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
目标导航
)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知道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宪法内容;2.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明白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2.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
知识精讲
)
知识点0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 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 、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律做到 、保证执法、 、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 治国理政。
【即学即练1】
“唱响红色歌曲,讲好红色故事,打卡红色地标……”武汉市中小学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某班“学党史,跟党走”主题学习交流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02 国家权力属人民
1.宪法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我国宪法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 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 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 .
【知识拓展】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即学即练2】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与我国的宪法原则相对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D.人民是生产资料所有者
知识点0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最大的人权是:人民幸福生活。
2.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 。
3.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
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 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4.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 。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 ,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 、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知识拓展】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即学即练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首先考虑的是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小时的婴儿,不放弃每—名患者,全力救治每一个生命。这
①彰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展现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③说明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④表明保障人权是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能力拓展
)
考法0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典例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下面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法律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考法02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典例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
A.实保障施 B.捍卫家主权 C.管理国家事务 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考法03 人权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典例3】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促进和保护人权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关于人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权的主体只包括公民等个体,不包括群体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③我国宪法只保护我国公民的人权④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分层提分
)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对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关于人权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主体是我国公民 B.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让人无拘无束地生活
C.我国关于全民人权的理想已经成为了现实 D.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④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家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这践行了中国共产党
A.依法执政的理念 B.保障人民民主的国家职能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国的规定。
A.国家机构 B.国家性质 C.根本任务 D.宪法原则
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
①平等权②人身权利、政治权利
③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④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最高理想
③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这表明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C.我国是由人民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人民能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观察下面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B.行政机关应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C.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D.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C.公民享有人权内容非常广泛 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已经全部到位
5.“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国家权力,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习近平在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有同学认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并不能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请你评价这一同学的观点。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会公报中,“人民”出现了23次。这
①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的集中体现
②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③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④影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下列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民”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有
①错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正确,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③正确,人大代表是政府官员要监督人民 ④错误,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被写进我国宪法和党章。下列关于人权问题的正确说法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权高于一切B.保障人权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
C.生存权和平等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人权D.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方面,提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1)对司法体制的改革,体现了我国什么宪法原则?
(2)深化司法改革对这一宪法原则有何作用?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
目标导航
)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知道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宪法内容;2.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明白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2.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
知识精讲
)
知识点0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即学即练1】
“唱响红色歌曲,讲好红色故事,打卡红色地标……”武汉市中小学正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某班“学党史,跟党走”主题学习交流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④说法正确。
①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错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故答案为:D。
知识点02 国家权力属人民
1.宪法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我国宪法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知识拓展】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即学即练2】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初心与我国的宪法原则相对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D.人民是生产资料所有者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B符合题意,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知识点0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最大的人权是:人民幸福生活。
2.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3.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
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4.人权的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知识拓展】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即学即练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首先考虑的是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小时的婴儿,不放弃每—名患者,全力救治每一个生命。这
①彰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展现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③说明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④表明保障人权是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不论病人年龄大小,都全力救治,这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展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故①②正确;
③错误,体现了我国宪法保护人权内容的真实性和公平性,而不是广泛性;
④排除,材料未体现此内容。
故答案为:A。
(
能力拓展
)
考法0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典例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下面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法律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选项,依据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法律,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②④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的表述,②④正确;
①③选项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的表述,不符合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①③错误;
故答案为:D。
考法02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典例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
A.实保障施 B.捍卫家主权 C.管理国家事务 D.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考法03 人权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典例3】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促进和保护人权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关于人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权的主体只包括公民等个体,不包括群体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③我国宪法只保护我国公民的人权④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③错误,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故答案为:D。
(
分层提分
)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对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关于人权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主体是我国公民 B.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让人无拘无束地生活
C.我国关于全民人权的理想已经成为了现实 D.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答案】D
【解析】依据教材所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所以D选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A选项错误,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B选项错误,”无拘无束“说法错误。
C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2.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④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教材所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①②③正确。
④错误,不是原因。
故答案为:A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家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A
【解析】依据教材所学,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
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选项错误,不是国家性质,是根本任务。
故答案为:A
4.“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这践行了中国共产党
A.依法执政的理念 B.保障人民民主的国家职能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这句话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应选D。
选项AC的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和题意不符。应排除。
选项B的说法错误,这是政府的职能。应排除。
故答案为:D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国的规定。
A.国家机构 B.国家性质 C.根本任务 D.宪法原则
【答案】B
【解析】我国宪法第一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的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即人民民主专政。B符合题意;
A错误,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错误,宪法原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故答案为:B。
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
①平等权②人身权利、政治权利
③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④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最高理想
③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是因为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故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选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C。
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这表明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C.我国是由人民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人民能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A
【解析】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所以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A说法正确;
B:题干并没有提到人民的民主权利在不断扩大,B不符合题意,不选;
C:在我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说法错误;
D:我国人民通过各种形式间接行使国家权力,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3.观察下面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B.行政机关应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C.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D.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答案】A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分析漫画可知,A正确,人民法院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不能刑讯逼供,不能自证其罪;
B错误,行政机关无审判权;
C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漫画寓意;
D错误,保护一切合法权益;
故答案为A。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C.公民享有人权内容非常广泛 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已经全部到位
【答案】C
【解析】“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体现了公民享有的人权内容很广泛,故C符合题意;
A在材料中体现不出,与题意无关;
B错误,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D错误,我国的人权保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不是全部到位。
故答案为C。
5.“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国家权力,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习近平在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有同学认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并不能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请你评价这一同学的观点。
【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我们青少年要增强宪法意识,做到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解析】本题为辨析题,考查形式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认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并不能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的观点错误。理由从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宪法意识等方面来回答。宪法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从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来回答。增强宪法意识,从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等方面来回答。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会公报中,“人民”出现了23次。这
①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的集中体现
②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③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④影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在全会公报中,“人民”出现23次,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②是正确的选项;
③错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④错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故答案为D。
2.下列对“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民”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有
①错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正确,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③正确,人大代表是政府官员要监督人民 ④错误,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错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民”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它受人民的监督。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判断错误。
故选:B。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被写进我国宪法和党章。下列关于人权问题的正确说法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权高于一切B.保障人权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
C.生存权和平等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人权D.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答案】D
【解析】人权的保障离不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说法正确,
A、B说法错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人权,
C错误,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人权。
故答案为:D。
4.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方面,提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1)对司法体制的改革,体现了我国什么宪法原则?
(2)深化司法改革对这一宪法原则有何作用?
【答案】(1)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解析】(1)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2)深化司法改革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作用可以从有利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等方面回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