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一、教材解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青春的邀约》的第二框内容。从本单元来看,也是对前一课《悄悄的变化》基础之上,更深入一步的学习。《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本节课包括三个目题,“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和“开发创造潜力”,重点从三方面介绍青春期的变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性,积极接纳自我、认识自我,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走出对思维独立性的片面认识: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学会正确的与周围人进行交往,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创造,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适应同学们积极适应社会,了解认识社会发展,逐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能通过青春期带来的思想独立、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力量感受青春期带来的变化,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更好的把握美好的青春。
二、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情感上,从对父母的依赖到逐渐开启独立的人生。思维上,高级推理能力逐步得到巩固。但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发育,社会化在青春期也快速发展。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各种媒体中出现的价值导向偏差,引来了更多的思维冲突,更严重的是价值虚无主义的流行,让青春期学生的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基于以上学情,本框题从思维发展角度呈现青春期的发展状态,用逐渐成熟的思维方式独立地、批判的思考,开始创造性的青春人生。让青春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让生命在青春中蓬勃生长。
三、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能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完善思维发展的空间。 健全人格:认识到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需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明确生活中面对一些观点需要保持批判精神以及如何进行批判,明确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与方法。 责任意识:树立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理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发展。 教学难点:运用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猜一猜:教师给出关键词,引导学生猜出科目三。 教师言语过渡,播放《科目三》舞蹈,引出话题:——探究“科目三”爆火出圈的成因与去向 导入学习主题,展示学习目标。 了解关键词,聆听问题,积极主动回答。 聆听教师言语过渡,观看视频,了解课堂聚焦热点话题。 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活跃课堂气氛,利用热点话题,提出讨论焦点,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揭示主题。
环节一:学会独立思考
教学内容:什么是独立思考?
预设过程(8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科目三来源,以及展示科目三火爆程度,并播放科目三在广西两会上的讨论视频,设问:“科目三”爆火出圈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科目三爆火原因,并设问:你会跳“科目三”吗?你对它的看法是什么? 热梗下的冷思考:出示最近出现的网络热梗,设问: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热梗,你对“玩梗”的态度是什么? 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总结基础知识点:什么是独立思考。 积极思考,阅读相关素材,举手回答问题。 根据教师引导,理解科目三爆火原因,并积极分享个人看法。 观看教师提供活素材,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理解基础知识点,辩证看待生理变化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 抓住学生对外界好奇的心理特点,把科目三的讨论从表面拉入深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深度思考的潜力,利用多个素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充实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步步为营的学生活动中自然生成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二:培养批判精神
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辩论会:出示两种关于科目三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选择观点进行辩论。 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总结基础知识点: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展示网友辣评,提示学生思考关于科目三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点拨基础知识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展示有关批判精神的经典句子,设问:读完这段话,你对发挥批判精神有什么启示? 总结学生回答,点拨基础知识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1.学生根据教师的出示材料,积极回答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理解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3.阅读网友辣评,根据教师引导,深度思考科目三现象的影响。 4.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分享个人见解。 5.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试”,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对自己的心理有更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集体中分享个人心得体会,寻求归属感与认同感,冷静思考相关解决方法,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三:开发创造潜力
教学内容:青少年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青少年如何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
预设过程(1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科目三去向的讨论,引发学生思考。 播放视频:春晚出圈节目《年锦》幕后故事。 出示《年锦》创作的意义,设问:《年锦》为何得以出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任务——选择我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思考怎样让它更加“出圈”? 组织学生展示,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总结基础知识点: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和要求。 出示教师寄语:希望你们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艰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邓颖超 阅读材料,领悟科目三价值走向,理解文化延续的必要性。 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思考《年锦》出圈的原因。 3.参与小组合作,完成小组任务。讨论规则: 组长组织、人人参加,3分钟内完成讨论;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代表发言;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5.认真聆听他人回答与教师点评,观看视频。 6.理解基础知识点,掌握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7.阅读教师寄语,明确自身责任。
设计意图: 通过对科目三去向的讨论,到今年出圈节目《年锦》的思考,充分对比两种文化创造,引导学生雅俗共赏,通俗、传统文化都有其意义,帮助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创造精神的重要与培养要求,进而提升对自身责任的觉醒,理解创造精神的价值。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八、作业设计 1.对于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我们正确的态度是A A.独立思考,具体分析,正确对待 B.别人的意见肯定有其道理,应完全接纳 C.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D.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2.我们思维的独特性体现在B ①不人云亦云  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目空一切,唯我独尊  ④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是思维批判性的表现之一。下列对思维的批判性说法正确的是D 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②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④敢于向权威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任何批判只要你掌握技巧,就一定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下列属于批判的技巧的是C 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②批判一种观点就是否定所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  ③批判要有一定的建设性  ④批判要表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21世纪的接班人,应该成为“刻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这表明D ①青少年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  ②青少年思维活跃,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③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时代青年 ④我们要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魔性
爆火
土味
有趣
广西
舞蹈
科目三
——探究“科目三”爆火出圈的成因与去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学习
目标
什么是独立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青少年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
青少年如何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
01学会独立思考
“科目三”来源
“科目三”的名字来源,一说是因为这种编舞来自于一场广西人的婚宴,而跳舞是广西人继唱山歌、嗦米粉之后的“科目三”,另一说法则是称这个舞蹈来自一个通过了机动车驾驶证科目三考核、在现场跳舞庆祝的素人。
作为一种野生舞蹈,科目三从县城开始破圈,以令人咋舌的强度,旁逸到各种场合里,从皇家芭蕾到国际拉丁,从剧院到舞蹈学院,世界几乎成了花手带领的巨大摇子。
思考:“科目三”爆火出圈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科目三”爆火原因
你会跳“科目三”吗?你对它的看法是什么?
舞蹈简单,场所不受限制。
土味视频打破常规审美视角。
年轻人情绪释放出口之一。
短视频平台的赋能
中华文化影响力扩大。
#南方小土豆
#窝囊废文学
#破大防
#遥遥领先
#显眼包
#尊嘟假嘟
#恐龙抗狼
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热梗,你对“玩梗”的态度是什么?
1.什么是独立思考?(P9)
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正确、合理的意见。
02培养批判精神
辩论
科目三爆火,
是创新之舞,
理应推广。
科目三爆火,
是低俗之秀,
理应禁止。
2.批判性思维的表现(P10)
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学贵有疑”,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科目三的走红,反射出大众对草根文化的包容和接纳,但自我表达不是自我放飞,通俗不等于低俗。
比如,有视频博主打着科目三的旗号搞擦边,有餐饮门店毫无边界感地大跳科目三,甚至强迫员工学习,引来反噬。
要让科目三等草根文化健康发展,创作者们应坚守正能量的底线;各网络平台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对于不良文化严格采取限流,甚至封禁等措施 。”
3.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作用(P11)
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不可以因为你不喜欢就说是人家不好,就说喜欢的人就比你低级!更不可以因为你不喜欢,就要把人家取缔了。”
读完这段话,你对发挥批判精神有什么启示?
关于批判
4.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要求(P11)
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03开发创造潜力
科目三的潮流终将褪去,如何创造出更多高质量文化作品值得我们深思。网络热梗的生命力是有限的,随着层出不穷的新梗,可以想见,科目三也将不断褪热。一些草根文化经历全球性热潮,即使形成了某种形式上的文化交流,但归根到底也是稍纵即逝的流星。
因此,通关“科目三”之余,更应真正分析背后的青年潮流文化、审美趣味,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高质量文化作品。
春晚出圈节目《年锦》幕后故事
春晚出圈节目《年锦》
九州春色,四方欢歌。春晚节目《年锦》呈现的不再是不拘形制的“古装戏服”而是规制正统的汉民族传统服饰。节目从数百纹样精选了20款进行复原织绣,呈现了汉唐宋明四朝共十六款汉服,“无一帧不美”,尽显中国女性的大气雍容与清新典雅。
2024年汉服首次正式“有名有姓”地登上央视春晚。这是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美,是汉服圈“同袍”们整整二十年的共同努力为,更是中华民族逐渐强大的文化自信。
《年锦》是如何得以出圈的?
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表达
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碰撞
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的融合
独特匠心与不懈追求的成就
小组合作
任务:
选择我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思考怎样让它更加“出圈”?
传统文化:
出圈方式:
讨论规则:
1.组长组织、人人参加,3分钟内完成讨论。
2.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代表发言。
3.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5.青少年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P12)
①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②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6.青少年如何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P12)
关注他人与社会,着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P12)
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了我们创造的热情。(P13)
教师寄语
希望你们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艰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
——邓颖超
04 课堂小结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独立性(有自己的见解,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批判性
(向权威挑战)
创造性
(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①表现: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对不合理说不、挑战权威
②意义:发现、提出、思考、解决问题;
③要求:勇气、能力;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如何批判更容易为人接受;
原因
要求:打破常规;关注他人与社会;实践。
05 随堂小练
1.对于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我们正确的态度是
A.独立思考,具体分析,正确对待
B.别人的意见肯定有其道理,应完全接纳
C.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D.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A
2.我们思维的独特性体现在
①不人云亦云 
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目空一切,唯我独尊 
④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3.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是思维批判性的表现之一。下列对思维的批判性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②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④敢于向权威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4.任何批判只要你掌握技巧,就一定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下列属于批判的技巧的是
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②批判一种观点就是否定所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 
③批判要有一定的建设性 
④批判要表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5.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21世纪的接班人,应该成为“刻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这表明
①青少年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 
②青少年思维活跃,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③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时代青年
④我们要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