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D.现代遥感卫星利用红外线探测器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25.(2023春 鄞州区期中)4月初,为疫情防控,宁波市发布了相关通告,48小时内未完成核酸检测地人员将暂赋黄码。如图所示,这是一张甬行码示意图。(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图中的甬行码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它只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2)为防交叉感染,许多店面会在顾客进店前用测温枪进行体温监测,这是因为测温枪会吸收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的能量从而显示温度数值。26.(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书籍和棉被等久放在房间中容易长霉菌,为了除湿、杀菌,人们经常将它们放在太阳下晒。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产生兴趣。他们提出了“阳光中哪种辐射可以杀菌”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以下实验步骤:(1)查阅资料:知道阳光主要由红外线、 和紫外线组成。(2)提出假设:红外线也可能有杀菌功能。(3)实验并记录数据:光的种类 红外线 红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紫外线照光前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20照光时间 4h 4h 4h 4h 4h 4h 4h照光后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0(4)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阳光中具有杀死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是 。五.紫外线(共3小题)27.(2023春 江干区校级期中)关于红外线、紫外线应用的下列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不会上升,因为红外线是看不见的B.响尾蛇导弹是通过跟踪飞机、坦克等的发动机高温尾气辐射的紫外线进行有效攻击的C.照射适量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健康,但照射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D.紫外线能够杀菌,医院内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光,这淡紫色光其实就是紫外线28.(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他,光斑是光沿 (填“直线”或“非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走出森林公园,该同学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神奇的现象称为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用于杀菌,这种光是就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29.(2023春 路桥区期中)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下科学 3.2 阳光的组成考点梳理1.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知识点的认识】(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3)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的直线传播不仅是在均匀介质,而且必须是同种介质。可以简称为光的直线传播,而不能为光沿直线传播。(4)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就不是直线传播了。【命题方向】一般命题从光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光在一种介质中传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解题方法点拨】解题时要注意光传播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同一均匀介质”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仅是“同一介质”不能保证光沿直线传播。例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2.光的色散【知识点的认识】在光学中,对于不同的波长,介质的折射率n(λ)也不同光通过三棱镜后,因色散让白光形成可见光谱,这令白光在折射时,不同颜色的光线分开,这种现象就称为光的色散.即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白光散开后单色光从上到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种颜色.【命题方向】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光的色散属于什么现象﹣﹣﹣﹣﹣光的折射.小知识点都是命题关键.【解题方法点拨】理解定义,知道白光色散后光的顺序.3.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知识点的认识】一、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比如红色玻璃,只有红色光能通过他,其他色光都被他吸收掉了.所以显示红色.特殊情况:如果某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则没有颜色,为透明,比如水.不透明 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比如紫色的木板,只能反射紫色光,其他色光都被木板吸收掉了.特殊:如果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显示白色.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那就不再有光反射入人眼,所以显示为黑色.二、颜料3原色:红,黄,蓝.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命题方向】一般直接考查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是什么,或者考查光、颜料的生活应用题,而光的颜色是考试重点.例如: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D)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解题方法点拨】抓住光的三原色和颜料3原色知识点中的说明特点既可以解题.4.物体的颜色【知识点的认识】(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它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就呈什么颜色.(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比如红光照在黑色的物体上应该呈现黑色.【命题方向】中考时一般以填空、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小知识点.例如:练习:一名演员穿着红色上衣,白色裙子在台上表演,若二束蓝色的光束照在她身上,在台下的观众看到的该演员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为什么是这种颜色 答案:上衣黑色裙子蓝色【解题方法点拨】物体的颜色决定于它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实质上决定于物质的结构,不同的物质结构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不同.解题时抓住以下两点:(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5.红外线【知识点的认识】在光谱中波长自760nm至400μm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000μm 之间.【命题方向】红外线的应用是命题方向,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例如应用:生活中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口,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解题方法点拨】利用物理性质解题:1.有热效应2.穿透云雾的能力强3.治疗作用.6.紫外线【知识点的认识】定义:来自太阳辐射的一部分,它由紫外光谱区的三个不同波段组成,从短波的紫外线C到长波的紫外线A.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后产生的.【命题方向】中考主要从应用考查:方面紫外线应用方面如下:化学:涂料固化,颜料固化,光刻生物学:紫外线灭菌法,促进植物生长,诱杀蚊虫仪器分析:矿石,药物,食品分析应用:人体保健照射,诱杀害虫,油烟氧化,光触酶(二氧化钛)【解题方法点拨】掌握紫外线的应用(命题方向中的例子).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光电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科学家们对光电效应的深入研究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的作用.).7.小孔成像【知识点认识】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所形成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放大、缩小或等大都有可能。2、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命题方向】例: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D.若保持小孔和内筒的位置不变,向左平移蜡烛,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u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v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成像。解答: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错误;B、若内筒位置不变,只有当半透明膜与小孔之间的距离v大于小孔与烛焰之间的距离u时,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才是放大的,故B错误;C、在烛焰位置不变时,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与小孔之间的距离v变大,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大,故C正确;D、若保持小孔和内筒的位置不变,向左平移蜡烛,小孔与烛焰之间的距离u变大,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了解一些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及小孔成像特点即可解决,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解题方法点拨】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需要注意的时孔必须要小,所成的像为实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等大的,与物体、小孔和光屏三者的距离有关系。8.光速【知识点认识】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每秒3×105千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真快稍小一点,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的3/4,在玻璃种传播速度比在水中传播速度更小。【命题方向】例:光通过玻璃进入屋子的过程中,速度将( )A.变小 B.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空气中的小。解答:太阳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在太阳光透过玻璃射进屋的过程中,光先在玻璃中传播,后在空气中传播,传播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故选:C。点评:知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是本题的关键。【解题方法点拨】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传播快慢,其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需熟练记忆。七下科学 3.2 阳光的组成 浙江各地期中真题一.光的色散(共5小题)1.(2023春 义乌市期中)“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图中圆模拟小水珠)形成彩虹光路示意图,a、b为两种单色光。图中彩虹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光现象有(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以上都有【答案】D【解答】解:根据图片可知,太阳光斜射入空气中的小水珠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光线会在小水珠内部发生反射现象;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情况不同,所以会出现光的色散现象,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2.(2023春 江干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的单色光颜色为( )A.红色 B.绿色 C.紫色 D.黑色【答案】C【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因为三棱镜倒置,所以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故选:C。3.(2023春 苍南县期中)下面所做的探究活动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A 探究活动: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彩色光带。结论: 太阳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 探究活动: 让太阳光透过红色透明塑料薄膜,照到白纸上,在白纸上看到红色。结论: 红色透明塑料薄膜反射了红光。C 探究活动: 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会上升。结论: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D 探究活动: 手影游戏。结论: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结论与现象匹配,故A正确;B、透明物体可以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红色透明塑料薄膜能透过红光,结论与现象不匹配,故B错误;C、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应放在红光的外侧示数会升高,结论与现象匹配,故C正确;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手影游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结论与现象匹配,故D正确。故选:B。4.(2023春 嵊州市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的外侧,温度计液柱会上升【答案】D【解答】解:A、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故A错误;B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温度计放到这个地方,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故B错误、D正确;C、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底片放到这个地方,底片会感光,故C错误。故选:D。5.(2023春 瑞安市期中)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为彩虹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彩虹的形成作出解释。【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答:夏天,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经雨滴发生折射形成各种单色光,各种单色光经雨滴的反射和折射后以不同角度射出,高度不同导致经雨滴折射进入人眼的单色光不同,使人观察到彩虹。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二.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共1小题)6.(2023春 绍兴期中)奥运五环颜色从左到右依次如图所示,分别代表欧洲(蓝)、亚洲(黄)、非洲(黑)、澳洲(绿)、美洲(红)。将绿光依次照射到奥运五环上,呈绿色的是( )A.欧洲环 B.亚洲环 C.澳洲环 D.美洲环【答案】C【解答】解:绿光依次照射到奥运五环上,只有澳洲(绿)环能反射绿光,观众看到的是绿色;而绿光照在其他四种颜色的奥运环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是黑色,故C正确。故选:C。三.物体的颜色(共17小题)7.(2023春 海曙区期中)黑色表面的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那么,炎热的夏天在太阳下和在屋子里,应该( )A.穿深色的衣服比较凉快B.穿白色的衣服比较凉快C.太阳下穿白色衣服,屋子里穿深色衣服比较凉快D.穿任何颜色的衣服都一样凉快【答案】C【解答】解:白色衣服能反射各种色光,吸热本领小,夏天在太阳下面穿白色衣服能减少对太阳光的吸收,阳光下穿白色衣服比较凉快;黑色衣服能吸收各种色光,吸热本领强,夏天在屋内光照较弱,黑色衣服没有多少光线可吸收,而黑色衣服可以吸收人体产生的热量,并不断向外辐射热量,对人体起到降温的作用,所以夏天在屋子里穿黑色衣服比较凉快。综合分析可知:夏天太阳下穿白色衣服,屋子里穿深色衣服比较凉快。故选:C。8.(2023春 海曙区期中)戴蓝色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蓝色是因为( )A.白纸发射来的光通过眼镜,被眼镜染上蓝色B.白纸只能反射蓝色的光C.蓝色眼镜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蓝色光D.蓝色眼镜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蓝色光【答案】D【解答】解:太阳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太阳光照射白纸时,白纸反射太阳光的七种色光;当七种色光射向透明的蓝色眼镜片时,透明的蓝色眼镜片只让蓝光通过,其他的颜色被透明的蓝色眼镜片吸收,只有蓝光通过镜片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白纸变成蓝色,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9.(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把两只相同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一段相同的有色液柱,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将乙白色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为L1,乙为L2。则( )A.L1<L2 B.L1=L2C.L1>L2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C【解答】解:因为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当太阳光照射黑色一侧时,烧瓶内液体吸收的色光多,从阳光中获得的能量多,液体受热膨胀明显,所以甲中液柱移动的距离大于乙中液柱移动的距离,即L1>L2。故选:C。10.(2023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最近,杭州德寿宫的红墙火出了圈,不少杭城市民纷纷前去打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的墙面能吸收红光B.墙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像C.黑色瓦片反射所有颜色光D.树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答案】B【解答】解:A、红色的墙面能反射红光,故A错误;B、墙面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B正确;C、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光,故C错误;D、树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B。11.(2023春 鹿城区校级期中)学校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眼镜如表所示。眼镜类型 眼镜功能变色眼镜 调节进入眼睛瞳孔的光线多少近视眼镜 矫正后看远处物体更清晰远视眼镜 矫正后看近处物体更清晰近视远视一体眼镜 矫正后看远处和近处物体都清晰当戴着变色眼镜从室内走到室外阳光下时,镜片颜色与透光能力变化合理的是( )A.颜色变浅,透光减弱 B.颜色变深,透光减弱C.颜色变浅,透光增强 D.颜色变深,透光增强【答案】B【解答】解:变色眼镜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当戴着变色眼镜从室内走到室外阳光下时,镜片颜色与透光能力变化合理的是镜片颜色变深,透光减弱,故选B。故选:B。12.(2023春 乐清市期中)学习透镜知识,学校项目化学习制作了一个校标1ogo投影灯,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焦距为f)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墙幕上。为使墙幕上的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颜色尽可能相同,则采用的光源应是( )A.绿光 B.红光 C.白光 D.黄光【答案】C【解答】解:为使墙幕上的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颜色尽可能相同,说明墙幕反射所有的光,所以光源应为各种色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光源应为白色。故选:C。13.(2023春 鹿城区期中)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发现你看到的( )A.纸是蓝色的,字是黑色的 B.纸是蓝色的,字是红色的C.纸是蓝色的,字是蓝色的 D.纸是白色的,字是红色的【答案】A【解答】解:蓝色玻璃只能透过白纸反射的各种色光中的蓝光,所以纸是蓝色的;红字只能反射红光,红字反射的红光被蓝玻璃吸收,所以看到的字是黑色的。故选:A。14.(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人眼看到物体是白色,是因为( )A.没有光射到物体上 B.光被物体全部吸收C.光被物体全部反射 D.物体不能发光【答案】C【解答】解:人眼看到物体是白色,是因为光被物体全部反射。故选:C。15.(2023春 瑞安市期中)满江红这种植物呈三角形,浮于水面。无花,有根茎叶分化。每个叶片分裂成上下重叠的两个裂片,上裂片为红褐色或绿色;下裂片沉没于水中,膜质,上面着生孢子囊果(内有孢子)。布满水面看上去一片红色,故名“满江红”。当满江红布满水面时,叶片的上裂片靠近水面,呈现红色,是因为( )A.吸收了红光 B.反射了红光C.吸收所有色光 D.既不吸收也不反射红光【答案】B【解答】解:当满江红布满水面时,叶片的上裂片靠近水面,呈现红色是因为叶片的上裂片反射了红光,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6.(2023春 海曙区校级期中)关于超市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光下的绿叶蔬菜看上去绿油油的,是因为蔬菜吸收了绿光B.打开紫外灯消毒,能看见淡蓝色的紫外线C.用带有红色滤色镜(红色玻璃)的照相机拍出某绿色商品的颜色为黑色D.多盏灯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几乎看不见人的影子,是因为光绕过了人体传播【答案】C【解答】解:A、绿叶蔬菜是不透明物体,绿叶蔬菜只能反射绿光,其它色光都吸收了,故A错误;B、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看到紫外灯发出淡蓝色的光为普通的可见光,故B错误;C、用带有红色滤色镜(红色玻璃)的照相机拍出某绿色商品的颜色为黑色,故C正确;D、每一盏灯都照亮了其它灯下人的影子,所以多盏灯可以实现无影的效果,这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故选:C。17.(2023春 慈溪市校级期中)夏日,为了安全起见,运输油的油罐应涂成( )A.红色 B.紫色 C.黑色 D.白色【答案】D【解答】解:油罐需要避免温度升高引发爆炸造成危险,由于浅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较强,照在浅色油罐上的光,大部分被反射出去,即光携带的热量可以被反射出去,使油罐的温度不至于太高;黑色吸热是因为黑色吸收了所有可见光,它不反射任何可见光,所以它才比较热;白色反射所有的光,所以吸收的热量少,油罐的温度低。故选:D。18.(2023春 越城区期中)建功中学初一某项目小组为学校制作了一个校标logo投影灯,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墙幕上。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为使墙幕上的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颜色尽可能相同。则采用的光源应是( )A.黄光 B.红光 C.绿光 D.白光【答案】D【解答】解:为使墙幕上的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颜色尽可能相同,说明墙幕反射所有的光,所以光源应为各种色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光源应为白色。故选:D。19.(2023春 上虞区期中)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红花的玫瑰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黑叶红花;③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④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C.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D.③正确,①②④错误【答案】B【解答】解:(1)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故①错误;(2)玫瑰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红花只反射黄光,而红色玻璃只允许红光通过,所以玫瑰的绿叶红花所反射的绿光和红光照到红色玻璃上时,绿光不会通过红色玻璃,只有红光进入照相机,于是拍摄的照片是黑叶红花,故②正确。(3)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③正确。(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不是红、黄、蓝,故④错误。故选:B。20.(2023春 义乌市校级期中)小敏根据教材活动,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色的光屏上。若将透明的绿色塑料薄膜蒙在纸板圆孔上,下列符合事实的是( )A.红光照射时,光屏上呈现红色光斑B.绿光照射时,光屏上呈现绿色光斑C.太阳光照射时,绿色塑料薄膜吸收绿光D.太阳光照射时,光屏上看到除绿色以外所有的光【答案】B【解答】解:A、红光照射时,圆孔上蒙的绿色透明塑料薄膜无法透过红光,所以不能在光屏上看到红光,故A错误;B、绿光照射,圆孔上蒙的绿色透明塑料薄膜可以透过绿光,白色光屏也可以反射绿光,因此能在光屏上看到绿光,故B正确;C、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照射时,绿色塑料薄膜能透过绿光,而不是吸收绿光,故C错误;D、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照射时,绿色塑料薄膜只能透过绿光,光屏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故D错误。故选:B。21.(2023春 长兴县期中)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徐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徐选择的滤色镜的颜色(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答案】C【解答】解:A、滤色镜如果是无色的,所有色光都能通过,所以得到的照片是绿叶蓝花的郁金香,故A错误;B、滤色镜如果是绿色的,绿光能够通过,蓝光不能通过,所以得到的照片是绿叶黑花的郁金香,故B错误;C、滤色镜如果是红色的,绿光和蓝光都不能通过,所以得到的照片是黑叶黑花的郁金香,故C正确;D、滤色镜如果是蓝色的,绿光不能通过,蓝光能够通过,所以得到的照片是黑叶蓝花的郁金香,故D错误。故选:C。22.(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表所示: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白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黑纸瓶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1)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 。(2)根据上述结论,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应涂成 黑 色的。(3)一般人们夏天穿浅色的衣服,为什么? 浅色吸热本领弱,身体吸热少,人感到凉快 。【答案】(1)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2)黑;(3)浅色吸热本领弱,身体吸热少,人感到凉快。【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两瓶内水的质量m相同、初温t0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30min),黑纸包裹的牛奶瓶中水的温度t高,由Q吸=cm(t﹣t0)可知,黑纸包裹的牛奶瓶中水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得: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2)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太阳能热水器的内管是黑色的,这样有利于吸收太阳能。(3)浅色吸热本领弱,身体吸热少,人感到凉快。故答案为:(1)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强;(2)黑;(3)浅色吸热本领弱,身体吸热少,人感到凉快。23.(2023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蓝天丽日,白云悠悠,鲜花遍布草地,大自然用各种各样的颜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这些都与我们看到的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出的光有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音乐喷泉就是这样一种将光和音乐巧妙结合的艺术作品。一方面通过电脑采集音乐的声音频率特征,并将其转化为控制信号,控制水泵喷出水柱,形成喷泉;另一方面,让红、绿、蓝三种色灯照射到水柱上,通过电脑控制三种色灯亮暗让水柱变换颜色,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材料2】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在三棱镜的另一侧的白质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从上到下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其实与光的波长有关。在这些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在玻璃、空气中的穿透力最强,但是在水蒸气中分散性强,穿透力较差。紫光波长最短,在玻璃、空气中的穿透力比较差。黄光比较独特,刺激性很强,在水蒸气里穿透力强。(1)图甲为光的三原色示意图,某段时间喷泉一组色灯的红、绿、蓝色灯亮暗变化规律如图乙,图中第10~15秒喷泉的颜色是 黄色 。(2)许多警示用灯都会用到红灯。例如交通信号灯停止信号用的就是红灯。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可能的原因是 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 。(3)遇到大雨大雾等能见度比较差的天气时,行驶在路汽车会打开“双闪”灯,以警示前后车辆。结合材料,“双闪灯”应选用什么颜色的光较好?【答案】(1)黄色;(2)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3)选用黄颜色的光【解答】解:(1)图中第10~15秒,只有红灯和绿灯亮,由甲图可知此时喷泉的颜色是黄色;(2)三种色光比较,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所以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3)根据文中内容可知,黄光比较独特,刺激性很强,在水蒸气里穿透力强,所以“双闪灯”应选用黄颜色的光。故答案为:(1)黄色;(2)红光的穿透能力强、醒目;(3)选用黄颜色的光。四.红外线(共3小题)24.(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治疗疾病时,在红外线照射下,人体组织的温度会升高B.电视机遥控使用时,我们看到的红色光线是红外线C.红外夜视仪可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D.现代遥感卫星利用红外线探测器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答案】B【解答】解:A、治疗疾病时,在红外线照射下,人体组织温度会升高,故A正确;B、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故B错误;C、红外夜视仪可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达到夜晚观察目标的目的,故C正确;D、现代遥感卫星利用红外线探测器及时准确地发现大森林火场的位置及范围,故D正确。故选:B。25.(2023春 鄞州区期中)4月初,为疫情防控,宁波市发布了相关通告,48小时内未完成核酸检测地人员将暂赋黄码。如图所示,这是一张甬行码示意图。(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图中的甬行码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它只 反射 (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2)为防交叉感染,许多店面会在顾客进店前用测温枪进行体温监测,这是因为测温枪会吸收 红外线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的能量从而显示温度数值。【答案】(1)3×108;反射;(2)红外线。【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甬行码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它只反射绿光;(2)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故答案为:(1)3×108;反射;(2)红外线。26.(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书籍和棉被等久放在房间中容易长霉菌,为了除湿、杀菌,人们经常将它们放在太阳下晒。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产生兴趣。他们提出了“阳光中哪种辐射可以杀菌”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以下实验步骤:(1)查阅资料:知道阳光主要由红外线、 可见光 和紫外线组成。(2)提出假设:红外线也可能有杀菌功能。(3)实验并记录数据:光的种类 红外线 红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紫外线照光前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20照光时间 4h 4h 4h 4h 4h 4h 4h照光后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0(4)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是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的。阳光中具有杀死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是 紫外线 。【答案】(1)可见光;(2)错误;紫外线。【解答】解:(1)阳光由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组成;(2)由实验数据可知,用红外线照射4h后,细菌菌落数没有减少,可见红外线没有杀菌作用,所以假设是错误的;用紫外线照射4h,细菌菌落数变为零,可见阳光中具有杀死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是紫外线。故答案为:(1)可见光;(2)错误;紫外线。五.紫外线(共3小题)27.(2023春 江干区校级期中)关于红外线、紫外线应用的下列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不会上升,因为红外线是看不见的B.响尾蛇导弹是通过跟踪飞机、坦克等的发动机高温尾气辐射的紫外线进行有效攻击的C.照射适量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健康,但照射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D.紫外线能够杀菌,医院内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光,这淡紫色光其实就是紫外线【答案】C【解答】解:A.虽然红外线是看不见的,但是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故A 错误;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响尾蛇导弹是通过跟踪飞机、坦克等的发动机高温尾气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有效攻击的,故B错误;C.照射适量的紫外线,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有助于人体健康,但照射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故C正确;D.紫外线能够杀菌,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医院内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光,这淡紫色光是紫光,故D错误。故选:C。28.(2023春 北仑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他,光斑是光沿 沿直线传播 (填“直线”或“非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 倒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走出森林公园,该同学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神奇的现象称为光的 色散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用于杀菌,这种光是就是 紫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答案】沿直线传播;倒立;色散;紫外线【解答】解:(1)大树上的树叶很多,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像的形状和太阳一样,而且是倒立的实像;(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3)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用于杀菌,这种光是就是紫外线。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倒立;色散;紫外线。29.(2023春 路桥区期中)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荧光物质 发光。(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反射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2)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它在传播时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故答案为:(1)荧光物质;(2)反射;(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年华师大版七下科学浙江各地期中真题汇编 3.2 阳光的组成(原卷版).doc 2023-2024年华师大版七下科学浙江各地期中真题汇编 3.2 阳光的组成(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