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校备课稿纸2024 年 上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科课 题 一轮复习 九上三单元第六课 主 备课时 班 级教 材 概 述 .文本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复习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经历了新课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依旧存在基础不够扎实、重点知识理解不到位、运用存在障碍的问题。因此本课在夯实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力求强化运用,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教 学 目 标 1. 政治认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家国情怀,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2. 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 3. 责任意识:培育担当精神,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教学重点 1.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考点分析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年2考);走绿色发展道路(5年2考)主 备 教 案 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两会看东方》 师:面对人口形势的变化,请分享你的看法(影响、措施……) 生:……。 师:相信大家应该对人口问题有一定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复习本课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本单元的内容,根据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的内容回顾知识。 重点考点解析: ★1.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2)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3)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4)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现阶段我国的人口现状(国情)及新的特点。 (1)人口现状(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2)人口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3.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原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意义: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目的: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优化生育政策: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②2021年开始,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思考:面对连续人口负增长,我们应该怎么做? (1)国家:①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③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减轻生育负担,;。 (2)社会(企业):保障妇女权益、营造男女平等的氛围。 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是什么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5.我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对策是什么 6.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7.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1)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8.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 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9.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0.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高频用语填空 1.我国人口状况新的特点是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观点明晰 1.我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 理由:我国人口数量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不等于进入负增长时代。 2.我国总体上资源紧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 × ) 理由:我国总体上资源紧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既要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 ) 理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违背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 理由: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不断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和完善。 三:真题演练 师:那么梳理完本单元的知识,让我们来看看近些年中考,都对本单元做了哪些考察。 1.(2023·邵阳)重庆市合川区小沔镇长期吃“煤炭饭”,随着国家整治小散乱煤矿力度不断加大,该镇开始思考转型发展之路。今天的小沔镇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小沔镇的经历告诉我们( A )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②绿色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护色” ③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前景光明 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镇转型发展的唯一出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1 长沙7)2021年1月,湖南省启动为期一年的长江“十年禁渔”“三承诺一倡议”专项行动,以实现“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长江流域禁捕水域野生鱼鲜目标。这一行动体现了( C ) A. 创新发展的理念 B. 共享发展的理念 C. 绿色发展的理念 D. 开放发展的理念 3.(2020长沙中考.7.4分)四月的长沙松雅湖,进入了鱼、鸟的繁衍哺育期。漫步湖边,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温馨提示:请收好您的钓竿,看好您的孩子,让我们小心点、再小心点,不要惊扰了松雅湖的“妈妈时间”。这旨在提醒市民A ①尊重保护自然 ②增强责任意识 ③节约能源资源 ④学会珍惜时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2023济宁)《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本法。”该法的施行( D ) ①使我国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资源不被浪费 ②使其成为环保部门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体现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表明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岳阳)请你为以下这组“岳阳成就”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C ) 成就一:城陵矶港迈入“百万标箱枢纽大港”行列,自贸片区获批全省首个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服务平台。 成就二:推进绿色发展示范经验全国推介,临湘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A.充分发挥岳阳区位优势,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B.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助力现代化新岳阳建设 C.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助推岳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D.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6.(2023·长沙)【和谐社会 协调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人口规模巨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话题开展讨论。 同学甲:在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大。 同学已:在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大。 运用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以上两位同学观点的看法。 ①人口规模巨大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辩证看待; ②人口规模巨大,给资源环境、社会保障、共同富裕等带来压力,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阻力;③人口规模巨大,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提高人口素质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总之,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四、巩固提升 回顾教本: 阅读九上教材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夯实基础: 背记《讲义本》P22高频用语 拓展思维: 完成《练测本》P7-9:第6.7.8.9.10.12题板书设计: 同思维导图教学后记:(共24张PPT)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上课准备:《讲义本》、九上教材、双色笔课时06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面对人口形势的变化,请分享你的看法(影响、措施……)激趣导入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核心概念1人口问题1.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2)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3)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4)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现阶段我国的人口现状(国情)及新的特点。(1)人口现状(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2)人口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知识梳理核心概念1人口问题3.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原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意义: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目的: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4)优化生育政策: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②2021年开始,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思考:面对连续人口负增长,我们应该怎么做?(1)国家:①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③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减轻生育负担,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社会(企业):保障妇女权益、营造男女平等的氛围。知识梳理核心概念2资源、环境问题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是什么 5.我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形成原因、危害、对策是什么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知识梳理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1)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2)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核心概念2资源、环境问题知识梳理核心概念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知识梳理7.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解读:环境整治不能只图旅游开发等眼前利益,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核心概念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知识梳理核心概念4绿色发展★8.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 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2)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3)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知识梳理★2.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做法。(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4)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核心概念4绿色发展知识梳理3.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核心概念4绿色发展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我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 )理由:2.我国总体上资源紧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方针。 ( )理由:3.既要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 )理由:4.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违背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理由:××××我国人口数量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不等于进入负增长时代。我国总体上资源紧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不断完善。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和完善。真题演练1.(2023·邵阳)重庆市合川区小沔镇长期吃“煤炭饭”,随着国家整治小散乱煤矿力度不断加大,该镇开始思考转型发展之路。今天的小沔镇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小沔镇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②绿色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护色”③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前景光明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镇转型发展的唯一出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真题演练2.(2021 长沙7)2021年1月,湖南省启动为期一年的长江“十年禁渔”“三承诺一倡议”专项行动,以实现“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长江流域禁捕水域野生鱼鲜目标。这一行动体现了( )A. 创新发展的理念B. 共享发展的理念C. 绿色发展的理念D. 开放发展的理念C真题演练3.(2020长沙中考.7.4分)四月的长沙松雅湖,进入了鱼、鸟的繁衍哺育期。漫步湖边,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温馨提示:请收好您的钓竿,看好您的孩子,让我们小心点、再小心点,不要惊扰了松雅湖的“妈妈时间”。这旨在提醒市民①尊重保护自然 ②增强责任意识③节约能源资源 ④学会珍惜时间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A真题演练4.(2023济宁)《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本法。”该法的施行( )①使我国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资源不被浪费②使其成为环保部门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体现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表明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真题演练5.(2023·岳阳)请你为以下这组“岳阳成就”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 )A.充分发挥岳阳区位优势,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B.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助力现代化新岳阳建设C.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助推岳阳经济高质量发展D.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C真题演练知 识 串 讲【命题意图】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本题考察我国人口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关注国家变化发展,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知 识 串 讲6.(2023·长沙)【和谐社会 协调发展】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人口规模巨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话题开展讨论。同学甲:在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大。同学已:在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大。运用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以上两位同学观点的看法。①人口规模巨大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辩证看待;②人口规模巨大,给资源环境、社会保障、共同富裕等带来压力,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阻力;③人口规模巨大,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提高人口素质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④总之,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真题演练7(长沙中考.28(2).6分)【关注发展 爱我家乡】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有一块522.9平方公里的绿地,被称为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绿心”。生态绿心是长株潭三市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湖南两型社会改革建设的重要标志。在植树节前夕,省有关部门决定面向生态绿心区广大市民发出“献爱心·护绿心”的倡议。请你阅读材料,将倡议书补充完整。树立环保意识,争做绿心保护的宣传者;履行法定义务,争做绿心保护的参与者;爱护树木花草,争做绿心保护的守护者。回顾教本:阅读九上教材第七课《中华一家亲》夯实基础:背记《讲义本》P22高频用语拓展思维:完成《练测本》P7-9:第6.7.8.9.10.12题巩固提升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年中考一轮复习 课时06 九上三单元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副本.pptx 两会养老~1.mp4 中考一轮复习 课时6 九上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