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明确概念的方法学习目标 1.明确内涵的方法,知道定义的含义、目的、构成和方法,掌握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2.明确外延的方法,知道划分的含义、方法、构成,掌握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3.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1.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成:定义由被定义项、________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3.方法:________加属概念。想一想: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是怎么构成定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2)应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______。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定义一般不能用______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__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想一想:下列定义犯了什么逻辑错误?①商品是劳动产品。②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③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④偶数就是奇数加一所得的数,奇数就是偶数加一所得的数。⑤哲学不是文学。⑥护士是人间的白衣天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1.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______的逻辑方法。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______。议一议:划分是不是就是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成:划分由母项和______两部分构成。3.划分的要求(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______。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______。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______。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三、正确把握概念1.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2.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______,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3.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______和精确。1.把握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就能下一个正确的定义。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了被定义项不是什么,也就揭示了它究竟是什么。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确了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就能作出正确的划分。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划分就是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部分的逻辑方法。划分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小于母项的外延。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一成不变的。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这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明确概念的方法有哪些?环节一:消除歧义——明确内涵的方法[情境1]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深受群众欢迎。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原是模拟别人的言行,后来逐渐从一个人模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以及后来的对口相声,在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它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内容上,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任务1 小组商议:结合材料试着为“相声”下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从前,有四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任务2 独立思考:上述盲人犯了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3 小组讨论:如何避免上述定义过程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1.全面理解定义特点 用简明的语句揭示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结构 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方法 种差加属概念规则 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规则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定义不能用比喻提醒 区分“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下定义应该遵循的第二条逻辑规则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错误称为“同语反复”,如“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定义项“麻醉剂所起的作用”中直接包含被定义项“麻醉”。定义项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错误称为“循环定义”,如把“偶数”定义为“奇数加一所得的数”就属于“循环定义”。2.下定义注意事项(1)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外延要相应相称。比如:“人是一种能制造生产工具的生物”,这就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因为生物还包括植物。(2)并列的概念一般不应是否定的判断。比如“狼不是虫”“狗不是猫”毫无意义。(3)构成属种关系的概念:如动物和人、家具和椅子,把属说成是种,如“动物是人”“家具是椅子”必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但可以倒过来说即把种说成是属,如“人是动物”“椅子是家具”肯定符合逻辑。(4)“种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比如,“人是能制造复杂生产工具的动物”“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着的家具”。环节二:划分——明确外延的方法[情境1]①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②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④文学分为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和美术。任务1 独立思考:上述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2]很多年前,通讯工具的外延只限于电话、电报等,而今通讯工具的外延已经扩展为电话、电报、短信、电子邮件、微信、QQ等等。思维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概念,如现在流行的“网购”“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任务2 小组商议:结合材料,谈谈人们对概念和外延的理解会不会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1.明确外延应坚持的逻辑规则下定义应遵循的规则 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 举例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 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2.全面理解定义与划分的关系(1)划分与定义是从不同方面来明确概念的,划分是明确概念的外延,而定义是明确概念的内涵。(2)划分与定义又是有密切联系的。一方面,真实定义的定义项在一般情形下是种差加属,而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因而划分给定义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要把某类加以划分,就必须知道这类事物的定义。因此,定义又给划分提供了一定的条件。(3)定义与划分分别揭示了概念的两个方面。最好的明确概念的方法,是以内涵定义为主,以外延定义为辅。考向一 定义的方法[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分析正确的有( )①“矛盾”是定义项②“就是”是定义联项③“矛盾”是被定义项④“对立统一”是被定义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二 下定义的要求[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2 (2023·浙江东阳二中下学期期中)给概念下定义,既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又要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下列定义与“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所违背的逻辑规则相同的是( )A.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B.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C.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D.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考向三 划分的方法[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3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在这个划分中( )①“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战争”的子项②“战争”是划分的子项,也是划分的母项的属③“战争是否具有正义属性”是划分小类的标准④“战争”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种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考向四 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4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有人把三角形划分为等角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划分违反了( )A.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的规则B.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的规则C.划分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D.划分的标准必须同一的规则课时2 明确概念的方法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本质属性2.定义项3.种差想一想:“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4.(2)①全同 ②被定义项 ③否定 ④比喻定义想一想:①定义过宽 ②定义过窄 ③同语反复 ④循环定义 ⑤否定定义 ⑥比喻定义二、1.概念 属议一议:划分不等于分解。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而分解是把整体分成部分。2.子项3.(2)①外延 ②标准 ③越级三、2.变化3.深刻易错矫正1.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2.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作出正确的划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4.划分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5.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6.“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这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环节一 任务1 相声是一种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讽刺丑恶、反映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说唱曲艺。任务2 盲人没有揭示大象的本质属性,且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任务3 概念和定义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单个部位都不是大象的本质属性;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单个部位与大象的范围并不一致。环节二 任务1 不正确,分别犯了划分标准不一、划分不全、越级划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任务2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外延扩展了,新的概念的出现,说明随着认识对象的发展变化,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会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C [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中,“矛盾”是被定义项,“就是”是定义联项,“对立统一”是定义项,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例2 A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这个定义中,定义项“国家的法律”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宪法”的外延,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A符合题意。“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这个定义中的定义项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属于“同语反复”,B不符合题意。“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这个定义犯了“比喻定义”逻辑错误,C不符合题意。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因此“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窄”逻辑错误,D不符合题意。]例3 A [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属于种,而“战争”是属,“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战争”的子项,①正确,④错误。“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划分中,“战争”是划分的母项,②错误。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战争是否具有正义属性”是划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个小类的标准,③正确。]例4 D [在题干中,对三角形的划分既按照“角”来划分,又按照“边”来划分,显然违反了“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的逻辑规则,D正确,A、B、C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