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中国担当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中国担当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新课导入
思考:如何理解“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经验值得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在多元、开放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密不可分,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好自身,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世界会变得更好。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中国担当》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3.1 中国担当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全球意识;
道德修养:增强学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与愿望;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我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中的新思路和大智慧,提高学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的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健全人格:知道中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与贡献;我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
1.中国担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其对我国的要求?
3.中国如何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4.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主学习
新闻链接:中国援助阿富汗
中国援助土耳其、叙利亚
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叙利亚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导致土叙两国超3.3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了紧急援助,中国首批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紧急援助,包括派遣重型城市救援队、医疗队,并提供土耳其方面急需的救灾物资。中国决定向叙利亚提供3000万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以及200万美元的紧急外汇援助。目前,这只是中国提供的第一批援助,后续还将根据灾情的发展,向土叙两国提供更多的援助。
但面对天灾,美国一开始拒绝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似乎是迫于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2月9日,美国宣布放宽对叙利亚的制裁,但也仅限于地震灾区,且时限为180天。
思考:中国第一时间对土耳其叙利亚两国给予人道主义援助说明了什么?
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担当!有作为!
01
积极有作为
探究一 中国担当的表现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02
03
04
05
06
01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
恐怖主义、网络安全
全球性问题
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中国是怎样应对的?
回顾上节课内容:
中国担当的表现
思考: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国际形象?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中国态度
面对巴以冲突不断升级,有的国家积极出面斡旋,劝和促谈,有的国家则是拱火递刀、拉偏架。针对巴以冲突,王毅亮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中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一直坚持劝和促谈,希望双方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谈判解决矛盾。为此,巴以冲突后,中国为了中东乃至世界和平,主动做了很多努力。2023年10月13日,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应约集体会见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负责人等。
高致死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抗击埃博拉、新冠肺炎
各种灾害救援:
援助叙利亚难民儿童
全球环境保护:
签署《巴黎协定》
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
派遣维和部队
化解区域危机:
参与伊朗无核化谈判
对外经济援助:
对外援助近900亿元
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中国行动) P30
中国在哪些领域参与全球治理?
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
各种灾害救援
全球环境保护
对外经济援助
化解区域危机
高致病性传染病;瘟疫防控
对外援助9000亿元
派遣维和部队
参与伊朗无核谈判
参与国际救援
提出碳达峰目标
支援全球抗疫
中国担当的表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③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重要贡献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沌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0多人来自中国。菲律宾金确政策研究会创始人赫尔曼 · 劳雷尔对中
国几十年来持续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就表示钦佩。他说,40年来,中国成动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全球碱贫事业的巨 大贡献,辊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能力。
④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目标)
思考:结合所学以及图片中展示的内容,说说我国展现了怎样的国际形象?
金砖国家峰会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一带一路
1.中国担当的表现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态度)
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行动)
③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做出重大贡献。(中国贡献)
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目标)
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世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是否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
问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怎么做?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对内:全面深化改革
对外: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①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中国在对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要注意什么?(p30)
归纳要点
02
贡献中国智慧
探究: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担当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我国向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向非洲地区提供农业技术援助
派驻维和部队
加强文化交流
共建一带一路
积极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
积极参与G20\APEC等国际组织、国事活动
探究:大国担当,展现中国智慧
出席G20峰会
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出席APEC峰会
进行拉美国事活动
中国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和包容的世界经济。”
面对世界环境问题
面对世界贫困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
中国提出“2030年将做到碳达峰,2060年将做到碳零排放” 。
中国提出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思考:面对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这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说明了什么?
面对全球性经济低迷动力不足问题:
★1.我国怎样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如何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聚焦“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务”
APEC峰会
含义
全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包含21个亚太地区成员国),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目标
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以实现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举办
2023年11月15日-17日,美国旧金山
面对国际社会对习主席能出席这次峰会的评价,
1.说一说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2.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各国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中国始终坚持这一立场,倡导各国共同承担起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与此同时,中国强调: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当前,不看历史;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权利的想法。
阅读课本p32“探究与分享”思考:
你怎样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共同”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有区别”是指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能源消费水平和当前人均排放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国应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责任是不同的。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活动六:
1.中国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表现)
A.贡献智慧: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B.增长智慧: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C.增强实力: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D.实现智慧: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面对巴以冲突不断升级,有的国家积极出面斡旋,劝和促谈,有的国家则是拱火递刀、拉偏架。针对巴以冲突,王毅亮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中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一直坚持劝和促谈,希望双方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谈判解决矛盾。为此,巴以冲突后,中国为了中东乃至世界和平,主动做了很多努力。2023年10月13日,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应约集体会见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负责人等。
2、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应注意什么?
①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为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国应该怎样做?
1.中国态度:积极主动
2.中国行动:全方位参与
3.中国贡献:减贫促发展
4.中国角色:建设者、贡献者、维护者
1.贡献智慧: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2.增长智慧:广泛参与,积累经验
3.增强实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实现智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中国担当
积极有作为
贡献中国智慧
本课小结
达标检测
1.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系列中国倡议,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这体现了中国( )
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
②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新路径
③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④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B
2.我国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这表明中国( )
①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居安思危,注重国家经济安全
③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④是发展中国家,坚持独立自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中方引领金砖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材料表明我国( )
①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世界发展贡献智慧
②我国与金砖各成员国国家利益相同
③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主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4.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 )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
A.共商共建共享 B.公开公平公正
C.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D.尊重宽容批判协商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