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地球仪 第1课时学习目标1.观察地球仪,初步认知和判断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和纬线。2.掌握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能正确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3.◎重点:观察地球仪和读图,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地球的模型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 ,做成了地球模型,这个模型叫 。 知识点二 了解经线和纬线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的弧线叫作 线,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作 线。 2.假想的地球自转轴叫作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作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作 。 3.观察地球仪的经纬线,填写下表。特点 经线 纬线形状 每条经线只形成 个圆 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纬线长度 ,其中 最长,向 递减 方向 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指示 方向 知识点三 辨别经线和纬线1.人们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而标定的度数叫 ,为了区别不同的纬线而标定的度数叫 。 2.0°经线以东称为 ,用“ ”表示;以西称为 ,用“ ”表示。 3.赤道的纬度为 ,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为 。赤道以北称为 ,用“ ”表示;以南称为 ,用“ ”表示。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组成的经线圈,从20° W向东至160° E为 ,从20° W向西至160° E为 。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此界线以北为 ,以南为 。 6.0°经线又称为 。 【答案】知识点一缩小 地球仪知识点二1.经 纬2.地轴 北极 南极3.半 圆 相等 不等 赤道 南、北极 南北东西知识点三1.经度 纬度2.东经 E 西经 W3.0° 90° 北纬 N 南纬 S4.20° W和160° E 东半球 西半球5.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6.本初子午线【合作探究】1.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参照课本“活动”的步骤要求和图1.18自制地球仪,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材料及工具】乒乓球1个,可随意变形的钢丝1根,圆规(或锥子)1把,铅笔1支,彩色笔、胶带若干。【制作步骤】(1)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及赤道,以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一条纬线。(2)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笔标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3)用圆规(或锥子)在乒乓球上的南、北极各钻一个小孔,并将铁丝弯成上图所示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与水平面成66.5°夹角),然后从乒乓球的小孔中穿过。(4)在贴近南、北极的倾斜铁丝处,用胶布裹上几圈,这样可以将乒乓球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5)如图所示,将倾斜铁丝弯成半圆,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在小地球仪底部螺旋形铁丝处放一重物使小地球仪不会翻倒。2.比一比。 通过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的学习,归纳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特点 经线 纬线形状特征长度变化指示方向排列方向特点 经度 纬度度数范围度数起点线度数排列规律相同度数的区分半球的界线3.观察发现。读课本图1.16南北半球的划分,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相比哪个大 4.展示交流。(1)演示简易地球仪的制作过程。(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总结的纬线和经线的形状特征、长度变化、指示方向、排列方向及规律。(3)向全班同学展示纬度和经度的度数范围、度数起点线、度数排列规律、相同度数的区分及半球的界线。(4)听了大家的展示交流,你还有哪些收获要与大家分享,请写出来。【答案】2.半圆 圆圈 都相等 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排列 南北排列 0°~180° 0°~90°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赤道,即0°纬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以西为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 0°纬线以南为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以北为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 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分界线为赤道3.海洋面积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