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课标要求 1.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学习目标 1.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正确认识适度的含义,运用发展的状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问题。2.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3.学会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一、质量互变规律1.含义(1)质是一事物成为______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________。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________。(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________、程度、______等可以用______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______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量总是____________的量。2.内容(1)量变是质变的____________。(2)质变是量变的____________,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______开辟道路。(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______的。(4)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____________。议一议: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这是不是意味着量的积累越多越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1)方法论要求:以________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________、连续性与________的关系。(2)事物发展中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______的。②区别: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______,都在走向自己的______,即飞跃性与间断性。③联系: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________与________。(3)意义: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______、遵循事物的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二、适度的含义1.度与关节点(1)度的含义: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________的量的限度。(2)度的意义:①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______、相互______。②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______的转化。(3)关节点: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______或________,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______。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________,是引起________的节点。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____________之内还是超出____________。3.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1)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______。三、掌握适度原则1.“得当”(1)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____________。(2)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____________的原则。(3)适当就是幅度“______”,而不是“失当”。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______”,不犯________的错误。想一想:掌握适度原则是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中”(1)遵循______原则,并不只是______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2)____________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议一议:坚持适度原则就是事事折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积极促成质变: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______的变化,并使其向______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想一想:“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包含了什么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量变是变化,质变是发展。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趋势。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飞跃性与间断性是事物发展的停止。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遵循适度原则,就是要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得中”是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如何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环节一:发展的状态——质量互变规律[情境]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有一个官吏从库房中出来,张乖崖看见他鬓角旁的头巾下藏有一文钱。就盘问他,查出钱是从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杖打他。那个官吏说:“一文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能杖打我呢?”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任务 小组讨论:思考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并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1.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与联系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根本区别区别 量变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渐进性、连续性(静止状态)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 在度的范围之内质变 性质变化 飞跃性、间断性(运动状态)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超出度的范围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提醒 量变是具体事物的量,是对客观事物的量与量关系的反映。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属于唯心主义。2.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辩证关系 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区别 含义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区别 体现 量变的体现 质变的体现结果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联系(相互包含) 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环节二:恰到好处——把握适度原则[情境]孟子当年觐见梁惠王的时候曾经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任务 小组讨论: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归纳1.认识适度原则的三种表现内容 要求 错误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 把握不好“分寸”,犯极端化错误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 形而上学的折中主义思维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 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 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贻误时机提醒 度的辩证原理要求我们在一切实践活动中都应当掌握“适度”的原则。我们在把握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量的变化破坏质的规定性和超出度的界限。相反,在很多场合下要求保持一定的度,从而使量的变化只在一定范围内进行。2.适度原则与折中主义的区别(1)折中主义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其特征和表现是: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它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2)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它是一种有原则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辩证法思维方式的表现。考向一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2022·山东潍坊高二期末)“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③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例2 (2020·天津高考)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归。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空间站时代。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进步,使航天成果广泛应用。由此可见( )A.航天技术是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B.制定正确的战略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C.开启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质的飞跃D.航天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必然联系考向二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3 (2022·山东高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哲学上看,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是因为(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合②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③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例4 (2019·全国Ⅰ)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三 把握适度原则[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5 (2022·湖北武汉高二期中)漫画《过》蕴含的哲理是( )①做任何事都不能超过关节点②超出度的范围,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③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④适度原则就是永远保持量变状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例6 (2022·河北廊坊高二期末)医疗用药剂量分为“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中毒量—致死量”,由此可见( )①常用量的度应在“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②常用量的度应在“最小有效量”与“致死量”之间③常用量的度的关节点是“最小有效量”和“极量”④常用量的度的关节点是“中毒量”和“致死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1)自身 规定性 规定性 (2)规模 速度 数量 空间 一定事物2.(1)必要前提 (2)必然结果 量变 (3)辩证 (4)相互转化议一议: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变化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即发展;一种是下降的、倒退的变化,这种下降的、倒退的变化积累得越少越好。3.(1)统一性 飞跃性 间断性 (2)①包含 ②破坏 反面 ③渐进性 连续性 (3)本质 发展规律二、1.(1)稳定性 (2)①结合 规定 ②质 (3)关节点 临界点 幅度 极限 质变2.度的范围 度的范围3.(1)运动范围 变化幅度 (2)破裂三、1.(1)过犹不及 (2)适当程度 (3)得当 分寸 极端化想一想:不是。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这一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2.(1)适度 被动 (2)适度思维议一议: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这里的“得中”,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3.量 度想一想:当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易错矫正1.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那种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质变,才是发展。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4.飞跃性与间断性不是事物发展的停止,而是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发展的延续。5.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6.“得当”是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环节一 (1)类似的成语:聚沙成塔、磨杵成针、持之以恒、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2)道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环节二 孟子不仅强调了要适时捕鱼及砍伐森林,同时也强调了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滥捕、滥砍、滥伐,只有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才会慢慢变得繁荣富强,才会长治久安。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B [材料中名言表达的意思是:难从易开始、大事从小事开始,主要强调量变,②③正确;①④强调质变,与题意不符。]例2 C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空间站时代。由此可见,开启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质的飞跃,C正确;A中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B说法错误,战略是主观的,不能起决定性作用;D说法太绝对,排除。]例3 D [材料主要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①错误。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故②错误。]例4 D [材料强调,一以贯之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必然会取得重大成效,说明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③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说明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④正确。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并非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①说法错误。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只是引起质变的一种情形,②说法错误。]例5 C [坚持适度原则并非做任何事都不能超过关节点、永远保持量变状态,符合发展趋势的事物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①④错误;漫画启示我们要把握适度原则,即“分寸”,超出度的范围,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一事物就变成他事物,②③正确。]例6 A [医疗用药剂量分为“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中毒量—致死量”,由此可见常用量的度应在“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常用量的度的关节点是“最小有效量”和“极量”,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