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复习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复习课件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复习课
八年级下册
单元主线
01
考点聚焦
02
热点链接
03
真题研磨
04
目录
PART.01
单元主线
崇尚法治精神
尊重自由平等
自由平等的真谛
自由平等的追求
自由的意义
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自由是法律规定范围的自由
无法治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
自由和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平等的含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珍视自由
践行平等
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b.合法权益平等受法律保护违法行为平等被依法追究
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增强平等意识,践行平等
崇尚法治精神
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守护
个人维护公平
制度保障公平
公平正义的价值
含义: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内涵:权利、规则、机会公平等
意义: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认识公平
正义的力量
坚守公平
守护正义
含义: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
要求
意义: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个人守护正义
司法维护正义
PART.02
考点聚焦
板块一:自由
正确认识自由:
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2.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自由的含义及其在法律上的体现:
自由和法治的关系: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自由的意义:
珍视自由: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1.就要珍视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板块二:平等
平等的含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地位
表现
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践行平等:
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板块三:公平
公平的含义:
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公平的内涵:
权利公平
规则公平
机会公平
公平的意义: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坚守公平:
板块四:正义
正义的含义: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正义的要求: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正义的意义:
1.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惩罚。
2.要求人们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守护正义:
个人守护正义
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司法维护正义
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要求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PART.03
热点链接
◇考点链接:公平、自由、法治与自由、正义感、守护正义
景区插队
见义勇为
根治恶意欠薪
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严惩恶意欠薪行为。
国家立法,“医闹”入刑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出台并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禁止任何威胁、危害、侵犯行为,重则入刑。
◇考点链接:维护公平正义(缓解社会矛盾……)、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截至2022年12月30日,全国依法打掉涉黑组织2848个、涉恶犯罪集团9304个,破获刑事案件350719件。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高空抛物入刑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对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
◇考点链接:司法维护正义、自由与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PART.04
真题研磨
1、(2022山东泰安)对下边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 权力受到制约就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
B. 做事要依法依规,维护公平正义
C.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D. 权力的行使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解析】考查点:维护公平正义。解题思路:在面试过程中禁止权力干扰,这说明做事要依法依规,维护公平正义,B正确;权力受到制约能更好地服务于民,A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权力的行使需要受到限制,D错误。
B
2、(2022江苏扬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这体现了(  )
A.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 特殊情况优先对待 D. 一般情况区别对待
A
【解析】考查点:平等的真谛。解题思路:平等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材料指出职高与普高学生享有平等的机会应该体现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3、“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②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考查点:自由和法治的关系。解题思路: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②③与题干无关。
4、(2021北部湾经济区)下列做法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是(  )
A. 某饭店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B. 某团伙诱骗在校大学生借网络贷款以收取高额利息
C. 小涛总认为自己年龄小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而多次欺凌同学
D. 国家有关部门对五家社区团购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D
【解析】考查点:公平正义。解题思路:D中国家有关部门的做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符合题意;A中商家的做法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做法,会导致餐饮浪费,不符合题意;B中某团伙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不符合题意;C中小涛的行为是不良行为,违背社会公平正义,不符合题意。
5、(2021北部湾经济区)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小宁同学认为:“限制也是一种保护。”
(2)你赞同小宁同学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6分)
(1)新法的这一规定旨在保障未成年学生更好地享有哪一项权利?(2分)
受教育权
【答案】我赞同小宁的观点。(1分)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或: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或: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2分)②新法规定的目的不是限制未成年学生的自由,而是保证未成年学生不越过自由的边界,(1分)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教学有序运行。(2分)所以,限制也是一种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