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 2机械运动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如果物体位置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若位置没变,我们说它是静止的。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那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2)除研究对象外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3)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相对静止:若两个物体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则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关系。(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2)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都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也是静止的。二、速度1.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比较两个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大;第二种是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大。3.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v=。4.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m/s;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km/h。1 m/s=3.6 km/h。三、用v–t图象和s–t图象解决运动问题的方法1.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可以获取的信息如下:(1)该图象的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利用任意一组对应的时间和路程值,可求出该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2)该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他说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3)可以通过图象得到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可以通过图象得到该物体通过某段路程需要的时间;(5)如果是两条图象在同一个图象中,可以比较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6)如果某段时间内图线是水平的,就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静止。2.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它是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由图象可以直接得到物体的速度,统一物体的s–t图象和v–t图象形状不同。3.常见机械运动的图象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计算与速度有关的问题思维方法与解题规律。 (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可由公式v=s/t求解速度,s=vt求解路程,t=s/v求解时间。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用米/秒(m/s)、s用米(m)、时间用秒(s)。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 (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1,s1,t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1=s1/t1;v2,s2,t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2=s2/t2。决不能相互混淆。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 1+ s 2=a,或者s 1- s 2=b,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考点1 运动的描述【例1】(2023秋 大同月考)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再次上演“浪漫之吻”。对接完成后,下列哪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A.卫星发射塔架 B.空间站组合体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太阳【答案】【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以发射塔架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不符合题意;、相对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符合题意;、以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不符合题意;、以太阳为参照物,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1.(2023秋 东阿县校级月考)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 A.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B.孤帆一片日边来——日C.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答案】【分析】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参照物是万重山,故正确。、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参照物是太阳,故正确。、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的参照物是水,故错误。、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是行舫,故正确。故选:。2.(2023秋 金牛区校级月考)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B.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C.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D.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答案】【分析】(1)一个物体相当于其它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解答】解:、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当选择的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结论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选项是错误的。、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所以选项是正确的。、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所以选项是正确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所以选项是正确的。故选:。3.(2023秋 合肥月考)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B.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C.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静止物体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都是行船【答案】【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相对太阳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错误;、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故正确。、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运动的物体,故错误;、“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船来说的;“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故错误。故选:。考点2 速度【例2】(2023秋 大同月考)为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甲、乙、丙三人同时从点同向而行,都向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乙每秒运动,丙通过路程为用时,则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三人速度一样大【答案】【分析】先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乙、丙三人的速度,然后同一单位后进行比较。【解答】解:由题意知,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丙的速度为,比较可知,速度最大的是丙。故选:。1.(2023 漳州模拟)某隧道前的交通信息标志牌如图所示。小明按照交通规则乘车通过此隧道,可知 A.隧道全长B.车速不得低于C.经过隧道的时间不少于D.经过隧道的时间不少于【答案】【分析】(1)根据交通信息标志牌提供的信息解答;(2)根据路旁的限速标志进行解答;(3)知道路程和速度,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可求出时间。【解答】解:、隧道全长,故错误;、根据路旁的限速标志知,车速不得高于,故错误;、根据速度公式得,经过隧道的时间:,故正确,错误。故选:。2.(2023秋 西华县月考)陆地上的短跑冠军是猎豹,速度是;水中游的最快的是旗鱼,速度可达;空中冲刺最快的是猎鹰,每分钟能俯冲,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A.猎豹最快 B.旗鱼最快 C.猎鹰最快 D.三者一样快【答案】【分析】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速度单位换算关系:。【解答】解:猎豹的速度:,旗鱼的速度:,猎鹰的速度:,所以:可知,猎鹰速度最大。故选:。3.(2023秋 内乡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这是苏炳添比赛时的情景。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B.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C.物理学中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D.物理学中用物体所用的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答案】【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解答】解:、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的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即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正确;、终点裁判是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即用时短),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所以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正确;、在物理学中,一般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平均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故正确,错误。故选:。考点3 运动图像【例3】(2023春 清城区校级期中)用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乙 D.乙和丙【答案】【分析】对于图象,要读出随时间的变化速度如何变化;对于图象,要读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如何变化,从而找到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图象。【解答】解:甲是图,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物体静止;乙是图,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是图,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是图,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加速运动。综上所述,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乙和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1.(2023春 潮州期中)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从0时刻计时开始,则关于它们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出发前,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追上乙B.甲、乙同时出发,甲运动追上乙C.甲、乙在运动后都做匀速运动,且D.甲比乙先出发,第末,甲、乙的速度相等【答案】【分析】(1)在图像中两图线相交代表两物体相遇,由图可知甲、乙相遇时甲运动的时间;(2)由图可判断甲、乙开始运动的时间;(3)在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运动,直线的倾角越大,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4)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乙的运动状态和速度,据此判断第末甲、乙的速度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出发前乙在甲的前面处,甲物体从0时刻开始并没有出发而是静止不动,而乙物体从0时刻已经匀速运动,而甲物体先静止后才开始运动,最终甲运动后才追上乙。故错误;.由图可知,乙物体从0时刻开始出发,而甲物体不是从0时刻开始运动,即甲、乙不是同时出发,故错误;.甲、乙的运动图像都是直线,可知甲、乙在运动后都做匀速运动,运动,甲比乙运动的时间短,由可得,甲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比乙先出发,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第末,甲、乙的速度不相等,故错误。故选:。2.(2023 浦东新区二模)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当甲、乙间的距离在之间时,甲、乙从出发开始运动了 A. B. C. D.【答案】【分析】分别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路程差为,求出时间即可。【解答】解: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时,设时间为,则,即,,得,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时,设时间为,则,即,,得,因此,当甲、乙间的距离在之间时,甲、乙从出发开始运动了。故选:。3.(2022秋 南通期末)体育比赛中,小明自信地对小华说:“让你从起点先跑一段距离,我再去追都可以赢你。”由于小明的骄傲,结果输掉了比赛,则下列图像中可以体现这次比赛过程的是 A. B.C. D.【答案】【分析】根据小华比小明早出发,而早到终点这一信息,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图像知,该图像是图像,小华比小明早出发,小明追上小华后早到终点,故不符合题意;、由图像知,该图像是图像,小华比小明早出发,小华早到终点,故符合题意;、由图像知,该图像是图像,两人同时出发,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