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课标要求 1.综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2.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课时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习目标 1.掌握形而上学世界观与形而上学思维的实质。2.领会辩证思维的含义;理解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3.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掌握辩证思维中的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和静态性之间的关系,把握辩证思维与唯心主义诡辩论之间的根本差异。4.能够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辩证思维的含义1.形而上学思维方式(1)含义:认为事物是____________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________、________,就是形而上学思维。(2)弊端: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________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议一议:形而上学思维有哪些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辩证思维方式(1)含义: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中把握事物。想一想:是不是坚持辩证思维就能成功改造客观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展历程①古代人以______的辩证思维方式把握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矛盾运动。②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________、________研究辩证思维,但这时的研究大多带有____________的性质。③在总结人类最新科学成果、批判地继承以往辩证思维研究的____________,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______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议一议: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辩证思维的特征1.整体性(1)含义:辩证思维用______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______和________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______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2)作用①能够科学地处理“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关系。②能够科学地处理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关系。2.动态性(1)原因:客观事物是____________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2)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____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用____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3)作用: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3.正确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局部的独立性、动态性与相对的静态性的关系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________、动态性与______的__________中把握事物。4.辩证思维与诡辩论的区别:辩证思维用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______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1.辩证思维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整体性思维排斥部分的独立性,动态性思维排斥相对的静态性。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绝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辩证思维的发展和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觉走向自发的过程。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如何区分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环节一: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辩证思维的含义[情境]《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任务1 独立思考:请你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2 小组商议:请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 正确区分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辩证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含义 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结果 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不能正确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发展,难以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在面临复杂问题时往往会陷入片面、僵化和自相矛盾之中提醒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论,其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环节二:整体性和动态性——辩证思维的特征[情境]北美洲的凯巴布高原上曾有约4 000只鹿生存,狼是鹿的天敌。为了保护鹿,人们大量捕杀狼。后来,狼被捕杀殆尽,而鹿猛增了约10万只。森林很快被鹿毁灭,大量的鹿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鹿的数量剧减。任务 小组商议: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人们保护凯巴布高原鹿的思维方式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1.比较辩证思维的整体性与动态性的要求(1)整体性: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2)动态性: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2.诡辩论与辩证思维(1)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2)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诡辩,不是真正的辩证思维。考向一 辩证思维的含义[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2022·北京丰台高二期末)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从思维方式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②世间万物,变动不居③天子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④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例2 (2022·山东菏泽高二期末)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不可捉摸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考向二 形而上学思维[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3 (2022·辽宁大连高二期末)有人为了培植阿尔卑斯山北坡的松树,砍光了南坡上的树木,结果无意中摧毁了当地畜牧业的基础,并使山泉枯竭、水土流失。该做法( )①科学地处理了“此”和“彼”之间的关系②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相互独立的③认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④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可能性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考向三 辩证思维的特征[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4 (2022·威海市高三二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这一论述( )①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通过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②立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整体性,畅通经济发展各环节③发挥了思维的能动性,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推理方法④运用了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课时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1)一成不变 绝对分明 固定不变 世界观 方法论 (2)正确地议一议:形而上学思维不能正确反映认识对象的全貌及其变化发展,难以把握认识对象的深层本质和运动规律,在面临复杂问题时往往会陷入片面、僵化和自相矛盾之中。2.(1)联系 发展 全面 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想一想:辩证思维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2)①朴素 ②自觉地 系统地 唯心主义 ③合理因素 科学议一议: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不能将二者等同。科学思维方法除了包括辩证思维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二、1.(1)全面 丰富性 多样性 整体 (2)①此 彼 ②整体 部分2.(1)变化发展 (2)变化发展 矛盾运动3.独立性 静态性 对立统一4.实践 实践易错矫正1.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只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方面。2.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3.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4.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5.应是经历了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环节一 任务1 荆人先前做标记的时候,河水不深,士兵是可以通过的。如今,水位发生了变化,河水上涨了很多,荆人还按照原来的旧标记渡河,必然行不通。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任务2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以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方式认识问题的,这样的思维才能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因事而化,从具体的客观事物、客观规律出发认识事物;要因时而进,当时代变迁,客观事物已经发生变化,我们要抓住时机,从变化的情况出发认识事物;要因势而新,当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随之发展。环节二 (1)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思考认识对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不能人为地将其改变为相对僵化的封闭系统。材料中人们保护凯巴布高原鹿的做法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2)在凯巴布高原上,鹿与狼等猛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这个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鹿与狼等猛兽和整个凯巴布高原生态系统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联系,预见到未来的发展。人们的思维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导致保护凯巴布高原鹿行动失败。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A [“生无所息”强调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中的“动也”“世间万物,变动不居”都体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①②正确;③体现了对劳动群众的关注,与题意不符;④未体现运动的变化与发展,排除。]例2 D [材料中的观点通过事例的变迁等,凸显了整个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正确;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B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无关,排除;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C错误。]例3 C [该做法完全切断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未科学地处理“此”和“彼”之间的关系,①排除;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题干中的做法忽视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可能性,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相互独立的,②④正确;材料做法体现的是形而上学思维,“认为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观点,③不符合题意。]例4 D [材料未涉及类比推理,①排除。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这说明要立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整体性,畅通经济发展各环节;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这表明要运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演绎推理,③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