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学习目标 1.掌握换质法和换位法。2.掌握三段论及其一般性规则。3.进行三段论的训练,深入理解三段论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素养。一、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1)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____”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又称换质法。(2)形式:将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______判断形式,或者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为肯定判断形式。(3)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______。②改变前提判断的______。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______。议一议:只要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是否就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法:第一步,主项和量项______。联项“是”改为“不是”,“不是”改为“是”。第二步,谓项改为与其相______的概念。想一想:如何将“一切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的”进行换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1)含义: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____________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又称换位法。(2)形式: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______。(3)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情况主项或谓项周延 一个性质判断______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主项或谓项不周延 一个性质判断____________其主项或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4)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______。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______。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一议:是否所有的直言判断都能进行换质换位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方法:第一步,不改变联项。主项与谓项的位置______。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______。想一想:如何将“所有人都是生物”进行换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换质位推理的作用: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______起来运用,正确地运用这种推理结构,不仅可以起到变换语句形式或语气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整或强调____________的作用。议一议:如何将“所有金属都是有光泽的”进行换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段论推理1.含义: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____________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2.构成要件(1)大项、小项和中项①“大项”:结论中的______。②“小项”:结论中的主项。③“中项”:在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2)大前提和小前提①大前提:包含______的前提。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3)大项、小项和中项的关系: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______有一定的关系,通过______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3.一般性规则(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如果出现四个不同的项,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这种逻辑错误叫作“________”的错误。想一想:“人的知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该三段论犯了什么逻辑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______________”的错误。(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大项不当扩大”或“____________”的错误。(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______。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就是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只改变前提性质判断的质就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换位推理时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周延。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三段论中,中项在前提中只能周延一次。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三段论中,两个否定前提可以得出结论。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如何把握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环节一:探析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情境1]所有的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所有的有机物都不是不含碳的化合物。任务1 独立思考:(1)上述推理过程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运用这一方法得出正确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全称肯定判断:所有的文学都是艺术。有的艺术是文学。全称否定判断:所有马都不是狗。所有狗都不是马。特称肯定判断:有些人(是)喜欢吃巧克力。有些喜欢吃巧克力的是人。特称否定判断:有些人不是相声演员。有些相声演员不是人。单称肯定判断:海南是经济特区。有个经济特区是海南。单称否定判断:中国不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不是中国。任务2 小组讨论:从以上换位推理可以看出不同性质判断的换位推理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1.性质判断的换质和换位(1)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运用,即进行换质法推理或换位法推理。(2)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问题,指的是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在判断中被判定的情况。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全部被判定,那么它就是周延的;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没有全部被断定,那么它就是不周延的。(3)性质判断主谓项周延情况的规律如下:主项看量项,全称周延,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2.比较换质法与换位法的区别(1)二者含义不同。换质法是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如肯定判断形式转换为否定判断形式,或将否定判断形式转换为肯定判断形式;而换位法是将性质判断的断定对象进行变换,即把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2)二者目的不同。换质法是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使我们的表达更为适当和灵活,换位法是为了从不同方面加深对对象的认识。(3)二者遵循的规则不同。方法技巧 ①换质推理口诀:换质推理两步成,主项谓项位不动,先把联项来否定,谓项反义推理成。②性质判断项的周延性口诀:周延、不周延,质、量来判断,主项看量项,全、单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要看质,否定周延,肯定不周延。③换位推理口诀:换位推理并不难,直接换位两判断,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换位难;全称肯定想换位,转换特称位置换。环节二:探究三段论推理[情境1]美国现役航母是核动力航母,福特号是美国现役航母,所以,福特号是核动力航母。任务1 独立思考:找出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①物质是不灭的,粉笔是物质,所以,粉笔是不灭的。②共青团员都是青年人,小王是青年人,所以,小王是共青团员。③歌唱家是艺术家,齐白石不是歌唱家,所以,齐白石不是艺术家。④所有的自然数不是负数,所有的小数不是自然数,所以,所有的小数是负数。任务2 小组讨论:上述三段论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犯了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1.三段论演绎推理要遵守的逻辑规则和对应的逻辑错误逻辑规则 逻辑错误1 推理中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推理的项的数量) 四概念2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中项) 中项不周延3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针对大项、小项) 大项不当扩大 小项不当扩大4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前提和结论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双否前提5 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且只一个否定(前提和结论的肯定与否定形式)方法技巧 三段论推理口诀:中有周延词项三,大项小项不扩展,一特得特否得否,否特成双结论难。2.三段论的省略(1)在日常说话或写作中,为追求修辞效果,把思想表达得简明有力,往往使用三段论的省略形式,即把三段论中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前提或结论省略掉。(2)由于没有把所有组成部分都表述出来,三段论的省略形式可能隐藏着错误。我们可以按其原意进行恢复,然后依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对其进行检查。(3)三段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类型。我们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规则,才能自觉地避免这类推理中的逻辑错误,进而揭露诡辩,维护真理。考向一 换质推理[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202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右栏是对左栏四个判断的分析。其中,符合科学思维基本条件的有( )美国政府打着“人权”的旗号抨击其他国家,这是一种“霸权主义逻辑” ①“霸权主义”概念内容不确定,但合乎逻辑所有的人都不是永生的 ②该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谓项是不周延的民事主体的物权包括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所有权 ③该划分存在“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从“所有江苏人都是中国人”推出“所有江苏人都不是非中国人” ④该推理使用了换质推理方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考向二 换位推理[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2 (2022·东新泰第一中学高三期中)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问题,指的是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在判断中被判定的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性质判断主谓项周延情况的规律如下( )①主谓项的外延被判定,它就是周延的②否定判断的主项或谓项都是不周延的③主项看量项,单称全称周延,特称不周延④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例3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的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循的规则有(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推理时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③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④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必须周延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考向三 三段论推理[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4 (2023·浙江东阳二中下学期期中)“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我不是青年学生,所以,我不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下列选项与该三段论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①所有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我养的鸡是劳动产品,所以我养的鸡是商品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是人民群众,所以,我是历史的创造者③桂花是香的,荷花不是桂花,所以荷花不是香的④手机是通讯工具,手机也是娱乐工具,所以,娱乐工具都是通讯工具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课时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1)质 (2)否定 (3)①量项 ②质 ③谓项议一议:不是。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事物除了有某些性质外,还与其他事物有多种关系。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关系判断。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4)不变 矛盾想一想:一切侵略战争都不是正义的。2.(1)主项和谓项 (2)互换 (3)断定 没有断定 (4)①联项 ②互换 ③周延议一议:所有的直言判断都能进行换质推理,但并不是所有的直言判断都能进行换位推理。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全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是简单换位,全称肯定判断是限量换位即结论中的主项不周延,把全称改为特称。(5)互换 周延想一想:有的生物是人。3.结合 认识重点议一议:所有无光泽的都不是金属。二、1.性质判断2.(1)①谓项 (2)①大项 (3)中项 中项3.(1)四概念想一想:犯了“四概念”的错误,本题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人”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在大前提中的“人”是泛指人类,而小前提中的“人”是指具体的生物意义上的人。(2)中项不周延 (3)小项不当扩大 (4)否定易错矫正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不仅是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还包括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除了改变前提判断的质,还要把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2.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3.要使换质推理能够从所给真实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守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第三,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4.换位推理时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5.三段论中,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也就是说,两个前提都没有断定中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项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小项与中项的另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就不能确定,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6.三段论中,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那么,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得出结论。例如,“健康不是钱能买到的,真爱不是钱能买到的”,从这两个否定前提,我们既不能必然地得出“真爱不是健康”这个结论,也不能必然地得出“真爱是健康”这个结论。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环节一 任务1 (1)换质法。(2)换质法必须遵循以下规则: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任务2 有的性质判断可以直接进行换位,比如全称否定判断和特称肯定判断;有的不能直接进行换位,比如全称肯定判断;还有的不能换位,比如特称否定判断。环节二 任务1 大前提:美国现役航母是核动力航母。小前提:福特号是美国现役航母。结论:所以,福特号是核动力航母。任务2 不正确。①犯了“四概念”的错误;②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③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中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得出结论。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D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美国政府打着“人权”的旗号抨击其他国家,这是一种“霸权主义逻辑”,其中“霸权主义”概念内容确定,合乎逻辑,故①说法错误。所有的人都不是永生的,该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谓项也是周延的,故②说法错误。划分应该逐级划分,不能越级。民事主体的物权包括所有权、他物权,而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故该划分存在“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③正确。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叫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从“所有江苏人都是中国人”推出“所有江苏人都不是非中国人”,该推理使用了换质推理方法,故④正确。]例2 D [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全部被判定,那么它就是周延的;如果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没有全部被断定,那么它就不是周延的。我们可以总结出性质判断主谓项周延情况的规律如下:主项看量项,单称全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①②错误,③④正确。]例3 B [依据换位推理规则可知,要保证换位推理从所给的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遵守的规则是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①③正确。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②错误。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④错误。]例4 B [题干中的三段论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①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不选。②犯了“四概念”的错误,不选。③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入选。④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入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