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2 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近年来,全国广大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不断拓展调解工作领域、完善制度机制。
司法部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引导广大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模范人民调解员学习。全国广大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不断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人民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我校拟在课后服务开展法律专题的调解员活动,拟招募具有法治知识的人才来充当法律调解员。如果你感兴趣,一起加入我们吧!今天一起来处理几起民间纠纷案件,为当事人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法治知识!
模拟法律调解员
法治达人
出谋划策
法治知识
行使
依法行使权利
第三课 公民权利
自学导航
行使权利有界限
01
1. 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P43-P44)
2. 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P44)
维护权利守程序
02
3.公民怎样依法维护权利?(P44)
4.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P44-P46)
第一子目
广场舞之争探行使权利有界限
近日,刘小丫小区广场舞大妈们跳广场舞的音乐严重影响居民休息,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多次劝说,但广场舞活动是越跳越欢,眼看时间越来越晚了,也没有见要停止的意思。
大妈们作为广场舞狂热爱好者依旧我行我素,提到宪法规定“公民有参加文化活动的权利”,跳舞是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其他人无权干涉。
广场舞扰民之争
任务一:请你充当法律调解员,查阅相关法律规定来劝说大妈们。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宪法及相关法律对我国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课堂笔记
集会自由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P43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P43
行使权利有界限
行使权利有要求
课堂笔记— 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P43-P44)
为规范居民广场舞活动,促进广场舞健康发展,依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展广场舞的团体、组织及个人,应当确定一名责任人,如无明确责任人,音响器材提供者或领舞(领操、领唱)者为责任人。
二、根据居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广场舞活动的开展时段、区域、规模、音量实施社区自律管理,实行广场舞活动社区登记制度,并签订自律承诺书。
三、开展广场舞活动,使用音响器材所产生的环境噪声应确保楼宇窗前1米处音量不超过环境噪声限值(昼间6:00—22:00和夜间22:00—6:00两个时间段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分别为60分贝、50分贝)。
……
议一议:有了这些规范,大妈们可以怎样不扰民跳广场舞?
某地关于规范开展广场舞活动的通知
智能广场舞设备让广场舞不扰民!
课堂笔记
需要提出申请、不能妨害交通、扰乱社会治安等
游行示威自由
不允许散播谣言、肆意诋毁辱骂他人等
言论自由
不允许聚众赌博、非法集会等
集会自由
课堂笔记— 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P43-P44)
③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P44
行使权利有程序
行使权利按照法定程序有何意义和要求?
课堂笔记
集会自由
(1)作用: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课堂笔记—2.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P44)
课堂笔记
集会自由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P43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P43
③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P44
行使权利有界限
行使权利有要求
行使权利有程序
课堂笔记— 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P43-P44)
应对广场舞扰民,他们……
为了保证自己休息的权利,周围住户的方式是否合适?
我们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二子目
旅行社退款风波析维护权利守程序
旅行社退款风波
寒假里,王小二一家报名参加旅行团,顺利付款并签订合同,就在行程开始前8天,王小二爷爷突然生病住院了!于是王小二爸爸前往旅行社要求解除旅游合同,却被告知:如果执意要解除合同,就要全额承担团费损失!但是王小二爸爸看到自己与旅行团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在行程开始前30日以内提出解除合同的,出境社按照相关约定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任务二:作为法律调解员请你一起帮助王某出主意,他们可以怎样灵活运用维权方式依法维权?(自行阅读44—46页,参考并提建议)
旅行社退款风波
出谋划策 方法一 具体操作:
方法二 具体操作:
方法三 具体操作:
方法四 具体操作:
讨论规则:
1.组长组织、人人参加,5分钟内完成讨论。
2.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扮演检察官代表小组发言。
3.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双方协商退部分款
打电话给12315投诉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和解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和解来解决的
①适用: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②程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消费纠纷
交通事故纠纷
劳动争议
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调解
①含义: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依据: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
③调解过程: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进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④调解方式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人民调解
司法调解
行政调解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区别
人民调解:
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常由村委会和居委会负责。
调解由“人民调解员”完成。
行政调解:
由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来调解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
司法调解:
也称诉讼调解,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对民事案件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结案方式。
调解书具有强制力。
优势:便民性、主动性、亲和性、低耗性、和谐性
协商与调解
协商
调解
指纠纷的当事人在中立的第三方的介入下(调节组织),通过谈判达成和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和结果。
双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沟通,就产生纠纷的事项达成共识和就纠纷的解决做出一致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和解主要依赖于协商。
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法治科普——什么是仲裁?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仲裁
①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适用: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
③调解过程: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决约束。
相关链接P45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
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诉讼
①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②适用: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民事纠纷
刑事自诉:刑事侵权
行政诉讼:行政侵权(民告官)
刑事自诉和刑事公诉
自诉:由被害人自己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
公诉: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3.2-2 维护权利守程序
灵活运用维权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成本。
耗时、严格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第一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
第四种方式
不成
不成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课堂笔记
集会自由
方式 参与人 依据 适用 特点 备注
和解
当事人
仲裁协议
法律
广泛适用
合同纠纷
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快速便捷
事实、法律
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
和交通事故纠纷
当事人
调解组织
法律法规、
政策、公德
当事人
仲裁机构
当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
事实、法律
便民和谐
程序灵活
程序严格
权威
自愿互谅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仲裁裁判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人身、财产争议
行政违法行为
调解
仲裁
诉讼
课堂笔记— 4.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P44-P46)
课堂小结
集会自由
依法行使权利
1.怎样行使权利
①权利有范围,不能超越界限
②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合法权利
③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
2.怎样维护权利
①和解
②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③仲裁
④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依法维权
课后练习
1. 近日,河北易县警方发现网民田某通过手机在微信群散布与疫情相关的虚假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田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③公民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④违法犯罪行为必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课后练习
2. 小华爸爸想把几名欠他钱的“老赖”的资料发布到网上,包括其姓名、照片、欠债金额、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和事件详情。小华认为爸爸的想法不妥并提出若干理由,其中正确的是( )
①任何合法权利都有其边界 ②应用合法手段维护合法权利
③必须充分协商之后再诉讼 ④应向公安机关申请强制执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课后练习
3.“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结合本课所学,思考:假如你不慎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你会采用哪些方式和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
① 与经营者协商进行协商和解,要求赔偿损失、退货。
②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拨打消协热线12315投诉。
③ 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④ 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要求赔偿损失。
⑤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
一、教材解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课时内容《依法行使权利》,包括“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程序”两目。教材主要介绍了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接着介绍如何正确维护权利。通过对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的探究,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如何正确维护权利。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对学生进行权利边界意识和程序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分类及重要性,人身自由的含义、分类及重要性,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分类。但是,他们对“如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概念还很模糊,学生还未能够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未能真正领会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部分同学不知道珍惜权利,不知道正确行使权利;义务意识、责任意识淡薄,不愿履行和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就需要基于这一基本学情,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权利义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3.法治观念:初步了解公民的权利,学会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权利意识,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4.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5.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教学难点:正确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 展示图文材料:司法部表彰299个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999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模拟人民调解员:言语引导,让学生化身人民调解员,为民间纠纷案件出谋划策。 1.仔细阅读材料,了解相关信息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3.跟随老师引导,进入课堂学习
环节一:广场舞之争探行使权利有界限
教学内容: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广场舞扰民之争 提问:请你充当人民调解员,查阅相关法律规定来劝说大妈们 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条关于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时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总结:宪法及相关法律对我国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展示材料:某地关于规范开展广场舞活动的通知 提问:有了这些规范,大妈们可以怎样不扰民跳广场舞 播放视频:智能广场舞设备让广场舞不扰民! 总结知识点: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提问:行使权利按照法定程序有何意义和要求?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 展示图文材料:应对广场舞扰民,他们怎么做 提问:为了保证自己休息的权利,周围住户的方式是否合适?我们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 仔细阅读材料,根据生活实际以及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相关限制性规定。 跟随教师引导,了解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认真观看视频,并结合图片内容,思考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
环节二:旅行社退款风波析维护权利守程序
教学内容:公民怎样依法维护权利;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预设过程(1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旅行社退款风波 提问:作为人民调解员请你一起帮助王某出主意,他们可以怎样灵活运用维权方式依法维权?(自行阅读44—46页,参考并提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规则:①组长组织、人人参加,5分钟内完成讨论。②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扮演检察官代表小组发言。③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点评学生回答,言语引导,总结维护权利守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并介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区别、协商与调解的区别,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对仲裁进行解释说明,同时介绍刑事自诉和刑事公诉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仔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探究成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维护权利守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并对其中相关名词概念进行区分。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 近日,河北易县警方发现网民田某通过手机在微信群散布与疫情相关的虚假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田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A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③公民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④违法犯罪行为必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小华爸爸想把几名欠他钱的“老赖”的资料发布到网上,包括其姓名、照片、欠债金额、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和事件详情。小华认为爸爸的想法不妥并提出若干理由,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任何合法权利都有其边界 ②应用合法手段维护合法权利 ③必须充分协商之后再诉讼 ④应向公安机关申请强制执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结合本课所学,思考:假如你不慎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你会采用哪些方式和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和解:① 与经营者协商进行协商和解,要求赔偿损失、退货。 调解:②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拨打消协热线12315投诉。③ 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仲裁:④ 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要求赔偿损失。 诉讼:⑤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