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考一轮复习九上第三单元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课件33张PPT+教案+视频素材+希沃白板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中考一轮复习九上第三单元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课件33张PPT+教案+视频素材+希沃白板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校备课稿纸
2024 年 上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科
课 题 一轮复习 九上三单元第五课 主 备
课时 班 级
教 材 概 述 九年级上册《文明与家园》这课包含文化和生态两个重要的主题,主要帮助学生中华文化和精神力量,了解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显示挑战以及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 学 目 标 1. 政治认同: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 2. 道德修养:培育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 3. 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教学重难点 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考点总结 中华文化(5年5考);文化自信(5年4考);传统美德(5年6考);民族精神(5年4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年3考)
主 备 教 案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山河诗长安》 师: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获得网友点赞的原因是什么?。 生:……。 师:相信大家应该对文化有一定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复习本课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本单元的内容,根据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的内容回顾知识。 重点考点解析: ★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及特点 (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如:小篆、行书、隶书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制瓷等),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如:京剧、刺绣、剪纸、皮影戏等),等等。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中华文化的意义/价值/重要性是什么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 )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2)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陈出新,批判继承。 (3)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7.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 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9.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名言哲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P64) 知识点: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10.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品格)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注意: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2)特点(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历史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1.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和重要性。 (1)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重要性: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12.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1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名言哲语 (1)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63)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P70)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知识点:爱国主义。 (2)①一勤天下无难事;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知识点:勤劳节俭。 (3)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知识点:自强不息。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6.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4)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5)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6)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7.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高频用语填空 1.中华文化具有 的特点。 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 。 5.中国人民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本质是 。 6.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价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7.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参考答案: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灵魂 精神追求 精神标识 精神动力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精髓 爱国主义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观点明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理由: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理由: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弘扬中华文化就要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理由:弘扬中华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理由: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5.我们会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理由: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三:真题演练 师:那么梳理完本单元的知识,让我们来看看近些年中考,都对本单元做了哪些考察。 1. (2021 长沙8)2020年10月,“长沙人最喜爱的十本书“评选结果揭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手绘本)》《简读中国史》《国家宝藏》《5G时代:什么是5G, 它将如何改变世界》等图书位列其中,这表明长沙市民在阅读方面 ( D ) ①聚焦休闲娱乐养生②关注科技发展前沿 ③重视政治理论学习④喜爱历史人文书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2023·长沙) 近年来,村际足球赛、篮球赛等乡村运动会火爆全国。村民参赛者精神抖擞,村民啦啦队呐喊助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地开展乡村运动会的积极作用有( A ) ①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②弘扬体育精神,建设健康中国 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描绘美丽乡村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强村富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23长沙11)某校开展“寻访长沙考古遗址”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活动路线图。学生参与此项活动有利于( C ) ①坚定文化自信 ②培养诚信品质 ③提升探究能力 ④拓宽学生视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杭州)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榜样引领行动,用身边的“最美人物”引领市民追求真善美,营造城市文明新风尚,孕育了“最美群像”,形成了“最美精神”。这种精神( C ) ①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②为杭州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④是促进杭州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教材改编)生活中,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带来经济效益,如朱仙镇木版年画等。而另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犁耧锄耙”已经进入民俗博物馆,不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据此,有人认为:“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答案】该观点错误。 理由:①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 ②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③我们保护文化遗产,要做到保护与创新并重,既要注重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知识总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重要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P59) (1)对国家:①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③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高扬民族精神;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2)对个人:①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体味美好情感,充盈生命;③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 (3)对世界:①有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共同繁荣;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6.(2022年长沙中考.17.8分)【浩瀚宇宙 星光闪亮】“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某校学习兴趣小组以“北斗”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从不同途径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其中。 阅读上述材料,请说一说三者在文化内涵上的联系。(6分) ①三者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分) ②它们促进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分) 四、巩固提升 回顾教本: 阅读九上教材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夯实基础: 背记《讲义本》P20高频用语 拓展思维: 完成《练测本》P7-9:第1.2.3.4.5.11题
板书设计: 同思维导图
教学后记:(共33张PPT)
2024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
上课准备:《讲义本》、九上教材、双色笔
课时05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获得网友点赞的原因是什么?
激趣导入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1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及特点
(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如:小篆、行书、隶书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制瓷等),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如:京剧、刺绣、剪纸、皮影戏等),等等。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1
中华文化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1
中华文化
★4.中华文化的意义/价值/重要性是什么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 )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1
中华文化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2)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陈出新,批判继承。
(3)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2
中华传统美德
(2)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7.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什么 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2
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9.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2
中华传统美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P64)
知识点: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名言哲语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3
民族精神
10.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品格)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注意: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2)特点(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历史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3
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补充,详见教材P68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3
民族精神
11.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和重要性。
(1)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重要性: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12.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3
民族精神
1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3
民族精神
(1)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63)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P70)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知识点:爱国主义。
(2)①一勤天下无难事;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知识点:勤劳节俭。
(3)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知识点:自强不息。
名言哲语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4
★16.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4)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5)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6)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梳理
1.中华文化具有 的特点。
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 。
5.中国人民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本质是 。
6.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价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7. 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灵魂
精神追求
精神标识
精神动力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精髓
爱国主义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知识梳理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 )
理由: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 )
理由:
3.弘扬中华文化就要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 )
理由:
4.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
理由:
5.我们会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
理由:
×
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
×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
弘扬中华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1. (2021 长沙8)2020年10月,“长沙人最喜爱的十本书“评选结果揭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手绘本)》《简读中国史》《国家宝藏》《5G时代:什么是5G, 它将如何改变世界》等图书位列其中,这表明长沙市民在阅读方面 ( )
①聚焦休闲娱乐养生
②关注科技发展前沿
③重视政治理论学习
④喜爱历史人文书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2. (2023·长沙) 近年来,村际足球赛、篮球赛等乡村运动会火爆全国。村民参赛者精神抖擞,村民啦啦队呐喊助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地开展乡村运动会的积极作用有( )
①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②弘扬体育精神,建设健康中国
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描绘美丽乡村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强村富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积极作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弘扬体育精神,建设健康中国
民主政治建设
共同富裕
不符合题意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3.(2023长沙11)某校开展“寻访长沙考古遗址”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活动路线图。学生参与此项活动有利于(  )
①坚定文化自信
②培养诚信品质
③提升探究能力
④拓宽学生视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4.(2023杭州)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榜样引领行动,用身边的“最美人物”引领市民追求真善美,营造城市文明新风尚,孕育了“最美群像”,形成了“最美精神”。这种精神(  )
①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②为杭州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④是促进杭州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5.(教材改编)生活中,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带来经济效益,如朱仙镇木版年画等。而另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犁耧锄耙”已经进入民俗博物馆,不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据此,有人认为:“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答案】该观点错误。
理由:①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
②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③我们保护文化遗产,要做到保护与创新并重,既要注重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知识总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重要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P59)
(1)对国家:①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③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高扬民族精神;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2)对个人:①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体味美好情感,充盈生命;③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
(3)对世界:①有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共同繁荣;②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知识总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1)国家:①制定并完善保护中华文化的法律法规;②加大保护中华文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④重视培养传统文化技艺人才;⑤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⑥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发挥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⑦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青少年:①积极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保护本民族文化;③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④树立创新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⑤敢于同破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争等。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6.(原创题)浏阳河一路蜿蜒,注入湘江,在河口三角洲坐落着长沙文化新地标——“三馆一厅”滨江文化园。长沙音乐厅为庆祝国际妇女节,组织了“女神节特别企划”活动。
“非遗手作,千年之美”——制作掐丝珐琅杯垫,感受“千年不褪色”的非遗之美,开启艺术与生活的完美邂逅。
“她们值得被听见”——通过演讲和演出,介绍克拉拉·舒曼、琼·托尔等女性艺术家,领略西方古典乐中的女性力量。
“‘湘’约大师系列”——王丽达、沈凡秀等女性音乐家联袂演绎《浏阳河》、《沂蒙山》,重温奋斗岁月。
“湘妹子能量家园”+与风亭社区联合举办“巾帼力量”专场惠民音乐会,邀请居民免费观演,享受高雅艺术。
请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阐述举办“女神节特别企划”活动对广大市民有何意义?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①该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②传播外来优秀文化,有利于让市民感受文化多样性。
③弘扬革命文化,有利于培养市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④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市民的艺术修养
真题演练
知 识 串 讲
知 识 串 讲
7.(2022年长沙中考.17.8分)【浩瀚宇宙 星光闪亮】“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某校学习兴趣小组以“北斗”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从不同途径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其中。
阅读上述材料,请说一说三者在文化内涵上的联系。(6分)
真题演练
①三者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分)
②它们促进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分)
(2)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更好地迎接挑战,我们必须坚守心中的“北斗”。结合材料,请谈谈青少年如何用心中的“北斗”为人生导航。(8分)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2分)
②坚定文化自信;(2分) ③弘扬民族精神;(2分)
④培养创新精神。(2分)
回顾教本:
阅读九上教材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夯实基础:
背记《讲义本》P20高频用语
拓展思维:
完成《练测本》P7-9:第1.2.3.4.5.11题
巩固提升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