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3.2 青 春 有 格
导入新课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
格是正确、形式、规矩的意思。
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答:”不拘一格“的意思是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言有物而行有格”中的“行有格”行为要体现出本人的品格。
“有耻且有格”指人有知耻之心,且能自我检点而恪守正道。
这些语句中的“格”有规格,标准,规范,规矩的意思,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都要都要遵守规则,不能违反规则。
“行己有耻”的涵义
一个人做事,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的要求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2)需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知耻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假如你不幸获得“蜗牛奖”,你打算怎么做?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行己有耻”的要求
(3)要树立底线意识,不能做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
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
情景分析
“行己有耻”的要求
“我”该怎么办?
不看
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4)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二、止于至善
二、止于至善
含义: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
《大学》
3.如何认识“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
①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补)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笔记区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4、止于至善的要求: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美好。
笔记区
5.为什么要向榜样学习?(榜样的作用、意义)
4、止于至善的要求:
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阅读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杨震的行为?从这则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慎独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
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
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4、止于至善的要求:
哪一个更重要?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立身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正方
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反方
《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独善其身
4.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笔记区
青春有格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含义: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要求: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含义: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
要求:
榜样的作用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慎独”的意思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和良心的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这要求我们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②敞开心扉,开放自我,广交朋友 ③检视自身不足,积极调整自己 ④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C
拓展延伸,迁移思维
2. 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规则,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慎独”
②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
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
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课堂练习
D
3.在关于正确“追星”的课堂讨论中,小峰说:“我最尊敬的明星,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历经无数次实验失败,终于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也要向袁爷爷学习,踏实做事,不怕困难,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我们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只有拥有显赫地位的人才是好的榜样
④向榜样学习,就要学习榜样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4、“止于至善”是一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为此,我们要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有知耻之心,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