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领域:欣赏·评述1. 了解美术创作的一般过程。2. 重点分析《血衣》和《格尔尼卡》两幅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3. 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习目标绘画作品一《血衣》 王式廓《格尔尼卡》 毕加索工艺美术作品二《血衣》 (油画素描稿 现代)王式廓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表情、动作,猜一猜他们的心里活动?《血衣》作者简介:王式廓(1911—1973),山东掖县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留学日本,1937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到延安,历任鲁艺美术系教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善于用素描刻画中国农民形象,画风质朴浑厚,创作上长于情节性绘画。代表作除(血衣)外,还有木刻(改造二流子),油画(参军)等。王式廓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创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手握画笔倒在画架之旁的极其敬业的精神成为了美术界的“王式廊精神”。土地革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很多地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因此,继续推进土地改革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要的政策之一。截止到1953年春,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上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1959年,画家王式廓为了揭露控诉残酷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历史罪孽,生动表现中华大地千百万农民为打破千年封建枷锁而掀起的土地革命风暴,创作出了素描作品《血衣》。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山东 南县,一只由庄姓地主养的鹰飞到贫苦农民魏老汉家抓鸡,被魏老汉打死了。地主不仅将魏老汉毒打一顿,还让魏老汉给鹰出殡。魏老汉无可奈何,卖地给鹰买棺材,披麻戴孝把鹰埋在自家院子里,还竖了碑。他的母亲在庄姓地主的种种逼迫下被活活气死。庄姓地主的种种恶行,是旧中国地主阶层压迫和剥削农民的一个缩影。在广袤的中国农村,人口占比不到10%的地主却掌握着70%~80%的耕地,他们中有不少与官僚、军阀勾结在一起,任意欺凌、残酷剥削农民。1944年5月28日,在山东莒南县大店村召开了一个三四千人参加的斗争大会。当时参会的农民们群情激愤,他们争前恐后地控诉着一个姓庄的地主,控诉他横行乡里、残害无辜、逼死人命的种种罪行。《血衣》的故事背景莒(jǔ)王式廓创作素描《血衣》过程中呕心沥血,从1950年酝酿到1973年5月23日去世前还在为这件作品搜集形象与色彩素材,前后历时20多年。最后因劳累过度手握画笔倒在油画架旁。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大庆时要求王式廓在短时间内将《血衣》全幅创作完成,由于时间紧迫,作者把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积累的素描草稿、习作顺势转换升级为完整的素描创作。经过数月努力,为刚落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赶制出了素描《血衣》。以极其朴素但非常符合作品情感基调的黑白灰语言,极具戏剧性冲突效果却又葆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的构图处理和人物塑造,使新中国美术创作第一次实现了以素描表现重大主题,较为完整地体现了素描作为现实主义创作方式的艺术价值,非常珍贵。《血衣》的创作历程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表情、动作,猜一猜他们的心里活动?《血衣》 (油画素描稿 现代)王式廓地主持血衣控诉的妇女双目失明的母亲持字据的老汉残废者一家人群众民兵小组讨论11.画面主要表现了什么场景?2.画面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如何表现主人公的?3.画面表现了几组生动的人物印象?4.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表情、动作,猜一猜他们的心里活动?持血衣控诉的妇女手持亲人血衣的妇女,手在颤抖,脚已发软,身体扭曲,几乎昏倒,一腔深仇大恨,尽在悲痛欲绝之中 。地主双目失明的母亲双目失明的老妈妈,眼眶深陷,满腔凄楚,欲哭无泪,她太想见到翻天覆地的外部世界了……持字据的老汉手拿字据的老农,劳动了一辈子的双手粗大有力,创造了多少财富,但又一贫如洗,反而欠下一身债 。残废者一家人群众和民兵作品名称 《血衣》 《格尔尼卡》表现方式作者创作背景主题具体内容表达思想写实王式廓土地革命时期批斗地主持血衣的妇女、地主、双目失明的母亲、持字据的老汉、残废者一家反封建压迫,歌颂中国农民民主革命《格尔尼卡》 (壁画 西班牙)毕加索1937年 ,305.5×782.3厘米,马德里索菲亚王妃艺术馆馆藏《格尔尼卡》 创作背景1937年4月26日那天下午,应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的要求,希特勒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纳粹德国空军的“神鹰军团”把西班牙北部的这个古 老乡镇夷为平地。格尔尼卡其实是一个毫无战略意义的城镇,没有 军队驻扎在那里,而且那天是一场热闹的集市,大火烧了 3 天 3 夜,结果炸死了 1654 人,另有 889 人受伤, 死伤最多的还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种恐怖主义暴行震惊了全世界,也彻底激怒了毕加索。当时已经移居法国的毕加索完全改变了主意,决定把格尔尼卡事件作为绘画的主题,从而创作了 20 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格尔尼卡》。用六周时间来完成这幅宽7.76米,高3.49米的油画。历史背景4.画面表现了哪些内容?5.画家运用了什么样表达方式?象征的手法,抽象夸张的表现手段公牛受伤的马闪亮的灯光公牛、受伤的马、闪亮的灯光、慈爱的母亲、空炸中的受难者6.作品是什么的色调的?为什么?黑白灰的色调有效地突出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受难者受难者受难者受难者慈爱的母亲牛的表情怎样?它代表什么?动作表情:面无表情、冷漠、 龇牙咧嘴象征意义:象征法西斯的残暴与邪恶格尔尼卡 局部赏析马代表什么含义?被刺伤、仰头嘶鸣,代表了正在遭受灾难的西班牙人民。格尔尼卡 局部赏析母亲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这一切都说明什么?仰天痛哭、悲痛欲绝,说明了战争的残酷, 象征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格尔尼卡 局部赏析战士的手里拿着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战士右手握着折断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拿着断剑、倒地、顽强斗争、死不瞑目。格尔尼卡 局部赏析灯在这里象征什么?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光明、和平、希望,寓意法西斯的罪恶在灯光里暴露无遗。格尔尼卡 局部赏析举灯的女人象征什么?格尔尼卡 局部赏析伸长胳膊、举着灯、灯光射向四周象征着光明。跳楼的人发出怎样的喊声?举着双手,抬头向上呼救、恐惧、无奈。格尔尼卡 局部赏析奔跑的人造成怎样的气氛?格尔尼卡 局部赏析奔跑、痛苦、渴望、希望。象征 夸张变形 对比立体主义格尔尼卡 表现手法1、 打 散2、 叠加、拼贴、重组3、 新形象立体主义 表现手法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形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格尔尼卡 立体主义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作品名称 《血衣》 《格尔尼卡》表现方式 写实作者 王式廓创作背景 土地革命时期主题 批斗地主具体内容 持血衣的妇女、地主、双目失明的母亲、持字据的老汉、残废者一家表达思想 反封建压迫,歌颂中国农民民主革命抽象毕加索1937年4月,德国法西斯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格尔尼卡反战公牛、受伤的马、闪亮的灯光、空炸中的受难者、慈爱的母亲歌颂和平,反对战争,警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向往(木雕 现代)张德华什么是“因材施艺”?“因材施艺”的创造根据材料的造型、颜色等进行创作。伏虎(霍去病墓石雕 西汉)翠玉白菜(玉雕 清)竹节毛驴(竹雕 现代)胡振昆量料取材 因材施艺量料取材 因材施艺量料取材 因材施艺泥猴 张致和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灵感激情媒介发现创造再现表现高于生活的美术作品欣赏与思考1.通过本课的作品欣赏,你认为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你对美术家的创造活动应抱什么态度?2.除去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以及创作激情以外,艺术技巧和物质材料是否也影响作品产生的条件?美术作品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本课小结谈谈你的收获我们要欣赏一件美术作品要从作者、创作背景、作品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来入手。只有注入情感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因材施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美术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