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义:机械运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义:机械运动(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义:机械运动
知识点梳理
1.长度的测量:
(1)基本单位: ,符号是: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 )、微米(um)、纳米( )等。
(2)单位换算:1km= m= dm;1m= cm= mm;1um= m;1m= nm。
2.刻度尺的读数: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还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物体的长度=末端所对刻度—初始端所对刻度,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刻度尺是初中物理唯一要求估读的测量仪器)
3.时间的测量:
(1)基本单位:秒,符号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等;
(2)单位换算:1h= min= s;
(3)停表的读数:停表有两个表盘,小表盘示数的单位为 ;大表盘示数的单位为 。停表的读数等于小表盘读出的分针数+大表盘读出的秒针数,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s。
4.误差与错误:
(1)误差:不可避免,可采用多次测量求 的方法减小误差;
(2)错误:能避免。
5.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对象自身作为参照物)。
6.运动的快慢:
(1)速度: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 与 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 (s表示路程,单位为m或km;t表示时间,单位为s或h;v表示速度,单位为m/s或km/h);
(3)单位换算:1m/s= km/h;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的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以下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①鲜花怒放;②行星移动;③骏马奔驰;④小桥流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63cm、3.64cm、3.86cm、3.63cm、3.64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68cm B.3.64cm C.3.635cm D.3.63cm
3. 2021年10月29日,支援贵州省遵义市中心城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省、市、县医疗队陆续撤离。如图所示为护航车队与抗疫“白衣天使”所在大巴共同匀速行驶的情景。如果说大巴车里的“白衣天使”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路边的路灯 B.远处的树木
C.路边送别的行人 D.护航的摩托车驾驶员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速度公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一定越大
5.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C.汽车以4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7.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1000m,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
A.100min B.5min C.50s D.0.08s
8.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B.由图象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2∶1
C.若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乙车始终在甲车前
D.两车都运动,甲车行驶的路程小于乙车行驶的路程
二、填空题
9. 一阵清风吹过,校园里树叶随风飘舞,以“飘舞”的落叶为参照物,校园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捡起一片树叶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树叶的长度为   cm。
10.如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主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此时降落伞和返回舱相对   ;此时若速度仍高达72km/h,合   m/s,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使返回舱做减速运动,直至平安着陆。
1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4∶3,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则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1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   m,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13.在一辆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555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3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此超声波经过的路程是   m,该车的速度是   m/s。若该路段限速120km/h,则该车   (选填“超速”或“不超速”)。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是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A点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
(3)如果测得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tAB=1.6s,从A点到达C点的时间tAC=2.4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在测量tAB时,如果在小车到达B点之前,就按表停止了计时,这样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能正确反映小车在下滑过程中运动情况的s—t图像是 (选填字母)。
四、计算题
15.我们可用下述方法测定钢里的声速:在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钢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若管长1020m,两次响声间隔2.8s,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
(2)声音在钢里的传播速度。
16.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
(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10s通过的路程。
17.如图所示,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火车的速度为多少m/s?
(2)大桥的长为多少m?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多少m?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D
6.D
7.C
8.B
9.运动;3.82(3.80-3.87)
10.静止;20
11.15:8;2:3
12.15;不相同;2.5
13.1020;30;不超速
14. 小 时间 0.25 0.5 偏大 C
15.(1)解:敲击声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
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是3s。
(2)解:敲击声通过钢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钢里的传播速度
答:声音在钢里的传播速度5100m/s。
16.解:(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vAB6m/s;
(2)全程的平均速度v2m/s;
(3)步行速度vOA1.2m/s;
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s1=vOAt1=1.2m/s×10s=12m。
答:(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6m/s;(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m/s;
(3)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为12m。
17.(1)解: 火车的速度
答:火车的速度为40m/s;
(2)解: 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则大桥的长度
答:大桥的长度为1050m;
(3)解: 由得,声音传播的路程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
所以
答: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750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